分卷閱讀548
擬詔?!蔽涿哪镆彩切惺吕讌栵L行的人,竟然李初決定現在馬上趕往揚州平定叛亂,而且李初答應是一個月的期限,武媚娘自然配合。 詔書很快擬好,李初執手中的詔書沖上座的李旦作一揖,如此,退了下去,李旦有千言萬語想說,最終一個字都沒有說出口。 很多事從一開始他們各自都沒有選擇的權利,像現在坐在這個位子上,李旦沒有反抗的余地。同樣,他也沒有辦法阻止李初去不去這一趟。 蕭太后很興奮:“打仗好啊打仗好,打仗我就可以漲積分?!?/br> 宣太后:“比起打仗這件事,群主一定所向披靡,毫無懸念。想想怎么利用打仗鞏固群主的地位?!?/br> 沒錯,既然李初打定主意要爭帝位,總不能等武媚娘登基之后再開始籌備起來,而是要從現在開始,抓住每一個機會,不斷的讓李初壯大。只有這樣,李初才有可能最后成功上位。 呂太后:“自然是不斷的收攏將士,提拔人才?!?/br> 孝莊太后:“有些事群主早就已經開始做了,只是現在要特別鞏固一下。軍中為大唐出生入死的將士不少??墒?,仗打完之后,他們如何安頓一直都沒有明文規定。不如群主就從這方面下手?!?/br> 收攏人心,只是收攏一個人的心沒什么意義,而是要收攏許多許多人的心。 作者有話要說:武則天本來就是一個恐怖的人!不過我們初初絕對要反擊的,等著! 第141章平定揚州 有些事可以暫時先放一放的,眼下李初最該做的是調動兵馬。 有了武媚娘給的詔書李初行事方便,天下各路的兵馬她盡了然于胸。哪一路的兵馬趕到揚州更近,又哪一路的兵馬可以迅速的包抄揚州的叛亂,李初開始有條不紊的安排。 而在這個時候,揚州再次傳來消息。以徐敬業為首的叛軍們竟然選擇南下,打算以長江為天險和大唐的兵馬對峙。 這樣的消息傳到李初的耳中,李初一下子笑開懷了?!叭羰撬麄儽鄙?,或許需令人畏懼。選擇南下,他們是不是忘了自己的初衷?敗事已成,現在不過是尋一個機會,將他們擊潰?!?/br> “可惜英國公一代戰神竟然有這么一個孫子,著實是家門不幸?!憋@然,李初對于李績十分敬重。所以面對徐敬業沒有繼承祖上半點聰明,卻敢挑起這場大叛亂的作為,十分看不上眼。 “長公主還是思量如何平亂才是?!北绕鹄畛醺静荒眯炀礃I當回事。奉召前來的將士希望能夠趕緊平定叛亂。 李初點了點頭,“快到揚州境內了吧。既然如此,那就先小試牛刀,看看徐敬業手下的兵馬究竟都有多少能耐?!?/br> 李初雖然沒有趕到揚州,但是其他的先行軍隊都已經開始往揚州靠攏,這個時候李初想讓兵馬出動試探一下徐敬業部下的十幾萬大軍都是什么水準,自然沒有問題。 所以在李初抵達揚州之后就已經收到消息。先行兵馬和徐敬業一戰則勝。 具體的戰報已經送到,李初趕緊接過,拿在手里翻看全部的戰報后,冷冷的一笑。 “長公主,眼下我們如何行事?”李初一來就有捷報傳來,這可是好消息,接下來是不是應該考慮乘勝追擊?若能一鼓作氣將徐敬業之亂平定,可是立下大功。 李初合起戰報,“明天我去揚州會會他們。命三萬兵馬準備?!?/br> “長公主何必以身犯險?徐敬業等人都是亡命之徒,若是長公主與之對戰有所閃失,我等如何向太后交代?”雖說李初是主帥,依然有武媚娘派來的人跟著的。此人便是魏元忠。 魏元忠此人,李初從前也和他打過不少交道,知道這是個人才。此時面對魏元忠的擔憂,李初回答道:“上了戰場,怕死的人有什么資格號令千軍萬馬?此事我心中有數,你且留在后方。明日我會一會揚州的主力,若是能夠一舉殲滅,自然再好不過?!?/br> 眼前的這位長公主不是一般人,魏元忠心知李初打定了主意,不會允許他再置喙。只能老老實實的應下一聲是,連忙讓人去準備最精銳的三萬兵馬,明天和李初一同出戰。 “魏大人這些年平步青云。我未曾向你道賀?!笨次涸也辉诜磳?,李初也抽空和魏元忠說道說道。 “都是太后和陛下提拔?!蔽涸也桓宜尚?,和李初說話也是小心謹慎。 “此一戰若是得勝而歸,魏大人往后更會再進一步?!蔽涿哪锊皇且粋€吝嗇的人,有功于她的人,她會大肆獎賞。魏元忠確實是有才之人,武媚娘一定會籠絡,重用。 所以李初看到這樣的魏元忠,自然也是愛才之心再起。 不過,這樣一個由武媚娘親自提拔起來的人,李初會試探,絕不會輕易動手。 “若能大勝而歸,功勞在長公主?!崩畛踹@一路調兵遣將,魏元忠自然明了眼前這位盛名在外的長公主名不虛傳。 正是因為如此,這一場仗若是贏了,功勞最大的是李初。 “我明日出戰,后方交給魏大人,我許你便宜行事之權?!崩畛跣πΦ拈_口,魏元忠一時不解李初為何給他這個權利。 “好了,多日趕路,大家都累了,魏大人也早些回去休息吧?!崩畛踹@么撩撥完人的心,卻不給人解答,魏元忠就算心里再癢癢也不敢多問,恭恭敬敬的退下,多一句話都不敢說。 不過李初有意給魏元忠那么大的權利,蕭太后問:“你到現在難道還覺得眼前的這位不算人才?” 李初:“自然不是這個意思。人才,自然要看清他的底線在哪里,有多大的本事,揚州城內,徐敬業可是放話說找到賢兒了?!?/br> 提起此事,蕭太后:“一聽就知道是假的,只是他們一開始打的是匡扶廬陵王的旗號,怎么現在又說找到李賢,目標不明,著實讓人無所適從,怪不得他們會敗?!?/br> 后世的史書記載這一場所謂的叛亂,聲勢確實挺大的,可惜最后功敗垂成,徐敬業沒個好下場。 如今身臨其中,對于一個個不靠譜的人,蕭太后心里一直就犯嘀咕,他們一個兩個的,又說在幫李哲,然后又拉出一個李賢來。 李哲也就罷了,人還活著,本來就是李治選定的皇位繼承人,雖然只當不到兩個月的皇帝就被廢,也正是因為被廢,這樣的人選擇亮出來,說服力完全有。 李初:“若是他們目標明確,或者是正面要同我們對上,這件事都沒有那么容易完成,他們現在這樣有什么不好?” 敵人,要那么聰明的斗得旗鼓相當,自然過癮,想要盡快大勝而歸就沒那么容易。 宣太后:“群主,明天來個大勝,把他們打得片甲不留?!?/br> 呂太后:“同意,打贏之后,揚州這個地方,群主可以經營一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