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0
然沒有意義。 武媚娘看向李初,“那也要看看,上回饒過他一次,讓他心生忌憚,一時半會兒,絕不敢再起異心,可是像他這樣的人一定要時常敲打。就算他幫過你,你也得按原來的態度對待他?!?/br> 這就要提起舊事了,李初避之不談。 “我會讓武敏之去做事的?!痹囂讲辉囂降亩际抢畛踝约喊盐?,人在她手下,要怎么用由她說了算。 蕭太后:“群主是沒有聽出武后的言外之意。武后就是想讓你用武敏之,不管武后存的是什么心思,試探也好,想讓你用也罷,只要你用的人立下戰功,武敏之就會平步青云?!?/br> 呂太后:“說來武家那兩個武承嗣和武三思,還沒有返回流放之地嗎?” 沒頭沒尾的一問,蕭太后答:“并沒有。從長安到洛陽都快小半年了,一點消息都沒有,該不會是那兩個要留下來了吧?!?/br> 呂太后:“留下來也有留下來的用處。比如,武后如果想要刺激武敏之,那兩個人難道不好用?” 人只要在武媚娘的眼皮子底下總有它們的用處,像武媚娘這樣的人,人一定會用到極致的。 上回武敏之的表現,相對是讓武媚娘滿意的,而且武敏之算計了她往后就是想殺武敏之都不好輕易動手,就這樣的心計,武家的武承嗣和武三思定然是比不上的。 能干的人和不能干的人,誰都知道怎么選。 “讓他做事也要盯著他?!弊鍪逻€不夠,更得讓人盯著,武敏之不是省油的燈,武媚娘要用也得提防。 李初沉吟下來,武敏之啊武敏之,若是他知曉自己將來會活得很艱難,不知是否還會犯下先前的錯。 不管會不會,人只能朝前走,沒有后退的機會。 “你父親讓你此番去吐蕃,給了你什么權利?”武媚娘話風一轉,竟然問起李治給了李初什么? 李初直接回答道:“調令天下兵馬之權?!?/br> 這倒是沒有錯,而且調令天下兵馬這事,李治一定會跟武媚娘說的。自己的女兒出征在即,雖然從來沒有上過戰場,可是李治對李初是寄以厚望,巴不得李初可以一戰成名。 觀李初多年,行事小心謹慎,從不仗勢欺人。權給了李初,李治并不擔心李初會濫用權,只是為防萬一。權在手,只要李初發現不對,她就可以調令天下兵馬,一道平定亂事。否則放李初一個人前往吐蕃,到時候出了什么意外,那該如何是好? 凡事就得小心再三,諸多準備,所謂有備無患,換成武媚娘來,武媚娘想來定也同樣會這樣的安排。 武媚娘點了點頭,“那就好,有了如此大權,你去了吐蕃我也就放心了,只要你能將此次的亂事平定,最好能讓吐蕃從今往后再不敢動半分和大唐相斗的心思最好!” 這樣的要求說過分也不過份,大抵還是可以的,李初思量了會兒答道:“震懾于各國,殺雞儆猴?!?/br> “然也!”武媚娘贊賞的開口,正有此意,一個吐蕃都敢對他們大唐叫板了,可見各國又是怎么樣的蠢蠢欲動,在這個時候如果不借機震懾于各國,接下來的大唐將會有數之不盡的麻煩。 麻煩,一個大國原本不該畏懼麻煩,但也不愿意麻煩纏身。 和各國的往來大唐還要繼續。要是每一個都像吐蕃一樣存著侵犯大唐的心,進犯大唐的事,那就萬萬不能容忍。 “母親放心我明白,一定會辦好?!编嵵氐谋WC,李初定會將此事辦得妥妥當當。 “你父親將天下兵馬的大權都交給你了,我也沒有什么可以錦上添花的,此行萬事小心。我等你凱旋而歸?!壁A是希望李初一定可以贏的。李初點頭,她會贏的,不管讓她怎么做,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她都一定會贏的。 第二日,李初在群臣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領著人往吐蕃去。 武敏之一眼掃過李初問道:“是公主和皇上要的我?” “你覺得呢?”騎馬奔馳著,武敏之沒有來得及問的問題,必須捉住得閑的這會兒問問,可惜李初不如他所愿的回答,反而問起他來。 “顯然不是,或者從一開始皇上就沒打算讓我跟著公主一道去,只是皇后點名要的我隨公主一道?!庇行┦挛涿糁皇遣磺宄?,但更想得到確定的答案。 這個答案旁的人是不會愿意給他的,只有李初會。 “既然確定了,就好好辦你的事?!眴柍鲞@個問題的武敏之定然猜到了武媚娘的心思。那么就更應該好好的辦事,不能落人于柄,把自己置于死地。 “多謝公主如實相告?!蔽涿糁酪宦曋x,由衷的感激。 “我欠你一個人情,還有一個耳光?!贝蛳氯ゾ褪乔妨巳思业那?,李初可是牢牢記住了。 不提這事,武敏之都忘得七七八八了,“很好,能讓公主欠一個人情,我是賺大了?!?/br> 這肯定是真心話,賀蘭敏之和李初交手多年,李初的能力和本事,還有在李治和武媚娘面前能說得上話的地位,他都清楚。 武敏之更明白,武媚娘對他是有戒備的。相較于武媚娘來說還是李初更方便接觸,只要有李初幫忙,武敏之不至于死的太慘。所以能讓李初欠下一份人情,對于武敏之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 至此再無二話,一行人急忙的趕到安西都護府,還沒到達軍營卻聽到一陣號角的聲音。 “這是沖鋒的號角?!鼻椭暗酵回?,沖鋒陷陣的號角他都記得,此時一聽立刻明白了。 李初拉住韁繩是,“公主現在怎么辦?” 所有人都在等著李初說話,眼下前線已經戰起,那么他們接下來應該怎么辦。 “我記得安西都護是劉仁軌為。走,我們去見一見這位名揚天下的名將?!彪m然弄不清楚吐蕃的情況,大唐內的情況,李初是記得牢牢的。 說去,李初帶著人立刻持了旨意前去都護府,那已經年為七十的老將得知李初這位公主前來,立刻出來相迎。 “深夜驚擾了都護大人,還忘記都護大人勿怪?!崩畛鯓O是客氣,沒有擺出半點公主的架子,沖來人客氣無比。 “公主說笑了,公主說笑了,公主遠道而來,快請,快請?!比穗m老,精神不錯,劉仁軌同樣客氣的請李初入內。只是想到圣旨中的內容,劉仁軌看到李初年輕的模樣,心中震驚無比,他們的皇帝陛下不是在開玩笑吧,既然讓他們全都聽從李初的安排,李初要這個仗怎么打他們就聽話的怎么打,可是李治怎么能讓一個小公主來此處理這樣的的事? 這可是關乎兩國的大事,稍有不慎,將要打得震動天下。 雖然心里直犯嘀咕,但是有些話總是不宜說出口的。 “有勞劉都護了,我想問問吐蕃和邊境現在是什么情況?”此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