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1
師弟,哪怕不是出家人,作為一個醫者,醫者父母心,出家之人加上醫者,兩下相交,悟智大師是不會拿人的性命來開玩笑的,治病救人的法子假不了??墒?,住持大師有些話都已經說出口,何不說個明白,以免安國寺為此遭受滅頂之災?” 就算悟智沒有在侍衛解毒一事上動什么手腳,并不代表悟智沒有問題,李初相信熟悉悟智的住持大師比李初還要明白。 “公主?!弊〕执髱焼旧弦宦?,他已經很努力地控制,沒想到還是讓李初看出端倪來,這樣一來,難! 李初道:“大師一向不是少言之人,可是今天自悟智大師出現后,你一直不想多言,為什么不想,你比我更清楚原因?!?/br> “我與大師并非初識,相交多年,大師觀我神色氣勢而知我,反之我觀大師眉眼便知大師所憂,大師所想?!?/br> 人與人之間原就是如此,各自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生存之法,住持大師有的,李初也有的。 “公主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成了一個如同陛下一般的人?!边@是住持早就有的想法,只是一直沒有說出來,現在說來,其中辨不清喜怒。 李初似乎沒想到住持大師還有這樣的想法了,“大師所言叫我不懂,我原就是父親的孩子,像我的父親有什么不妥?” 就是啊,一個女兒像一個父親有什么地方不對的,住持大師說得如同碰上什么大事一樣。 “公主,陛下是天子,類天子者,公主認為這是小事嗎?”住持大師把這話一說出來,李初已經板起臉道:“住持大師,慎言?!?/br> 確實得慎言,她可不是太子,她就是一個公主,一個公主像皇帝,開玩笑嗎? 住持大師念了一句佛語,“公主既然有所懷疑,眼下不去捉人,人怕是會跑了。老衲和師弟總有情誼,有些事恕老衲不能說?!?/br> 確實的是不能說,若是說了,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住持大師明白得很。 “好,看在住持并沒有陷入其中,更沒有助紂為虐的份上,你不說,這件事我便不問你??墒谴髱?,你清楚的,就算我不說不問,總會有人來問你的,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我這樣好說話?!崩畛鯚o意為難住持,但是別的人就未必有這樣的一份心了。 如李治如武媚娘,他們只在乎結果,所謂的交情,沒事的時候大家的交情好,是會待你要寬容許多,事到臨頭,還是關乎性命的大事,怎么可能還能放任之而不管。 李初的目光看向住持,只是想讓他明白這個道理。 “老衲與皇上和皇后之間,老衲會給他們一個交代的,公主盡可放心?!毖酝庵膺€是希望李初能不問就不要問,以后的事,住持自信可以解決。 也罷,總是一位得道高僧,李治和武媚娘怎么處置住持及安國寺的人是另一回事,眼下她更想知道悟智的消息。 “公主,悟智大師圓寂了?!笔碌饺缃褚の蛑?,好在李初已經安排人去查看了,沒想到卻得到這個一個壞消息,“圓寂了,怎么會,方才人還好好的?” 住持大師神情悲憫的念了一句佛語,前來報信的慈心上前和李初一陣耳語,還有另外的事桫說。 李初聞之神色總算是好轉了些,“住持大師,眼下安國寺的事一件接著一件的,一時半會你也沒心情作陪,既然這樣,你自去忙你的,等這些人身上的毒性都解除了,我就立刻回宮,不會給安國寺添麻煩的?!?/br> 如此直言不會給安國寺添麻煩,住持大師朝李初念了一句佛語,“公主自便,老衲先去了?!?/br> 自家的師弟一向身體康健,這個時候圓寂是因為什么,知曉內情的住持大師有數著,因此在這個時候,李初愿意放開不計較讓他回去看看悟智,住持大師心存感激,是非對錯,各人立場。 不能說了李初有什么不對,更不能道悟智有何不妥,其中的心酸無奈,不過如此而已。 李初招手讓報信的人上來,正是慈心,慈心上前把另外一些沒有說出口的事一五一十的盡都告訴李初,李初沉著的聽著,心里已經有了數,“就這么辦?!?/br> 太后們都聽到慈心說什么了,心中的大石算下一半了,宣太后:“不枉昨天一夜沒睡的出謀劃策,終于可以收網了,只要順藤摸瓜,這一次就算再想殺人滅口都沒那么容易了?!?/br> 呂太后:“話雖如此,還是要小心些,沒到最后一刻事情沒定下來,現在還是不能松懈。再者,兩撥人啊,豈知這是哪一撥?不過,打玉璽的主意,我怎么有些弄不明白這是什么意圖?” 蕭太后:“或許可以理解為悟智大師不想動手,以傳國玉璽在向群主示警,我想群主必是在聽到玉璽為藥引的時候才真正確定悟智大師有問題?!?/br> 說到這里蕭太后@了李初一記,李初這個時候是沒有時間進群信息的,還是得@上一記,李初就算再沒空都會進來看上一眼。 李初果然閃個神進去瞄了一眼,一目十行,給了一個肯定的答案是。 蕭太后可高興了,看吧看吧,她就說,有些事看著好像無意,實則也是有意。 呂太后:“能給群主示警,這人就是不想害群主,可是不想又不得不做,其中的原由,一言難盡,還得細細的查。只是這么樣一個安國寺,往后就是再來,也不復曾經的平靜了?!?/br> 像這樣的佛門重地,原該遠離世俗的紛爭,原該安安靜靜的給人一個放松的空間,到了現在,一切都變了,往后的安國寺會如何,怕是沒有人敢說。 李初讓太醫們全都為侍衛解了毒,慈心道:“公主此來安國寺并未聽經,若是這般回去,妥當嗎?” 哪怕慈心是第一次陪李初來安國寺,往常并不知道李初來安國寺是做什么,總是聽過的,而且這件事是從李初死而復活后一直都在做的一件事,這一次沒有聽經就離開,會不會對李初有什么影響,這是慈心憂心的。 李初道:“聽與不聽,佛在心中,自有庇護,眼下悟智大師圓寂,安國寺中誰還有心思為旁人講經,我們此來的目的算是達到了,不好得寸進尺,該走了!” 就算安國寺有人牽扯其中,以死贖罪,還有什么不足,李初不喜咄咄逼人,更不想把太多無辜的人牽連進來,見好就收,便是如此。 慈心不敢置喙,李初說什么她只要跟著照辦就是。 李初一行往寺外走去的時候,和尚們都往內涌來,李初并沒有攔著他們,沒有去看一眼悟智大師,在經過佛殿前,李初還是朝佛三鞠躬,算是為悟智大師祈福了。 不過,出了寺門,車駕都在外面,李初并非大張旗鼓的打著公主的名號前來,安國寺的人知道她是公主都是因為自小看著她來,知道每月的初一十五,不管是有多大的事,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