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個太子當外室 第122節
算是給這段對話暫時畫下了句號。 紀景行猜的沒有錯,蘇州鬧這么大的動靜,京中自然不可能一點動靜都無。 朝堂上這兩天是吵翻了天。 一撥人彈劾端王世子越俎代庖,織造局沒有權利私下開設海市,這是市舶司的事。一撥人抨擊端王世子行事荒唐,竟任用女子,簡直是牝雞司晨,有辱朝廷威嚴,當給予嚴懲,以免壞了綱常。 后者比前者動靜更大,儼然端王世子紀劼已成了荒yin無道的代表,只差說他為美色所迷,不堪為親王世子,連端王都受了牽連,被彈劾管教無方。 下了朝后,乾武帝正與內閣大臣議事,端王跪在紫宸殿外,一副負荊請罪的模樣。 福生拉了他好幾下,都沒拉起來,只能由著他。 直到里面議罷事,幾位內閣大臣相繼離開后,端王方被叫了進去。 “行了,現在沒有其他人,就不要再裝模作樣了?!?/br> 見端王進來后,又要往地上跪,乾武帝略有些嗔怪道。不過他向來情緒極淺,非是極為熟悉的人,大概不能堪透這絲情緒。 “福生,賜坐?!?/br> 端王渾不在意地笑了笑,在福生搬來的椅子上坐下,道:“這不是做給那些人看,也免得他們一直盯著太子不放?!?/br> 乾武帝將手邊的奏章,拿起放到一旁:“你如不如此,他們都會一直盯著,本身是砸了他們的飯碗?!?/br> 他哼了聲,音調里無不是冷意。 “真是出息了,正事都裝糊涂不提,倒盯著人私事上,真是朕的肱股之臣!” 何為正事,何為私事? 本身這些人若無私心的話,當是議一議蘇州開海市之舉,可有借鑒采用之處,又在何地采用,才能更有利于朝廷。 可恰恰是有私心的人太多,于是水就被攪渾了,倒都攻擊起‘端王世子’的私德,以及用女人的事上。 若非乾武帝清楚這些官員的秉性,若非端王世子其實是自己親兒子,若非乾武帝暗中另派了一隊人馬保護太子,并將太子的消息往回傳,若非太子是他與最心愛的女人所生的孩子,他也就這么三個兒子,全由皇后所出。 若他只是個普通君王,妃嬪兒子眾多,他還要真聽信了這些人所言。 畢竟當你身邊人都這么說,而你又缺乏耳目,也只能聽信這些人的。 “行了,你回吧,朕心中有數,他們愿意鬧就繼續鬧,反正不影響太子辦事?!?/br> “是,那臣弟就先回了?!?/br> 等端王走后,乾武帝腦中浮起一個聲音。 [這些人有一個殺一個,絕不會冤枉他們。] [都殺光了,誰替你辦事?能不能動點腦子,一天到晚只會殺殺殺。] [你倒不會殺殺殺,雔雔想念祚兒了,你怎么不把他弄回來,還有那個女商肚子里的孩子。] [你別跟朕說話,煩!] [哼!你以為我愿意跟你說話?] 這時,有小太監來報,說皇后娘娘來了。 不多時,從門外走進來一個風華絕代、穿一身鳳袍的女子。 從她臉上看不出歲月的痕跡,說是三十多歲也可,說是二十多歲也行,長相柔媚嬌艷,偏偏眼神清澈干凈,在她身上組合成一種極其獨特的氣質。 與之相比,乾武帝剛毅冷峻,威儀貴重,但斑白的雙鬢,多少還是有些歲月的痕跡。 “你怎么來了?” 皇后嗔了他一眼:“沒事我就不能來?”又說,“那些人是不是今晨又在朝堂上鬧了?” “倒也沒鬧什么,就是彈劾端王世子任用女子,有辱朝廷威嚴,要給予懲戒,以免壞了綱常?!?/br> “那你怎么說?難道你還真打算聽他們的,處置了那顏青棠?”皇后緊緊地盯著丈夫。 她再是不諳朝務,也知曉君臣之間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博弈,皇帝可以重拿輕放,臣子也可以聲東擊西,有時候為了一些事,即使是君王也不得不進行取舍,例如當朝堂上形勢嚴峻時,棄車保帥。 “我可不管,你不準處置她,我小孫孫還在她肚子里?!被屎蟛灰赖?。 乾武帝將她拉到膝上坐下,擰了擰她的鼻尖。 “這會兒不惱她有辱太子了?” 之前當皇后知曉,太子竟被個女富商當做面首養了起來,很是惱了幾日。不過她這人心思淺,生一會兒氣兒,過陣子就好了。脾氣來得快去得更快,沒幾天就一口一個小孫孫,渾然忘了兒子‘受辱’。 “那現在能跟以前一樣?不是你說祚兒自己愿意的,我們不用管那么多?” “是朕說的?!?/br> “那你就不準處置她?!?/br> 乾武帝失笑:“朕何時說要處置她了?朕是那種容易被大臣威脅的人?” 這時,一個聲音在兩人腦中響起。 [雔雔他就是,你若是不來,他肯定這么干了!] 乾武帝冷哼:[你一天不當她的面編排我壞話會死?] 皇后:“好了好了,你們別吵了,不處置就對了,本身她也是為了幫祚兒。祚兒一個人在外面多難啊,那些大臣們一個個心眼那么多,幫手又多,累得我祚兒就一個人?!?/br> 心知她看似在給兒子叫苦,實際上還是在為那女子說話,乾武帝笑了笑,道:“她可是個商女,以后若祚兒真娶了她,你愿意?” “我有何不愿意的,只要祚兒愿意。再說商女怎么了?你瞧不起商女?” [他就是瞧不起商女!雔雔,我都不會瞧不起商女。] [你給我閉嘴!] 乾武帝忙解釋:“我怎么可能瞧不上商女?” “你沒有瞧不上商女就好。陛下估計忘了,當初我外祖母就是一個女商人,也是寡婦立門戶,撫育我娘長大……” 更巧的是她外祖母也是江南人,也是做布匹綢緞生意的,也碰上了族人威逼想搶奪家業,小心周旋多年,最后將女兒嫁于恩人,也就是皇后郿無雙的爹郿戰。 在京中的老侯爺聽聞噩耗,突發風癥暴斃而死,侯府旁落于不成器的嫡子之手。 一夕之間,皇后郿無雙失去雙親,而僅剩的親人就是嫡出的二伯和太夫人齊氏,以及身為祖母卻是個妾的太姨娘。 那齊氏是個心思狠毒的,嫉恨妾室爭奪自己的寵愛,儼然忘了當年太姨娘和老侯爺才是一對,是她橫插進來以勢壓人,硬嫁給了老侯爺。 一見老侯爺沒了,自己掌權,就將太姨娘送去莊子上命人看管起來,卻又貪圖二房的家產和蘇氏陪嫁,把小小年紀的郿無雙養了起來。 日里不缺她吃喝,卻待她甚是嚴厲,動輒打罵,還讓教導她的女先生打壓她、訓誡她。 以至于養得郿無雙生性膽小懦弱,多年來都難以改變幼年這些遭遇對自己影響,還是遇見了乾武帝,也就是當年的魏王,她才漸漸展露歡顏。 所以提起這些往事,皇后難掩傷懷。 她能摒棄成見,對顏青棠這個只聞其名的女子另眼相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基于這些。 “其實我有時候也會偷偷想,若我爹不是侯府庶子,只是一個普通人,他與我娘在江南成親生子,日子一定會過得非常好。等我長大了,肯定也是一個商女,像外祖母那樣四處做生意,當一個很厲害的女商人……” 所以有時候不是不想,只是所處環境制約了人們的所想,但難免會因此而憧憬。 “所以我很佩服這個顏青棠,她年紀輕輕,便保住了家產,還做了那么多事,她一定是個很厲害很厲害的女子?!?/br> “有時候我都覺得祚兒有些配不上人家了,人家本來好好的,做著自己的生意自己的事,若真嫁到宮里來……” “怎么?嫁到宮里來不好?” 這時,兩人已經從紫宸殿里出來,在御花園里散步。 “不是不好,只是……”皇后認真地想了想,道,“只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皇宮對有些人來說,是世上最好的地方,但對有些人來說,也許人家并不想來這里?!?/br> 因為你承受的享受的越多,束縛也就會越大。 見她竟能想這么多,乾武帝真是又詫異又心疼,不禁攬著她道:“好了,你不要去cao心這些事,人是太子的,應該是他去想才對。那臭小子,到現在都沒告訴人家他的真實身份?!?/br> “那我的小孫孫可怎么辦?”皇后發愁道。 “你要是實在不放心,就假借端王妃的身份送些人過去侍候。至于你小孫孫怎么辦?那還得看你兒子了……” 而如今紀景行正在干什么呢? 他正忙著跟顏青棠過小日子,不過悠閑的日子也就過了幾天,他又開始忙了起來 朝堂上的風波并未影響到蘇州,相反因為海市的大出風頭,讓江南織造局一時風頭無兩。 幾乎到了洋商說好,商人說好,百姓也說好的地步,要是誰在大街上說一句織造局的壞話,雖不至于招來群起而攻之,也是人人側目。 開始還有人拿著織造局無權私自開設海市說事,可隨著朝廷政令下來,這種聲音也絕跡了。 當然,這只是表面上,實際上就如同顏青棠所言,平靜也許并不是好事,而是醞釀著更大的風暴。 隨著那批洋商們離開又回來,有越來越多的外商聞訊而來。 這些外商并不僅僅是洋商,還包含了附近沿海小國的一些商人,其中又以倭國的商人出手最為大方,可謂一擲千金,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顏青棠還是從紀景行那了解到,倭國這地方是個島國,島上資源貧瘠,卻盛產白銀。 在大梁,一擔生絲不過賣兩百多兩,即使加價賣給外商,也不過三四百兩,可他們運回本國,卻可以賣到六七百兩,更不用說成品絲綢。 顏青棠聽完后,皺起眉頭,不過紀景行因為最近屢屢有外商遭到襲擊的消息傳來,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不出紀景行所料,暗中還是有人動手了。 具體動手的人不明,雖他有安排竇風在大戢山島到入??谶@條線上護航,但人力有限,還是有外商被襲擊了。 對方打著海盜的旗幟,雖沒有劫掠成功,反而被外商船上的武裝力量打跑,但經不起這種事屢屢發生。 外商中有武裝力量強大的,自然也有那些沒什么武裝的小商,類似這種事多出幾次,就足夠讓人望而生畏。 竇風最近也頭疼得很,他抽空回了一趟揚州,誰知蘇小喬那女人跑了,他讓人翻遍揚州城都沒找到,便猜到她肯定跑回蘇州了。 他隨即找來蘇州,并找到紀景行。 “你可把我坑慘了,哪有你這么干事了,我怎么說也是揚州衛指揮使,哪能天天幫你海市巡海?不行,你得給我加銀子。不不不,你就算給我加銀子,我也不想干了!” “那我要是讓你當蘇州水師總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