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8
毀長城,在前方浴血奮戰的時候暗害大將的皇帝,能夠守住江山社稷。但是他現在什么都不能做。在李敏行的奏報被證實,或者證偽之前,太子的名譽和地位,決不能遭到半點損傷!“從今天起,你就跟在朕身邊,臨朝觀政,隨朕處理國務?!彼穆曇舳溉坏统料氯ィ骸俺酥?,東宮上下,禁絕出入!沒有朕的旨意,不許你出宮一步,擅見一人!”作者有話要說: 發現我犯了一個錯誤……現任黑水部族長名叫李謹行,他兒子孫子都應該避諱,敏哥兒不應該叫李敏行的……罷了,就當少數民族取漢名是趕潮流,沒有避諱這個意識吧大部分時間凌玉城連密折都不上,有什么事情,當面說就好。(小聲:這種舉動我們一般稱為:枕頭風~~~~)第188章暗風吹雨入寒窗任何時候,皇帝的意志,都是整個朝廷的風向標。元紹自以為已經做得很隱蔽了,把太子帶在身邊處理國務,接見朝臣,一步不曾稍離,且時時有賞賜到東宮,從瓜果菜肴到新書珍玩,不一而足。就算這幾天東宮諸人不得面見外人,連女眷親戚的請安也全部停止,也暫時……不至于讓人猜測太子的圣眷有變吧。誰知,才第二天,就有彈劾的折子遞了上來。被彈劾的人是太子東宮的一個小小主簿,罪名也不大,不過仗勢欺人,用一兩銀子一畝的價錢買了家鄉五百畝良田--正常市價應該是五兩銀子一畝。因為過程中沒有逼死人命,元紹也就吩咐了派人去核實,如果情況屬實,責令退還田畝,丟官去職就是了。然后,第三天,彈劾的奏折增加到了五份。對象由東宮官員擴大到了其族人姻親,罪名也從強占民田,上升到了貪贓枉法,強奪良民妻女,盜賣官倉存糧,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第四天,堆到他面前的奏折,赫然超過了二十份!而,與此同時,彈劾皇后偽造證據,構陷太子的奏章,也在御案右手邊堆起了小小的一堆。元紹冷著臉坐在昭信殿西次間的御案前。左手邊,以雷勇為首,一幫武將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竭力縮小自己的存在感,裝作自己什么都沒看到什么都沒聽到。右手邊,官拜左樞密使,如今不好說算是現任還是前任的國丈大人比手畫腳,滔滔不絕。“陛下!這顯然是誣陷!太子受陛下親自教養二十余年,幾次監國,從無失德之處,怎么會做出這種喪心病狂、駭人聽聞的事!”“李敏行奏折一上,立刻有眾多小人彈劾太子官屬,這顯然是串通在先,意圖動搖國本!”“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陛下,誣陷太子的人用心險惡,陛下三思??!”你才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左平章沈世良聽到“有小人彈劾太子官屬”的時候已經想要掀桌。彈劾的人雖然不是他的屬下,沈家在刑部勢力頗大,后續查案的人里頗有些是他們沈家的人。再聽到后面一句,以他的鎮定也忍無可忍——皇后是夏人,我們也是夏人??!照你這說法是不是我們都該滾出朝堂給你讓路!“君子坦蕩蕩!太子官屬要真是清白正直,又怕誰彈劾!如果他們真的做了這些事,難道就該掩耳閉目,任憑太子被小人包圍嗎!”“這樣攻訐太子屬官,顯然是包藏禍心!”“無憑無據,你就說有人誣陷太子,才是包藏禍心!還遮遮掩掩的說什么非我族類,你指的是誰,你敢說嗎!”“陛下!”老國丈大嚎一聲,轉身面向元紹:“陛下明斷??!審問刺客、探查黑水將軍遇刺一案的,都是玄甲衛出來的人!他們什么口供弄不出來!那李敏行在玄甲衛當了兩年侍衛,他上書告發太子謀刺黑水將軍,是受了誰的指使,不問可知??!”他撲通一聲跪倒,老淚縱橫,拼命叩首:“自從陛下迎娶了當今皇后,太子動輒得咎,便是去年遇刺也沒有一查到底。老朽……老朽實在為太子不平!陛下!皇后擁大軍數萬,蕩平肅羅,再有十一皇子在側,長此以往,恐怕動搖國本啊陛下!”“夠了!”元紹轟的一掌拍在了案上。新換了才一年的紫檀木大案晃了兩晃,喀喇喀喇幾聲響過,帶著滿桌的奏折、朱筆、硯臺和璽印倒了下去。“朕心里有數!黑水將軍遇刺一案,朕已經派刑部、大理寺官員過去提人,待所有人犯、刺客到京,朕自然會親自審問,絕不會讓人趁機誣陷太子!至于皇后——”他怒容滿面,指定了跪在下面額頭青腫的納木巖,一字一頓:“你知不知道他還在打仗!他在前線舍生忘死的奮戰,你在后面告發他誣陷太子!還牽扯上小十一,你是想挑撥離間天家父子兄弟之情,還是嫌前方敗得不夠快!”不顧納木巖臉色慘白叩頭謝罪,他長身而起,目光冰冷,從侍立兩旁的一干重臣身上依次滑過:“太子,國本所在,不容動搖?;屎?,與朕敵體并尊!都給朕消停著點——”手指從剛剛還在御案左右兩端涇渭分明,此刻已經散亂了一地的彈劾奏折上一掠而過,抬起手臂,用力一揮:“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打的什么主意!”一番怒吼之下,不管心里是向著皇后還是向著太子,有資格參加朝議的臣子都是低頭唯唯而退。剩下元紹獨個兒坐在御座上,一手撐著腦袋,只覺得額角青筋一抽一抽,不差什么就要跳出腦門。都是那個李敏行鬧的!這么大的事兒,你不會悄悄地向朕報告??!朕知道你受委屈了,也知道你爹差點兒死掉,你把事情報上來,朕難道不會給你個公道?非要把事情往大了鬧!……現在好了,反太子的一派和反皇后的一派,只差當著朕的面打起來了!嘆了一口氣,再嘆了一口氣,他終于起身入內,磨墨拂紙,把這番郁悶惱怒一字一句傾吐:“長生……”元紹的信送到前線時,凌玉城已經渡過青江,大軍勢如破竹地一路推進,直逼肅羅王都。而那座名為漢山的城池,已經是肅羅在北涼大軍鐵蹄之下,最后的堅守--望了一眼遠處高達數丈的青黑色城墻,凌玉城點馬退了一步,在旗桿的陰影里慢慢展開信箋。元紹峻峭挺拔的字跡映入眼簾,還沒來得及看清楚信中內容,他已經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半個月前,李敏行的報告被快馬送到案頭。那一瞬間,如果來送信的不是黑水衛的小校而是李敏行本人,他真能拔劍把人穿幾個透明窟窿!那個混帳!這么大的事情,竟敢越過他擅自上奏,這還不算,他居然明折拜發!就算要找太子麻煩也該是班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