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的目光視而不見,滿心只是想著元紹今天帶他過來的緣故。興武衛沈家……或者說,那位以太后情人身份執掌朝政二十來年的楚王殿下,于他實在是如雷貫耳。相比之下,沈家在朝官職最高的兩人,或是那幾個每次都來聽課的年輕子弟,卻著實沒有什么亮眼的地方。據說老爺子七十多了?看著精神矍鑠,拄著柄龍頭拐杖在側前方走得嗵嗵作響的銀發老人,凌玉城想起元紹對沈家的評價,不禁暗暗感慨。知分寸、識時務,子孫上進,兄弟子侄戮力同心。這樣的人家即使因為是夏人,沒有什么大的野心,卻也不是任何一家可以輕侮。能在楚王過世三十年后仍然保持家聲不墜,不至于有盛極而衰的趨勢,這位歷事三朝的老爺子,只怕是家族中的定海神針罷。朝拜、頒賜、開宴。和廣武衛李家這樣奴隸出身、因為家主受封才發跡起來的家族不同,沈家是北地老牌的夏人世家,飲食器用,花木園林,多與鐵勒貴胄不同,處處透著文采風流、精致蘊藉的味道。用罷午膳,移坐在花園的暖殿里,聽著遠遠隔水傳來的笛音琴韻,整個人都像浸在溫水里一樣,暖洋洋的十分安適。抿了一口杯中淺碧色的香茗,元紹側顧凌玉城,悠然笑道:“沈家絲竹園林之盛,聞名京師,春暖花開的時候,各家子弟都以接到他們家一張帖子為榮。就算是冬天,松石池沼也頗有可觀,一會兒不妨好好看看?!?/br>“陛下說的是?!绷栌癯俏⑿?。說到園林,什么園林可以與昔年虞夏陪都的疊翠峰、太液池相比,又有什么園林可以和南方文華薈萃,精致玲瓏的各大名園相比?“只是絲竹園林總是外物,沈家值得陛下另眼相看的,怕是還有別的東西吧?!?/br>“你倒是精明!”元紹一手指了指他,搖頭失笑?!暗拇_,他們家最有名的不是這些繁華享受,而是沈氏家學。歷經百年規矩森嚴,子弟不分嫡庶遠近到了年齡都要入內受教,可以說,這座學堂才是家族的根本。沈家幾代以來良才輩出,家學功不可沒?!纯慈??”兩人一邊談笑一邊起身出外。因是大宴之后燕坐清談,隨侍面前的除了沈家那位碩果僅存的老爺子,也不過三五子弟,其余人等都在殿外伺候。元紹隨手揮退那些伺候人等,和凌玉城踏著園中剛剛鏟開冰雪的小徑,跟著沈老爺子慢悠悠地往家學而去。將將看見樹稍中透出的一角飛檐,忽而有個侍衛匆匆過來,在元紹身邊附耳低語幾句。元紹腳下一頓,扭頭對凌玉城道:“你先進去走走?!辈坏人卮?,跟著那侍衛轉向側邊一條小道,片刻就已不見。凌玉城怔了一怔,轉頭望著元紹去處,直到看不見他身影才收回目光。然而跟一群人一起站在這里不動終究不是個事兒,沈老爺子又在前方躬身相請,也只能被他引著左一彎右一轉,直往沈氏家學中去。沈家的家學卻設在祠堂里,一連五進的大院子,最前面兩進是祠堂,后面三進便是族中子弟讀書用的學舍。再往側邊,擴出一片平平整整的校場,供子弟跑馬射箭修習武功。族里太爺陪了貴客過來,看守祠堂的家人早已大暢正門,躬身在門邊伺候。老爺子擺手讓跟隨在一邊的子弟們下去,獨個兒拄著拐杖走在前方,凌玉城不緊不慢地跟在后面。兩人都是默默無語,穿過第一進院子通向后面一進的角門,老爺子在抄手游廊上站住,回首怔怔地望了一回正堂黑沉沉的屋脊,深深長長地嘆了口氣。“……讓大人見笑了?!被剡^神,他有些不安地看向凌玉城,“人老了,總是忍不住想些有的沒的。老頭子的父母兄弟都在這里啦——只是……”他慢慢上前幾步,親手推開一間廂房的房門。廂房正中設著一張條案,其上燭淚點點,檀香繚繞,卻不見什么牌位,而是懸掛了一張畫像,畫中一個青衣文士負手而立,輕袍緩帶,氣度儼然。“這位是——”“是老頭子的三哥???,現在只能稱一聲楚王殿下啦?!崩先溯p手輕腳地掩上了房門,扭過頭,盡量不引人注目地按了按眼角?!斑@房里煙氣有些大了——”只是,因為被先皇特賜恩典,抬入皇室宗籍、改了姓氏,所以連自己本家的宗祠里也不能供奉么?否則為什么只懸掛了畫像,卻沒有在下面放置過世之人的牌位。然而就算沈家想要有所請求,也不適合對他開口、更不該由他向陛下提起。凌玉城這樣想著,退開幾步,示意沈老爺子引路先行,只淡淡應了一句:“楚王殿下確是社稷良臣,在下聞名已久?!?/br>親手關上房門,老爺子挺直的脊背陡然傴僂了幾分。戀戀不舍地望了一眼那緊閉的門戶,滿頭銀發的老人悠悠嘆了口氣:“世人只知道楚王當年如何權重,連我沈家當年也是赫赫揚揚,風光無限??烧l還記得,三哥剛剛掌權的時候,外面說什么難聽話的都有,當時我和幾個兄弟子侄,見天的跟人打架,就為了他們嘴里對三哥不干不凈……”“可五年以后,就再也沒人敢當著沈家的面說這些,十年以后,世人只知道,沈家三郎,權傾天下?!?/br>權傾天下么……凌玉城淡淡一笑。“楚王當年執掌軍國大事,位高權重,也確實該得世人敬畏?!?/br>老人腳步微停,回頭向凌玉城俯首致意,拖著步子接著往前走去。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思緒里一般,一邊走,回憶仍然不停:“那時候我也擔心過,光是權勢地位,壓得住一時,卻壓不住身后悠悠眾口??傻饺邕^世,所有人記得的,史傳上書寫的,都只是他主政當權這些年做出的種種功績,其他種種,不過是一點風流韻事,卻對他的聲名分毫無傷?!?/br>那也是自然,無論和太宗皇后如何糾纏,楚王終究是一個臣子,史書上留下的,也就是身為臣子的功業而已……凌玉城依然只是微微頷首,腳步不停,隨手拂開一段檐前垂下的冰錐。“男兒本自重功業,楚王一生為社稷嘔心瀝血,令國富兵強,戰無不克,所有人都看在眼里。青史留名,本也是該當的?!?/br>拐杖點地的聲音再次一頓。老人回頭掃了凌玉城一眼,仍然若無其事地繼續向前,只是回憶往事的語氣更加飄渺了幾分:“那時候,三哥剛傳出跟太后相好的事情。先父氣得幾乎吐血,當即開了祠堂,把三哥揪到祖宗牌位面前跪著,問他為什么自甘下賤,堂堂正正的沈家子弟,要靠做一個面首求取榮華富貴。惱怒之下動了家法,要不是我們兄弟攔著勸著,幾乎把三哥活活打死……”他的聲音驀然激昂了起來,想來是當時祠堂里的那一幕,時隔三十多年回憶起來,仍然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