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7
心煩惱無邊誓愿斷,自性法門無盡誓愿學,自性無上佛道誓愿成——”可又有什么用呢。佛經從來治不得他的心病。這病,從十三歲的他與義父分別時,便在他心間扎了根,藥石無醫。年幼的游紅塵,從告別義父的那一天起,他就只做一件事。——等義父回來。其實,在等待的期間,他也做了許多其他的事。卯時整,他會起身,一個人穿好衣裳,扎好褲腳綁帶,繞著城內外跑上一圈,沐浴過后,提筆練字。每日他都需習上五十張字,一半行書,一半草書。義父不叫他練楷書,說楷書橫平豎直,都在該在的位置上,頗沒意思,他就聽話不練。宣紙一張張碼好,日積月累,漸漸堆起了一座文山。這只是他上午的功課。他不愛睡午覺,怕下午沒精神,便將時間花在打坐養神上。午后,是兩個時辰的風陵劍法練習。晚飯畢后,他會對著墻壁說上一會兒話。他從九歲開始學說話,比常人少了九年練習,這項本事并不很熟練,還需鞏固。游紅塵擔憂等義父回來,自己又忘掉了怎樣說話,被義父嫌悶。亥時整,他上床睡覺。游紅塵躺在床上,回顧這一天,使勁想,卻想不到自己具體做了些什么。他只知道,一天又過去了,義父或許明日就會回來。想到這里,他便歡喜,翻過身來,掀開重重錦褥的一角,露出床板上小心翼翼劃下的淺痕,用修剪得薄而勻的指甲在上頭添上了一筆,才算是過了完整的一天。誰想,義父說好三五日就回,卻是一去不返。義父走后半個月,每一日晚上睡覺前,游紅塵都會不安地縮成一團,誠惶誠恐地回想義父離開前,自己有沒有做過什么叫義父不滿的事,說過什么天真任性的話,直到確認沒有,才會昏沉睡去。他沒有道理地相信著,或許明日,自己睜開眼睛,就能在身側找到一個風塵仆仆、和衣而眠的義父。因此,每日早起,他都會閉著眼睛,很慢地在榻上摸上一摸,確認無人在時,才睜開眼睛,繼續他一成不變的等待時光。世上消息走得很慢,當道門百余名弟子淪陷于遺世中的消息傳到這個小鎮時,游紅塵已在床板劃下了二十七八條印記。他坐不住了。因為他在傳言中,聽到了“風陵”二字。風陵逍遙君二徒封如故,與眾家弟子同陷遺世,生死不知。這個名字他聽過,但與他何關呢。游紅塵開始打點行囊,他怕做了義父的后顧之憂,他怕義父為他的師弟黯然神傷,所以他必須趕到義父身邊去。義父走前,幾乎將身上所有的銀錢都留給了他。以往,他們爺倆兒出行,總是義父背著他,二人共乘一劍,因此于御劍一事上,游紅塵并不很精通。這千百里的路,他先是靠著自悟的一點御劍術,再靠一輛馬車,最后全憑一雙腳,總算在三日之后,抵達了風陵山的界碑旁。彼時,時雨紛紛,但游紅塵連傘也不愿撐,生怕一把傘阻了他的腳步,會害得他晚見義父片刻。他跋涉上山,探入風陵密境,一路探上山去。非常之時,風陵戒備森嚴,守山弟子遠遠察覺到陌生氣息,不敢怠慢,立即仗劍落于他身前,打量之余,厲聲喝問:“何人!”游紅塵一頭長發早被濛濛細雨沾濕,顯得眉眼格外柔軟:“我,我找義父……找一名叫常伯寧的人?!?/br>“伯寧師兄?”守山弟子辨出他身上并無魔道氣息,來不及松一口氣,又被他“義父”的稱呼弄得一頭霧水,“小家伙,你認得我們大師兄?”游紅塵與外人說話,語調難免生澀:“我認得他。你說,我叫游紅塵,他就知道我是誰了?!??!?/br>“大師兄身體有恙……”守山弟子面上現出為難之色,“你若是他過去救助過、想要來還情還愿的某家小公子,還是請回吧。他無暇見你的?!?/br>一道潑天驚雷自天而下,驚得游紅塵勃然色變:“義父他如何了?!”守山弟子無心笑話他這個“義父”的古怪稱呼,也無心對一個陌生孩子解釋許多:“因為封二師兄之事,他強行……哎,跟你說你也未必懂,總之他昨日又吐血了,又熬了一夜,有逍遙君勸著,方才去睡了小半個時辰,又要起身……”游紅塵已經聽不下去,他即刻想要進去,去義父旁邊,陪著他。哪怕只是在他殿外坐著,腳下貓著,什么也不做。他對義父而言,這點安慰的作用還是該有的吧。守山弟子不敢輕縱他進去,可看他年歲尚小,又冒雨上山,心中生出幾分不忍,準備入內稟報。向門內走出幾步,他又折回來,遞給游紅塵一把傘,自己則淋著雨,沖入重重古樸肅穆的山殿之內。游紅塵很快遺忘了手中有傘這件事。他癡癡握著傘,翹首以待。而半刻后,他盼來的,是守山弟子一句冷冰冰的話:“你走吧?!?/br>游紅塵不敢置信:“義父……叫我走?”守山弟子態度冷淡了許多,換了一副懷疑的眼光打量游紅塵,并將那把從未開過的傘從他手中奪走:“伯寧師兄說他不認識叫游紅塵的人?!?/br>游紅塵想過見到義父后千般萬般的話語,盼過千個萬個張開雙臂向自己走開的身影,立時化為夢幻泡影。他怔怔地想,義父是嫌自己來得太晚了嗎。那他該向義父致歉才是……游紅塵心中有了癲迷,旁若無人地舉步,意欲踏入風陵山門。那弟子見勢不妙,即刻拔劍。游紅塵看也不看他,反手平出一指,劍意如冷電,與天際閃電一道劃破長空,立時將那弟子擊出十丈開外!登時,山門處嘈雜起來。游紅塵畢竟無意傷人,再加上十數名弟子察覺他修為不凡,不敢輕視,立時圍攻過來,不消十數回合,他便被拿下,半張臉被狠狠按入爛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