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
.我?!笔缓敛华q豫地說,“它想要你,要你填滿它,快點……”燕昶年撲了過去,十一兩腿搭在搖椅扶手上,挺腰迎接,燕昶年進去的時候兩人都忍不住發出舒服的嘆息,任由快感層層堆積,越堆越高,最后直達極樂頂點。◇◆◇◆◇◆◇回去要建房子,老屋里什么也沒有,需要買的東西很多,奶奶也不能顛簸,十一買了個輪椅,回去的時候打算包車,車子上可以放很多東西,于是大肆購物,奶奶身邊總留著一個人,三人輪流出去,出院的時候車子就只有小小一塊地方放輪椅了,陶遠航小心翼翼將奶奶抱上車,輪椅放平了,奶奶就躺著,輪椅下的空隙塞著油鹽醬醋鍋碗瓢勺等,后車廂東西太多,連蓋都合不上了,拿繩子攔了幾道。原先進村的土路已經被水泥路代替,這都是村里做了老板的人出錢修的,看來的確是財大氣粗,那么長的一條路,沒有上百萬是修不成的。單看風景,云隱村是很不錯的,村落坐落在云隱山山腰一個大坪上,三面環山,另外一面山腳有河經過,云隱山海拔八百多米,或許是山間多云霧,春夏季節山頭總籠罩在云霧里,若隱若現,自祖先定居在這里,人口發展壯大,后來陸續搬來一些其他姓氏的人家,但還是陶姓居多,因此云隱村在附近村落里也叫陶家村。公路位于山腰,山上多粗大的松木,靠近山腳的地方有許多田地,稍低的是田,高一些的是地,種滿了糧食作物,接近村子的時候多了一些竹林和果林,滿眼綠色里也多了零落的房屋,或白墻紅瓦或青墻黑瓦,前者一般是新蓋的,后者都是年頭比較長的老房子,青山綠水加上頗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偶爾聽到雞鳴狗叫,白色的炊煙裊裊上升,也是挺入畫的。這是外來人和類似十一這樣很少在村里住的人才有的印象,實際上云隱村距離小鎮和縣城都遠,以前交通閉塞,村里的人大多面朝黃土背朝天,生計不好,后來南下到沿海城市打工的浪潮打過,許多能走的人都走了,像十一的幾個堂哥堂弟,都在G市H市買了房定居,偶爾才回來看看留在云隱村的長輩。因為是山區,多梯田,田地都無法機械種植,全部依靠人力,山谷的小路最多能容摩托車通過,更別說一下雨那路就泥濘得一步三打滑,十一年幼的時候沒少冒著雨挑稻谷,洪水淹沒地勢比較低的田地,退去的時候留下許多淤泥,他們就走在窄小的田埂上,赤著腳,腳趾必須緊緊地扒著淤泥下的硬實地面,否則一不留神就能摔到田里去。云隱村有好幾百戶人家,如今留在村里的人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掙錢了,老一輩開發的田地現在大概只有一半還種著,其余的不是退耕還林就是任由它荒著。十一出生得早,分田地的時候他也分到一份,田有一畝多,地他就不清楚了,陶德明帶著家人去了H市,家里好的田地就給六叔種著,次一點的誰要種誰種,沒人種的一直荒著。車子進入村口的時候好幾條狗跟著汪汪叫,二伯家在村子東頭,十一他們家則在東北那面,直線距離大概200米。車子并沒有走最大的那條路,從村子邊沿直接去了二伯家門前。幾個叔伯家就數二伯的房子好,兩層小樓,外墻都貼了白色瓷磚,二嬸對十一的回來好奇又不屑,給三人收拾了兩個背陰的房間,其他房間均上著鎖,陶遠航暗地里撇撇嘴,冷哼一聲狗眼看人低!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好歹二伯二嬸還讓他們住,否則連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也沒有。東西都卸下車,奶奶也安置好了,已經到了傍晚,十一買了許多菜和熟食,都是村里平時吃不上的,三四斤重的荔浦芋頭,紫甘藍,韭黃,青花菜,果木烤鴨一只,叉燒rou二斤,白斬雞一只,豬rou牛rou各三斤,也不用二嬸去菜園摘菜,丁愛麗和她在廚房忙乎了一個多小時,弄出十個菜一個湯。陶遠航去喊六叔,十一許多年沒見爺爺,這段日子爺爺和大伯過活,自告奮勇去大伯家,帶著一箱牛奶,一袋子蘋果雪梨和一些糖果,還有給爺爺的一套衣服,爺爺喜歡甜食,糖果是他的最愛。第30章訪親走友種果樹沿著熟悉的高低不一的青石板路,走一段歇一段,終于看到大伯家的房子,還沒有走到院門前,一條大黃狗就吠叫著跑過來,隔著段距離示威,十一無可奈何地停下腳步,把重東西放地下,趁機喘口氣。大伯叫:“大黃!”大黃搖著尾巴過去蹭他的褲腳,十一喊“大伯”,大伯點點頭,見他滿頭大汗的樣子,過來替他拿著東西率先走進院子。爺爺正在鍘豬草,背微微佝僂著,剛剃的瓦光錚亮的腦袋異常熟悉,十一眼眶微微發熱,連忙走過去蹲在爺爺旁邊,爺爺耳朵很早就聾了,除非在耳邊大聲叫喊,否則他是聽不見的。爺爺看見十一,呵呵笑了起來。十一將拿來的糖果袋子打開,給爺爺剝了顆糖,爺爺牙齒早掉光了,干癟的嘴含著糖,笑瞇瞇地摸摸十一的腦袋,含糊地說:“嗓子好了?”怕十一聽不明白,還指指自己的喉嚨。“治好了!”十一在他耳邊大聲說:“爺爺,我媽和我小弟也回來了,在二伯那,您和大伯過去喝酒??!”爺爺點點頭,將手上的活放下,進屋穿了衣服,天氣有些熱,他光著上身,僅穿了條大褲衩子,十一跟進去,將口袋里的錢掏出來放進他手里,一沓兩千塊。其他晚輩在爺爺過生日過年時也會給爺爺錢和禮物,十一以前只是托丁愛麗轉交,爺爺認識字,他摸出一張紙給爺爺看,上面寫著:“您拿著,別讓人知道了?!?/br>爺爺穿好衣服,拿著把蒲扇出門,大嬸這會不在家,大伯說上山了,村里請酒一般都是請一家之主,其他人是不會去的,十一便和爺爺大伯一起回二伯家。丁愛麗單獨給奶奶做了些吃的,喂她吃了才上桌,陶遠航將帶回來的白酒和啤酒拿出,陪幾位叔伯喝了幾杯。叔伯聽說他們要重建房子,嘴里連連說好,至于是如何羨慕嫉妒,那是另外的事了,在飯桌上給丁愛麗出主意,如何拆舊房,該買多少磚石水泥,雇多少人……雖然家家都用大鍋接收電視信號,夜生活也豐富了不少,但農村人大多白天都有活干,因此睡覺不會太晚,散席后在院里坐了一會,談談各家孩子們的事,天氣的事,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