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7
道,還韓王一個公道,可你根本不敢,因為你知道,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你自己!對于手下的臣子,你想殺就殺,對于臣子的妻子,你想污蔑就污蔑,你這指鹿為馬的本事,也當真高明!”“楚帝,你是不是真的非要天下所有的諸侯國滅亡了你才能夠放心!是不是只要諸侯國一日未除,你就會像對付我丈夫一樣,一個一個的將曾經伴隨你先祖們打下江山的功勛后裔送上斷頭臺!”這一句話,可謂是替楚帝將所有諸侯王的仇恨都給拉來了。雖然楚帝心中就是這么想的,但明面上絕對不能承認??!楚帝剛想反駁,就聽韓王妃道:“是非不明,忠jian不分,良知不再,仁義不存,以君王之身,行小人之道。楚國會被交到你這樣一個國君手中,真是悲哀!若有朝一日有人葬送了楚國的百年基業,那個人必定是你——朝中小人當道,令我忠臣無生路,哈哈!”說著,她一頭撞在了韓王的棺材上,當場血流如注,氣絕身亡。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早上本來想送紅包的,點了批量送紅包的鍵,不知為啥沒有反應。晚上又點了一遍,還是沒反應。難道晉江又抽了咩?等能發了再給大家發吧,不好意思。要爪爪~萌萌們把你們的爪爪和小尾巴露出來~^_^☆、第150章宮闈風云韓王妃血濺當場的模樣著實駭人,韓王的葬禮自也因此毀了,草草便結束。因韓王妃臨終前說的那些話實在難聽,楚帝心中惱怒,讓人隨意將她的尸體裹了丟去了亂葬崗,根本沒有給她一個王妃應有的禮遇。這泄憤似的報復并沒能讓楚帝出了心頭的這股氣,在此之后,他還以污蔑君父、不守婦德為由,奪了韓王妃的稱號,將其變為庶人。對于楚帝的這些做法,自由許多人不贊同,認為楚帝這樣對一個婦人,實在有些過了。但楚帝在這方面意外的執拗。韓王妃活著的時候,他早已憋了一肚子的怒火,不能夠發泄,如今,她死了,死前還給他造成了那么大的麻煩,難道還不許他報復一二?且他若是對她高高抬起,輕輕放下了,不就證明他默認了她臨死前的指控,心虛了?最終,朝臣們沒能阻止盛怒中的楚帝。韓王妃的尸體就這么被草草處置了,比一個卑賤的宮婢還不如。諸位大臣除了唏噓幾聲之外,更多的是在考慮,韓王妃臨死前的那些話語究竟會為朝廷掀起多大的波浪。以往,眾大臣未必猜不到韓王是楚帝害死的,但事情畢竟沒有被拿到明面上,他們便能夠繼續裝聾作啞。如今,這個事實被擺上了臺面,他們便再也無法自欺欺人。且因著韓王妃自戕的方式太過慘烈,其臨終前對楚帝的控訴句句含淚,聲聲帶血,事后,又那樣對待已故的韓王妃,不少臣子對于楚帝的感觀,也是一降再降。從前,他們以為楚帝至多算一個不那么英明的皇帝,至少能夠聽得進臣子的勸諫,如今卻覺得,唯有昏君治下,才會有這樣駭人聽聞的事情發生。況且,楚帝難道真的想不到韓王妃之死,對于其他的藩王們來說究竟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么?不,他知道,可依舊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從一開始,他的行為就是這么的隨心所欲,他的字典里,似乎從來都沒有大局這兩個字。也許是抱著僥幸的心理,覺得其余的藩王未必會因此而做什么,也許是無計可施,但這一切,都遮掩不了他的暴戾與無能。一步錯,步步錯,如今,楚帝已是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局面??伤遣荒艹姓J自己的錯誤的,面對臣子們驚疑的目光,他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下去。他已經粉飾太平多年,且準備繼續粉飾下去,直到走投無路之時。因著先前周家之事,百姓們已經對楚帝的昏庸有了一定的認識,如今他們見楚帝連朝中大臣也是說殺就殺,絲毫不給理由,不由人人自危起來。這樣隨心所欲、喜怒不定的君王,真真與暴君無異。什么?你說是韓王犯了錯,楚帝才殺死他的?若真是韓王犯了錯,楚帝為何不敢公然處死他,還要這么遮著掩著,甚至為了讓秘密不屑露,還想要滅韓王妃的口?分明是楚帝無故謀害了韓王,不敢明言!凡事就是這樣,你光明正大的做,百姓也許就認可了,哪怕不認可,他們也會自發的找些理由,讓整件事看起來合理些。畢竟有句話,叫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你偷偷把人殺了,還裝出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又是追悼,又是封賞的……這就有問題了吧?若不是你自己心虛,何至于如此做派?再說韓王妃,先前楚帝對人家多客氣?自韓王妃用生命揭穿了楚帝的陰謀后,楚帝當即暴怒,將韓王妃一個金尊玉貴的人兒最后的體面剝奪得干干凈凈,前后反差之大,實在讓人咂舌。瞧這架勢,韓王妃說的多半是真的,否則,楚帝為何只能拿她的尸體撒氣,拿不出一樣有力的證據來駁斥她的話語?這君王的心思,是一年比一年詭異咯。此事一出,楚帝在眾人眼中立刻就變成了一個虛偽刻薄、反復無常、嗜血的暴-君。楚帝聽著百姓們的議論,氣不打一處來,當街殺了幾個人,這下雖然沒有人議論這件事了,但仿佛更加坐實了暴君這個稱謂。楚帝真是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走到這一步的。當初,他派了那么多人看守韓王妃,怎么還是讓她跑到了靈堂?跑到靈堂也就算了,他明明有機會阻止她的,為什么他沒能阻止她說那一番話?這下好了,她用死亡證明了自己話語的可靠性,他就被坑慘了!現如今,即使不驗尸,也沒有人會相信韓王之死與他無關。楚帝的眼中滿是陰翳。若是早知道區區一個韓王妃會造成這樣的惡果,他一早就該送她上路!哪怕當時會招人議論幾句,只要不被他們拿住憑證,些許閑言碎語又能把他怎么樣!他就是顧慮太多,想要完美的解決這件事,才會一步錯,步步錯!現在,就算他把她削為白身,丟入亂葬崗有什么用!那些閑言碎語,到底還是傳出去了,該懷疑他的,到底還是懷疑他了!現在,他完全陷入了被動,非但百姓們對他失望,不少老臣也表示對他的行為失望透頂。他幾乎可以聽到他們的嘆息,嘆息為什么當年他那個睿智仁厚的兄長早早就去了,最后坐上皇位的會是他這么一個不學無術的草包……楚帝恨極。多年來,他一直被不斷的拿來與先皇以及他那早逝的太子兄長做比較。先皇是英明的,在為期間風調雨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