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66
仗著老資格,拈輕怕重,各種吃回扣的老仆,要么被貶到莊子里去了,要么就直接被發賣了。 國公府這些年,家生子衍生了不知道多少人,府里如今的主子只有這么幾個,哪里用得著這些人? 不過王永珠也是有分寸的,宋弘身邊的親兵,還有當年跟著他一起上過戰場的那些人,年紀大了,或者有傷病的,都好好安頓著,不僅給他們漲了月餉,待遇還提高了。 這倒是讓宋弘和身邊的人都放下心來。 那邊宋重錦回來繳了差事,皇帝只給他派了一個閑職,每日里倒是空閑不少。 恰好王永珠要的賞賜,京郊的一片山林的地契都給宋重錦他們送了來,任由他們挑選。 宋重錦和王永珠抽空去了那山林,倒是選中了一片地。 又請人來勘探了一番,果然發現了好幾處溫泉眼。 自然就圈起來,打算建一個溫泉的別院,這些日子,宋重錦就忙活著這些事情。 看在皇帝眼里,自然是滿意的。 因著宋重錦身上還有西北道巡察御史的官職,讓別人去接手,不說皇帝不放心,也不能服眾。 索性就讓宋重錦還掛著這個名頭,下頭管事的除了幾個皇帝的人手,又將歷長楠給提了上來,如今他也是從六品的官職了。 若是再用心當差辦事,將來也前途可期了。 歷家也就是當初開國的時候,因為捐獻了大半的家財,得了虛爵和一個六品的官職。 這么多年來,也唯有歷長楠是從開國到現在,除了歷家當年的家主外,官職最高的人了。 歷家得知了這個消息,不是不后悔的。 歷家那邊也托人,輾轉帶了話,大意是想讓歷長楠再回歸歷家,還許諾了無數好處。 可如今的歷長楠,已經不需要這些了,反倒是歷家如今要巴結他了。 歷長楠隱忍這么多年,終于揚眉吐氣。 只是跟歷家隔閡已深,自然沒這么容易就芥蒂全消。 歷家人就算有意見,也不敢說出口,只得慢慢磨著,期待著水磨工夫,終究有一日,能讓歷長楠回心轉意不提。 只說王永珠理清了這國公府,才去接張婆子回家。 張婆子當日到了京城,本是想回當初她們入京自己買的院子,可顧家得了消息,哪里會同意? 顧長卻親自來接,張婆子卻不過,也著實想念家人,也就順勢在顧家住了下來。 顧家如今三房都分開了,顧子枚也嫁人了。 倒是顧長卿的長子,顧子欒已經結束外放,帶著妻小回到了京城。 顧子欒的妻子華氏,生養了一雙兒女,小女兒的如今才四五歲的年紀,正是冰雪可愛的時候。 顧家老夫人和大夫人如今一心都在這小姑娘身上,除了偶爾cao心顧子楷還成親外,日子自然也是極為平順的。 聽得張婆子回來,更是高興不已。 這華氏是長孫媳,當初就是千挑萬選求娶而來的,自然別有一番氣度。 見到張婆子這個姑母,恭敬又親熱,事事都妥帖齊全,讓張婆子都不得不喜歡這個大侄媳婦。 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喪禮 因此王永珠來接,張婆子就不太想去國公府。 對她來說,如今去國公府里,上頭還有一個國公老夫人鐘氏,雖然是常年隱居后院,不問世事,再加上高氏也對外說告病,終年不出來見人。 更有宋弘姨娘就剩下兩個還在府里,其他姨娘都跟兒子出府住了,她一個外人搬進去,恐怕有些不妥。 再有顧長卿的意思,雖然他不知道王永珠和宋重錦到草原一行的內情,可他了解皇帝。 立了這大功回來,宋重錦又年輕,正該得重用的時候,偏偏召見他回京后,雖然還掛著巡察御史的名頭,卻不讓他去西北道,只留下京城,又派了一樣閑職,那意思明眼人就明白了。 要么就是功勞太大,皇帝這邊不好給賞賜,要么就是這里面有內情,有皇帝也忌憚或者不太痛快的地方。 如今宋重錦倒是要韜光養晦,低調行事才對。 就怕有些人,正盯著衛國公府,想法子給他們下絆子呢。 張婆子搬到國公府去住,雖然不是大事,但是被人在背后說多了,對名聲也有妨礙。 張婆子將這話是聽到心里了,她雖然不懂這官場朝中的大事,可她知道,顧長卿不會害她和閨女女婿。 自然不能連累閨女和女婿,因此只執意不去國公府。 王永珠也沒法子,只能督促宋重錦加快溫泉莊子的進度,等到建成后,索性帶著張婆子住到溫泉莊子里去,也沒人說閑話了。 只說顧家這邊,顧子楷的密折到了皇帝手里,沒多久,皇帝就專門指派了軍隊去接手了那金礦。 據說那金礦產量很是不錯,皇帝龍顏大悅,直接提拔顧子楷為西州府知府,一時間顧子楷一躍成了朝中新貴,皇帝看好的能臣。 顧家也門庭若市,尤其是聽聞顧子楷如今還沒說親,那些家中有正值妙齡閨女的人家,都蜂擁而至,推銷自家閨女。 顧家大夫人和華氏接各種拜帖和請柬接得手都軟了,天天都有邀約,請她們去赴宴的。 有了顧子楷在前頭,盯著宋重錦和衛國公府的人倒是少了。 過了新年后,溫泉莊子那邊差不多竣工的時候,國公府老夫人鐘氏卻不行了。 這些年她一直窩在后院,不管府里的事情,只吃齋念佛,也就是宋重錦被認回府那一年還見見人。 后來,除了宋弘,府里的不管是孫兒還是孫女,一并都不見了,真跟出家了一般。 因此府里上下,除了老夫人院子里的人,平日里日常用度不怠慢外,對于這個老夫人,著實沒什么特別的印象。 此刻聽得她病重,已經下不了床了,這才意識到,這府里居然還有這尊大佛。 宋弘不顧自己身體,倒是朝夕在老夫人面前伺疾,延醫請治,親自嘗湯藥,一時都不離開身邊。 可他這身體,哪里經得起這樣的折騰,不過兩日,就先倒下了,情況危急,若不是杜仲景和王永珠合力救治,恐怕他倒是要比鐘老夫人先走了。 這個時候自然宋重錦和王永珠要頂上去了,一邊要照顧宋弘的身體,一邊還要盯著老夫人這邊。 雖然下頭有無數的下人伺候,可如今不也講究個孝字,父母長輩生病,自然要在身邊親自伺候才好。 因此夫妻倆人也忙得腳不沾地,一日里都只能晚上才能見面說說話。 不過很快宋弘的其他兒女們,得了消息也都回來探望。 幾個姑娘只每隔幾日回來看看,或者送些藥材之類的。 倒是宋重鈞他們每天起來都要往國公府來,晚上才能回去。 又探聽得宋弘和鐘老夫人這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