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55
域商販帶過來的商品。 生意慢慢有了起色,這幾年越來越火紅了。 如今他別處都不相信,只相信交易市場。 一旦談成了生意,一定要在交易市場里簽約,這樣才有保障。 不止這一個客商這么說,其他幾家客商,也是或多或少,享受到了交易市場的好處的。 當然,也有一些怨言,覺得交易市場抽的傭金和契稅有些多,要是更便宜點就好了。 有的也抱怨,說交易市場管理的規矩太死了,明明在別處,大家都有默契給點好處,就高抬貴手,輕輕放過的事情,在這里,確實無論如何都行不通的。 倒是有客商辯駁道,這樣才公正,對大家都公平。 一時倒是爭論了起來。 那兩個京城來的人,見要知道的消息都打聽到了,又見他們爭論不休,干脆就借機說,還有些猶豫,要回去想想去,等決定了再去交易市場聯系。 那幾位客商倒是沒懷疑,這在生意場上幾位常見,少有一見面,就將生意能談定的。 肯定要彼此多了解才能決定,因此還特別通情達理的同意了,只說想明白了,去交易市場找他們就是了。 報了名姓,讓他們到時候去交易市場管事的那里一問就知道了。 還將兩人給送到了樓下。 兩人倒是有幾分不好意思了,本來都走了,半路回來將那酒席的帳給會了,這才回到了交易市場。 宋重錦見狀,倒是借口出去,留了時間,讓他們交流了一番。 果然到了下半晌,除了留了兩個人統計一天有多少客商出入,成交量外,其他的人都跟宋重錦回到縣衙,討論起這交易市場的各種事宜來。 因此宋重錦猜度,這些人再考察半個月,就應該差不多了。 除了赤城縣,還有邊防線那邊,附近的鄉鎮都要去看看,不過想來已經是八九不離十了。 跟王永珠說了這些事情,最后才道:“依著我的建議,該寫信,讓子楷兄盡快趕來了,云中縣的縣令最近身體出了狀況,請了大夫診斷,說是水土不服,已經快下不了床了。云中距離赤城近,不過百里,雖然縣城略微小些,可也是商道必經之路?!?/br> “只要好好整治一番,也能出政績,更何況云中縣旁邊有一條云中河,據說都是雪山上融化的雪水,匯集成這一條小河,宛如云中仙河落入凡間。我隱約聽說這云中河里曾經有人撿到巴掌大狗頭金——” 話不用多說,王永珠心里立刻就有了跟宋重錦一樣的猜測,只怕這云中河附近的山上,有金礦,天長日久的沖刷,被沖到了河道里。 若真是如此,這云中縣倒真是一個好去處。 如今云中縣是個不起眼的小縣城,人口不多,所管轄的范圍除了幾座大山,可供耕種的地方少,因此大多數人不愿意去。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給顧子楷謀取了這位置,不管有沒有金礦,都沒有影響。 畢竟沒有金礦,還有商道,總歸是有可大展手腳的時候。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得寸進尺 王永珠點點頭,知道這是宋重錦的一片好心。 當然,這種重要的地方,自然也要掌握在自己人手里才更適合,而顧子楷就是最好的選擇。 不僅給了顧子楷一條青云路,更是將他們和顧家的利益綁在了一起。 這是比情誼更為密切的關系。 “那我明天就寫信給大舅舅和表哥,讓他們早做準備!” 王永珠沒有拒絕,當即答應了下來。 至于顧家如何考量,會不會讓參與進來,那就看顧家的打算了。 說完正事,張婆子那邊就派人過來喊他們去吃晚飯了。 兩人也就趁機收住了話題,笑盈盈的去陪著張婆子吃飯。 接下來的日子,一直到麥收結束,司農的官員們,才從莊子里回來。 隨著他們回來的,自然還有那一畝地的收成。 這些麥子,司農的官員們會帶回到京城去,呈現給皇帝御覽。 還要從這些麥子里篩選出第二年的麥種來,在皇莊里試種一番,如果產量還維持在這個水平,到了明年的年底,這批麥種就會在京城和直隸先推廣開來。 然后再慢慢往全國推廣。 當然,這些人還有一個打算,王永珠莊子里,這批的麥子,除了留下少量的一部分,其余的,他們也想著和那一畝地的收成一起,全部要帶回京城去。 不然若是全國推廣開來,只怕麥種不夠。 王永珠倒是不介意,反正只要留下夠明年做麥種的分量就行。 這其余的麥子,賣給誰不是? 可她萬萬沒想到,司農的官員開口就是征用!那意思要她白給? 不帶這樣玩的吧? 王永珠當場就不干了!她提供了增產的法子,已經是利國利民的大功勞了,皇帝就只給了定國夫人的誥命,說來皇帝就已經占便宜了。 這便宜還占起來沒個夠了?自己這個莊子里,百十畝的麥地,產量好幾千斤呢,這要是強行征收了,也就是她這一年,莊子就白干了不說,她還要想法子從其他地方買下糧食來,總不能讓莊子里的佃戶們都餓死吧? 薅羊毛也不能可著一只羊薅吧? 幾千斤的麥子事情對她來說不算大事,可事不是這么做的。 這些司農的官員在她莊子里住了小半個月,吃喝都是她負責的。好吃好喝的供著他們,有什么要求都盡量滿足了,倒是得寸進尺了? 當即王永珠的臉色就沉了下來,斷然拒絕了。 司農領頭的官員,聽到王永珠拒絕,一臉的不敢相信,痛心疾首:“定國夫人!這可是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好事!你這樣拒絕,怎么對得起陛下的圣恩?” 王永珠冷笑道:“這位大人,我想你只怕是忘記了!這增產的法子是我試驗出來的,如果不是為了大楚,為了天下的百姓,我也不會將這法子進獻給陛下?!?/br>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可是利國利民就指著我一個婦道人家?增產的法子我來試驗,增產的種子我提供,要你們干什么?你們拿著朝廷的俸祿,享受著百姓的感激,又干了什么?就跟著我跑到赤城縣來,好吃好喝的在莊子里住上半個月,然后帶上我莊子一年的收成回去交差就行了?” “我不知道你們幾位大人,有沒有想過,你們將我莊子里的糧食都帶走了,我莊子里的那些佃戶該怎么度日?幾位大人是不是忘記了,這可不是皇莊!” 幾位司農的官員,有幾個已經醒悟過來,頓時露出慚愧之色來。 他們一貫都是跟田地和農作物打交道,都是在皇莊里試驗,反正都是皇家的東西,所以一切都供應都由皇家和朝廷出。 自然,需要什么,也都直接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