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71
小侯氏的親娘臉色尤其難看,還沒回過神來。 就聽到外頭熱鬧起來,好像是說宮里來人了。 到底榮宜縣君在太后面前有體面,消息傳到宮里去。 太后正抱著九皇子稀罕呢,聽了這消息,倒是嘆了一口氣,當年的老姐妹如今是一年比一年少了。 也就派了身邊的嬤嬤親自來一趟,有賜了好幾眼奠儀,算也全了往日的情分。 皇后正好也在太后身邊,這榮宜縣君本就是宗室之女,見太后都賞賜了東西。 干脆做個順手人情,好哄太后,也就讓身邊的姑姑帶了幾樣東西出來了。 也算是讓榮宜縣君走得體面一點的意思。 此刻太后和皇后身邊的嬤嬤姑姑到了,高家自然是感激不盡,忙忙的擺了香案迎接。 太后身邊的嬤嬤先傳了太后的口諭,也就懷念榮宜縣君的好,然后感嘆一番。 又將賞賜交割了,見跪在旁邊的高氏搖搖欲墜,形容損毀,忍不住心生憐惜。 榮宜縣君就留下這么一根獨苗,小時候也是經常帶進宮里,在太后面前也掛得上號。 因此也就留下來,溫言寬慰幾句。 至于皇后身邊來的人,正是白素。 皇后和榮宜縣君沒什么交情,也不過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因此賞賜的東西不如太后,就是說話,也有幾分公事公辦。 只是到底一起出來的,自然要一起回去交差去。 正好看見王永珠也在女眷里,眼睛一亮。 上前主動給王永珠行禮:“白素見過世子夫人!世子夫人好些日子沒進宮去了!” 王永珠忙扶白素起來:“免禮!娘娘和九皇子殿下一向可好?” 白素笑瞇瞇的:“勞世子夫人惦記。娘娘和小殿下都好!” 一面又讓人給尋了一件清凈的屋子,說要跟王永珠說說話。 高家的人哪里敢怠慢,急忙去安排了屋子,將人給恭恭敬敬的請了進去。 進了屋,閑話了幾句,倒是說到榮宜縣君身上了。 白素搖搖頭:“榮宜縣君當年也是極為要強的人,在太后面前素有體面,聽說嫁到高家后,雖然只生了衛國公夫人一個女兒,可也拿捏得高大人不敢納妾,只收用了幾個丫頭,當初也還鬧到了太后跟前?!?/br> “雖然有幾個庶子,可是也養得不成器。娶的幾個媳婦,也都是小門小戶里出來的。當初是將一家子上下都拿捏得死死的,可她這人一去,衛國公夫人是外嫁女,只有哭靈的份,喪事半點作不得主?!?/br> “看看那外頭的安排,就知道這高家,也是面上熱鬧,里頭不知道亂成什么樣了呢?!?/br> 白素在宮里也好多年了,不聰明機敏,不會被選到皇后身邊,還成為了大姑姑。 這些后宅的曲折,她看幾眼心里就有數了。 她知道王永珠沒經歷過這樣的喪事,倒是仔細叮囑王永珠:“世子夫人等晚飯后,就早些回府去,別在這里苦挨。我看著府里混亂的很,只怕到晚間了,熱茶都撈不到一口喝,平白凍壞了?!?/br> “明兒個也在府里吃飽了,多穿些再過來。荷包里放點明目醒腦避毒氣的香料丸子,再裝上一些頂餓的點心。到點跟著出去哭靈就罷了,別的也別沾手就是了?!?/br> “按理這縣君要停靈七日,等出殯了就好了?!?/br> 又悄悄的教王永珠一些哭靈的小技巧,怎么哭得好看,人還不難受。 怎么跪得能舒服一點,不傷膝蓋。 這都是宮中多少代傳下來的小技巧,十分實用。 王永珠表示受教了! 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指望不上 那邊,太后身邊的嬤嬤也不知道勸了高氏些什么話,等到她們出來,高氏的氣色好了幾分,雖然還是傷心難過,可到底不像先前灰心的樣子了。 大家客客氣氣的送走了嬤嬤和白素。 在場的女眷,看著王永珠的眼神都更慎重了些。 早前雖然知道,皇后看重這衛國公世子夫人,那只是聽說。 今兒個可算是看到了,皇后身邊僅次于紅翡和綠翠之下的白素大姑姑,看到王永珠都這般客氣,說話語氣稠密親熱,若無皇后的態度在,能這般表現? 小侯氏更是又畏又怕,越發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言行舉止哪一樣不對,被王永珠發現了。 一旁的小侯氏的親娘,倒是有心要跟閨女偷空說兩句話,可周圍那么多人,也不好直說,只給閨女使眼色,暗示她悄悄的走到一邊去。 可眼皮子都眨抽筋了,她閨女就跟沒看到一般,到后來干脆把頭低下去,研究起身上衣服的紋路來。 可把小侯氏的親娘給氣壞了,只是她到底不敢造次,不然擾了榮宜縣君的陰靈,只怕沒好果子吃。 因此只得咬牙忍耐的坐到了一邊,灌了一口已經涼了的茶,一時整個人都涼了。 王永珠沒理會小侯氏的親娘,她只要能禁住小侯氏在喪禮上不丟臉,不鬧事就行了。 侯家關她什么事? 心思大部分倒是放在高氏身上。 此刻已經快接近晚上,親近的客人都已經到了,明兒個只怕朝中的大臣官員們,才會陸續來吊唁。 其他孝子賢孫們,本就不是榮宜縣君親生的,以前又被榮宜縣君拿捏著,那日子著實不怎么好過。 如今她一走,下頭這些庶子和庶子媳婦還有庶出的孫子孫女,都只有松了一口氣的。 沒喜形于色,已經就很不錯了。 他們臉上的悲凄之色也并不很濃,不過是來客了,干嚎幾聲罷了。 在場唯一真正難過悲傷的,恐怕也就是高氏一人。 這眼看要到晚飯的時候了,大家跪了大半日,又哭又嚎的,力氣早就沒了。 因此看時間差不多了,彼此看了一眼,就打算到一旁歇息一下。 唯有高氏,還哀哀欲絕,旁邊兩個有些眼生的婆子,也陪著她,在靈前哭得無比傷心。 這高氏不走,大家也不好意思走不是? 好幾個人互相看了看,又擠眉弄眼了半天。 才有高氏幾個隔房的長輩和嫂子上前來,好說歹說,將高氏給扶到了一旁的偏廳休息。 只留下那兩個婆子還有一些管事媳婦在靈堂前燒紙。 王永珠等高氏身邊的人散去了些,才帶著宋家的人,走上前去。 給高氏行了禮。 高氏修整了這一會子,喝了茶,才順過氣來。 看到王永珠一行人,勉強打起了精神來,看幾人身上都穿著稍粗熟麻布的衣裳,頭上也包著白布。 女眷們頭上的首飾都取了下來,腳底的鞋子也都是包著白布的,并無半點怠慢和疏漏。 面上雖然不顯,神色倒是緩和了下來。 “你們來了——”聲音都是嘶啞的。 王永珠如今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