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69
的事還可以,要是旁人家,也就是送上祭禮,派人去吊唁的事。 可榮宜縣君一是宗室之女,二來,高氏是她的女兒,高氏又是衛國公夫人,說來,榮宜縣君是宋弘所有之女正經禮法上的外祖母。 因此宋家所有的主子,有一個算一個,都要去高家拜祭。 這主子都出門了,府里怎么安排,還有拜祭的事,宋重絹和宋重繡也沒經歷過,真是一抓一把瞎。 此刻,唯一指望得上的,最名正言順的,就是王永珠了。 上下都等著她發話呢。 王永珠心里有了數,一邊聽宋五稟告,心里就先有了個腹稿。 先到了正院,高氏不在家這些子,宋重絹兩姐妹就在正院東廂房花廳里理事。 高家那邊來報信后,這滿府里都等著兩姐妹下令。 偏兩姐妹沒經過這樣的大事,一時都不知道該怎么做,院子里站了半院子的等著的管事和婆子。 此刻見王永珠回來了,不說兩姐妹先松了一口氣,就是那些管事的,也都有了主心骨。 一起擁了上來,七嘴八舌的先問了好,就要問王永珠該怎么辦。 王永珠雖然辦過王老柱的喪事,不過兩地規矩不同,加上份不同,也只是大概心里有個數。 大致的規矩應該差不了太多。 因此,先吩咐,讓府里的主子上下,都換上素服。 一面又讓將舊年的冊子取來,看一貫的舊例是什么樣的。 先前一路上,也問過宋五,因此倒是不慌。 見王永珠鎮定,宋重絹兩姐妹也鎮定了下來,下頭的管事也不跟沒頭的蒼蠅一般了。 以兩家的關系,宋弘他們走先過去了,其他的人,今也得去高家拜祭一番才是。 然后就是每去高家陪祭一番,至于孝服什么的,那是高家該準備的,到了高家,換上就是了。 至于祭禮還有祭棚,那都是有例可查的,倒是不難辦。 王永珠心理先理順了一遍,然后在一條條的吩咐下去,很快府里就有條不紊的忙碌起來。 這大家都去了,這府里沒個管事的人也不成。 王永珠將外院交予了宋五,就不用擔心了。 倒是后院,能留下的就是幾個姨娘。 侯姨娘和高家有親,袁姨娘也是榮宜縣君當初挑出來的,這兩個人就算沒資格去高家。 就是裝也要裝樣子,在屋里拜祭一二。 王永珠想了想,干脆將剩下的幾個姨娘都叫過來,反正主子都不在家,也沒什么大事。 只讓她們三人每里管束著家里的丫頭婆子,不要裹亂就是了。 幾個姨娘如今哪里還敢跟王永珠別苗頭,巴結都來不及,老老實實的答應了。 家里的事安排妥當了,外頭馬車什么的也都準備好了。 王永珠就要吩咐,一起出發,去高家。 趕出院子,就有人來報,說是三少夫人說她被足了,沒高氏的命令,她不敢出來。 王永珠冷笑一聲,直接吩咐:“去幾個人到三少夫人的院子里,直接給她換了衣裳,綁也給我綁到馬車上去!” 管事的低眉順眼的領了命,帶了幾個膀大腰圓的婆子,將小侯氏跟拎小雞仔一般,從院子里拖了出來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喪禮 小侯氏嘴里還猶自罵罵咧咧的:“你們這些狗仗人勢的刁奴,快放開我!你們居然敢這么對我?小心三爺回來了,肯定不會放過你們的——” 那幾個婆子充耳不聞。 如今滿國公府上上下下的人,誰看不清楚,國公爺最信重的就是世子爺,位置穩得很。 別說三爺,就是其他幾個爺夾在一起,也抵不上對世子爺待看重。 將來大家都要在世子爺和世子夫人手里討生活,此時不討好賣乖,等著以后涼涼么? 因此不僅不收手,還不客氣的手下又使了幾分力,陰陽怪氣的道:“三少奶奶,咱們可都是奉命辦事。您還是乖乖聽話的好,不然咱們做奴婢的粗手粗腳的,不小心傷到您,可就不好了!” 說著就將小侯氏給半拖半扶到了王永珠面前:“世子夫人,三少奶奶到了?!?/br> 將小侯氏往前面一推。 小侯氏一個趔趄,差點沒摔倒,抬起頭來,看著王永珠的眼睛里都冒出火來:“你——” 王永珠正要上馬車,只拿眼睛掃了她一眼,輕描淡寫的道:“按理說,去高家吊唁,你不去也礙不著我什么事。反正人家要說,也只說你侯家的女兒不知禮節,忘恩負義不懂事?!?/br> “只是這滿府里主子都去了,就留下你一個,以你們侯家出品一貫的眼光和手段,只怕這府里都不得安寧。我這人呢,最怕麻煩,也不愛收拾爛攤子,所以你還是老老實實跟著我們一起去一起回的好?!?/br> “若是你老老實實的不出妖蛾子,倒也罷了,若是去了高家,胡亂說話,除非你打算從此以后別回宋家了!否則——”說完冷笑一聲。 剛好面前有上馬車的長凳,王永珠上前一步,輕巧的一腳踩上去,“咔嚓——”兩聲,那結實的長凳,立刻碎成了一堆木塊。 小侯氏已經到了喉嚨口的話,看到這一幕后,盡數給憋了回去。 一張小臉煞白,兩眼慌亂之極,都不敢看王永珠。 此刻她終于想起了,當初自家夫君好像提過,這位鄉下丫頭的長嫂,可是有一把子好力氣。 而且不是個忍氣吞聲的,當初剛入府,還不是世子夫人,就敢掌摑齊國公之女。 更不用說如今了,只怕真惹急了,萬一也給自己來這么一下子。 小侯氏頓覺自己渾身骨頭疼。 哪里還敢說什么,若不是負責旁邊的婆子,只怕都站不穩了。 其他伺候的幾個人,看小侯氏服了軟,忙一擁而上,七手八腳的扶著小侯氏上了馬車,給她換了素服,將頭上的金玉首飾都拆了下來。 宋五此刻也安排妥善了,府里的男丁,已經先行一步,騎著馬去了。 剩下的女眷也都坐上了車,只等王永珠一聲令下,就可以出發了。 王永珠點點頭,一家子女眷才晃晃悠悠的往高家而去。 這高家,王永珠還從未來過。 距離宋家倒是有些距離,因為高家是從先帝朝發跡,尤其是娶了榮宜縣君后,榮耀達到了頂峰。 宋家是幾代的世家,地段自然是京城里最好的位置。 高家雖然有榮宜縣君,可到底發跡時間短了,雖然花費了大力氣,也只在略次一點的位置,買了宅院。 雖然榮宜縣君名下有府邸,可到底高家也要顏面,當初娶榮宜縣君過門,就在高家的宅院旁邊又買下一個院子來,單獨供榮宜縣君別府居住。 拐進高家門口的街道,就發現,已經停了不少的馬車。 這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