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41
得了恩準在家,也就不出來受這個折騰了。 有那沒得到恩準的,老天拔地,腿腳不方便,走路都顫巍巍的,也得硬著頭皮兩條腿走進來,吹上一肚子冷風。 然后折騰大半天,吃點冷風冷菜,餓著肚子再回去,也是體面榮耀。 衛國公府里,只有高氏一個女眷過來,按理來說,今兒個應該帶著小侯氏進宮,畢竟宋重釗身上好歹有個閑職,小侯氏也有個安人的誥命。 這還是小侯氏第一次能進宮,一早就盼望著能進宮見見世面,一個月前就準備了進宮要穿的衣裳和頭面首飾。 昨兒個也是幾乎興奮得一晚上都沒睡,讓丫頭們將衣裳和首飾都收拾出來了。 一早上就梳妝打扮得十分華貴,等著到時辰了,好來給高氏請安,等高氏帶她進宮。 高氏也是這么打算的,沒曾想,在宋弘早起進宮給皇帝拜年之前,就收到宮里傳來的消息,說皇貴妃已經順利誕下了小皇子,母子平安。 當時宋弘都傻了,好半天沒回過神來,第一句話居然是:“真的?消息沒錯?” 確認了好幾遍,才相信,皇貴妃真的沒事。 本來宋弘是琢磨著要替兒休妻的,后來為啥偃旗息鼓了,不是因為別人,正是皇帝本人親自在宋弘面前,說了一句:宋卿倒是有個好兒媳! 就這么一句話,宋弘琢磨了許久,也沒琢磨出皇帝真正的意思到底是夸呢,還是反諷呢? 倒也因此不敢輕舉妄動了。 此刻聽到這消息,一直懸著的心,終于落到了實處。 皇貴妃母子平安,論功行賞,跑不了王永珠的。 最起碼宋家之危是解了。 宋弘反應過來,第一就是折回來,讓高氏趕快準備恭賀皇貴妃生子的賀禮。 這些時日,一是高氏病了才好,二來,高氏當日阻攔他休了王永珠,宋弘自覺在高氏面前失了面子,心中也對高氏有幾分責怪。 因此這一段時間,都沒到正院來歇息。 昨兒個是除夕,倒是推不脫了,倒是守夜后,就在正院里胡亂的睡了一會子。 往年早起去宮里之前,他都要交代高氏幾句,今年心中有氣,直接起床換了衣裳冷著臉就走了。 此刻折回正院,倒是有了幾分歉疚和慶幸。 幸虧當日高氏攔著了,不然以王永珠那個性子,跟自己針尖對麥芒,半步不退的,說不得自己一氣之下,還真將人給休了。 那等到今日,豈不是又得罪了皇家,還跟兒子離了心?那才真是得不償失! 結果進了正院,就隱約聽到高氏的聲音,恍惚是說什么王永珠這進宮都一天一夜了,怎么還沒消息,莫不是出事了吧? 宋弘大笑著掀開簾子進去,嚇得高氏和她身邊的嬤嬤差點沒當場去世,都傻在了那里。 半天,還是高氏緩過來,小心翼翼地問:“爺不是進宮了嗎?怎么又回來了?可是出了什么事?莫不是宮里老大家的出事了?” 這話問得宋弘老臉一紅,感情高氏以為他高興是老大媳婦出事了? 忙搖頭,將皇貴妃順利誕下小皇子一事說了。 最后還忍不住握著高氏的手,難得柔情的道:“老人說的好,妻賢夫禍少!這次多虧了有夫人你攔著,不然為夫真的要鑄成大錯了!前些日子我還遷怒與你!實在是愧對夫人??!” 也不知道高氏是激動的,還是感動的,手都在發抖。 好半日才道:“妾和夫君本是一體,夫君好,妾才好!提醒夫君本就是妾的責任,夫君勿需要如此!” 話雖然這么說,高氏的臉色卻沒好看到哪里去。 宋弘心中高興,只交代了高氏好好準備皇貴妃生子的賀禮,又安撫了高氏幾句,再耽擱時間就來不及了,急急忙忙進宮去了。 因著這一出,高氏考慮了半日,想著若是進了宮,只怕大家都要夸王永珠,以小侯氏的性子,又是個臉上存不住事的,聽到人家都夸王永珠,她能忍得??? 若是一個不妨,說錯話,做錯事了,丟人事小,今兒個大喜的日子,就怕犯了宮里的忌諱,丟了命。 干脆讓人傳話,讓小侯氏就在家帶著,今兒個就不帶她進宮了。 小侯氏聽了高氏的傳話后,如遭雷擊。 她心心念念了好幾個月,怎么就黃了呢? 她可是已經跟人夸了??诹?,今年定要入宮見世面,出來后好吹噓一番的。 這要是不能進宮,她以后可怎么見人? 自然不死心,只拉著那傳話的人不放,打聽到底為何。 最后舍出一根鑲紅寶石的簪子,那傳話的人才含糊道,說是世子夫人幫助皇貴妃娘娘順利誕下了皇子,如今世子夫人還在宮里…… 話雖然沒說全,可意思卻很明白了。 小侯氏氣白了臉,只咬牙切齒的將王永珠三個字在嘴里咀嚼著。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這是親爹干的事? 如今,這別人家都是做婆婆的帶著兒媳婦,后面珠翠環繞,鬧鬧的。 衛國公府這里,宋弘獨自坐在前頭,高氏進來后,坐在了他旁邊。 他們后頭的幾張小桌案上,也就宋重鈞和宋重釗兩兄弟,因為上有閑職,倒是也撈了兩個宋弘后頭的位置。 高氏的后面,倒是放著一張長幾案,還空著。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為王永珠這個世子夫人準備的。 眾人紛紛落座,此刻百官和內外命婦們都到得差不多了,彼此和相鄰的同僚寒暄說話。 上頭,那些不得寵的嬪妃們,也都已經早早的就座了。 空著的那些未知,就是高位的嬪妃,還有皇子妃和太后皇帝了。 挨著顧家大夫人和高氏的女眷們,也都湊過來,小聲的恭賀著,羨慕不已。 顧家大夫人還在謙虛,只說是皇貴妃和小皇子福澤深厚,皇恩庇佑,哪里是王永珠的功勞云云。 高氏也強打著精神應付著,眼神卻不住的往大門口繞,進來一撥人打量一撥人。 好半,也沒見王永珠的影。 剛好被人拉著說話,收回了眼神,就聽到大里安靜了一下,跟著她說話的那家夫人,也不說話了,直直的看著大門口方向。 高氏忙扭頭一看,就看到王永珠穿著一緋紅的衣裳,行動間裙角間光芒流動,頭上戴著幾只珠釵,也非凡品,尤其是一只五鳳銜珠釵,口中銜著的那顆明珠,足足有大拇指肚一般,熠熠生輝。 這明珠,來是藩國進貢,十分少見。 據說皇帝得此貢品后,先孝敬了太后十顆,又只給幾位生了皇子的嬪妃一人賜了一顆,剩下的盡數都給了皇貴妃。 這樣的明珠,就是嬪妃們,都珍藏著輕易不拿出來。 唯有皇貴妃那邊,將這明珠做了首飾戴出來,當時還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