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29
有節奏的敲著桌面,沒說話。 空氣突然安靜的可怕。 好一會,影九閉閉眼睛,豁出去了一般跪下:“大人,屬下因為前些年被派到這邊處理事務,倒是見過那暗樁一次,他吐露過一個消息。齊家被流放到衛所后,除了咱們府里,他還發現過有兩批人暗中一直關注著齊家?!?/br> “其中,其中一批人,若是他沒有猜錯,應該,應該是皇家——” 說完這話,影九就低下頭去,不敢看宋重錦的表情。 宋重錦卻并不意外,當年他們給齊歡遷墳的時候,不就恰巧遇到了陳巡撫和朱大人分兩撥查探了齊歡的棺材和遺骸么? 按照時間推論,那應該是齊家男丁在衛所全部死絕了,皇上要找的東西或者是別的東西沒到手,所以才將最后的期望寄托在了齊歡的尸骸上。 如果沒出意外,皇帝要找到是那個小金印。 這個小金印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樣的特殊含義,讓皇帝一直不放棄? 如果沒有永珠的謹慎細心,截留了那個金印,只怕皇帝就能在齊歡這里得償所愿,可惜最后還是無功而返。 然后就有了讓他外放到赤城縣一事,赤城縣距離當初齊家流放到衛所不過百里,是最接近的地方。 皇帝是想讓齊家最后的一點血脈試試看,能不能找到那個金印。 所謂的馬場時間都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金印如此重要?宋重錦心里沉甸甸的。 因為他知道皇帝一直盯著他,所以開始幾年,他強忍著內心的沖動,似乎壓根不知道這么一回事,就算只相隔百里,也沒去過衛所。 也就是從去年起,他慢慢站穩了腳跟,才開始試探的去探查齊家的事情。 時隔多年,齊家早就煙消云散,能打聽到的不多。 想必他這番打探,說不得已經傳入了皇帝耳朵里。 雖然他和永珠都留了后手,真有個什么不測,那增產的法子交出來,皇帝為了當明君,怎么都要做個面子,保住他們一家。 可他不敢冒險,籌碼還是越多越好。 如今他打探齊家一事,能不能見宋弘和皇帝的眼光從京城投到赤城來,讓永珠那邊少一點壓力? 遠在千里之外,又不能離開的宋重錦,雖然知道這動作不妥,可也顧不得了。 只要能讓永珠壓力小一些,他沒有什么不能做的! 定了定心神,宋重錦吩咐道:“從即日起,除了在草原的兩人,在京城的影七,剩下的人,都去衛所去查當年齊家那些人都是因為什么情況死的,死后都埋在哪里?都給我查個一清二楚!” 影九雖然不知道為什么宋重錦今日才想要要查,可是身為影衛,干得就是這份活,也沒全置喙。 因此只俐落的點點頭:“屬下遵命,回去就帶著剩下的人一起去衛所,只是時間上——” 宋重錦自然是希望越拖得時間久越好,因此只道:“細細查,不漏過任何一個消息,時間不重要!” 影九心領神會,領了命,下去了。 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怎么反倒糊涂了? 這頭宋重錦安排好了影衛要干的活,一桿子將他們給支得遠遠的。 一邊又拉著簡懷風再梳理了一遍關于增產的試驗記錄,這到時候是要呈交到御前,然后讓工部負責農業這一塊的官員根據這份試驗記錄,在京城郊外工部的試驗田里試種一番。 試種期間,要根據工部的慣例,也還要記錄從最開始下種到收獲的一切行為,跟他們的記錄對比。 到成熟了,還要嚴格稱重,確定能增產后,才會在民間推廣。 因此,這呈交上去的試驗記錄就尤為重要,容不得一點的疏忽錯漏。 簡懷風也知道事關重大,不放心交給其他人,倒是都由他一一的核對。 公務安排好了,宋重錦又怕張婆子閑著會胡思亂想,干脆就拜托了吳夫人和沈氏來多陪陪她,幫忙置辦年貨。 好歹將張婆子的注意力給占去了,閨女不在身邊,這年也要過不是? 更不用說吳夫人和沈氏都是剛到赤城縣,本地好些風俗還不了解,也得她看著。 本就關系好,如今更是親密些。 吳夫人最近也是憋得難受,自從沈氏幫忙管了那個繡花鋪子后,每日里忙得不著家,大部分的精力倒是都放在那繡花鋪子里了。 加上吳中寶在馬場那邊,也要站穩,也是經常三五天的不回家,都在馬場湊合。 也幸好如今赤城的治安好,加上他們住在縣衙附近,縣城里有頭有臉的如今都知道,這一家子可是宋大人的親信,倒是多有奉承。 吳夫人從吳家敗落后,已經很久沒有再有被人這樣尊重的時候了,自然是高興的,只覺得吳中寶終于出息了。 如今要說有什么不滿意不放心的,就是兒子和媳婦之間,本就因為有心結,太過客氣冷擔… 如今雖然還在孝中,生孩子是不指望了,可看著兒子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兒媳婦還在繡花鋪子里沒回來呢。 等兒媳婦回來了,兒子也該走了。 這么下去,哪里像是夫妻?一點熱乎氣都沒有,就算出了孝,估計那孫子也沒影。 吳夫人那個著急啊,她也不好怪沈氏,畢竟王永珠是信任她這個兒媳婦,才將繡花鋪子丟給她管理,別人想要這個機會都沒有呢。 她家得了好處,若是還嘀咕,自己都沒臉。 只是眼看這兒子倒是有心跟兒媳婦熱乎,可兒媳婦卻越來越淡了,她心疼不是? 這事論理是她兒子開始不地道,怪不著沈氏,要是自己閨女沒嫁過去被女婿這么對待,她撞死都不會讓閨女再嫁過去。 可誰的兒子,誰心疼不是? 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以前是混帳了些,可他真悔改了,那一顆心如今都是沈氏,總也得給他個機會吧? 因此,趁著這個機會,她也就將沈氏拖在身邊,加上到底年底了,馬場那邊這幾個月來,吳中寶也理順了,有宋重錦支持也站穩了,時間也多了。 就干脆讓吳中寶每日也跟著,說是去采購年貨,讓他幫著拎東西云云。 張婆子人老成精,這吳家小兩口之間的官司她本來早就知道了,吳夫人那點子打算她也看得明白。 若是以前,說不得就順勢跟吳夫人一起,搓合搓合小兩口,只是她也記得自家閨女說的話,讓別插手。 也就裝不知道,吳夫人來約她出去逛街買年貨,她也就答應著去,可若吳夫人拐彎抹角的搓合沈氏和吳中寶,她也只冷眼看著。 沒幾日,沈氏受不了了。 瞅了個機會,單獨來見張婆子,只賠不是,說年底忙,鋪子里也忙。她也不敢辜負王永珠的重托,本就戰戰兢兢的,這幾日天天出去采購年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