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4
順,實則不羈的樣子,話到了嘴邊,還是咽了下去。 只得一邊給宋弘順氣,一邊低聲勸解:“爺,您消消氣,子要緊!世子夫人到底年輕,不知道這里面的厲害關系,爺細細的跟她說明白就是了,何必動這么大的氣呢?” 宋弘恢復了一點,冷笑道:“她不知道這里面的厲害關系?只怕是太知道了!說,你是不是故意的?昨爺才警告過你,讓你不要攪和到這后宮里面去!你將爺的話當耳旁風不成?” “你自己尋死不要緊,別拖著我們衛國公府下水!拿紙筆來,我要替重錦休妻!休了你這個禍害!” 聽了這話,王永珠冷笑一聲,還沒說話。 宋五也言又止,很想提醒一下宋弘,爺啊,您也忒高估自己了,這兒媳婦可不是您想休就能休的! 先不說遠在赤城的世子爺同意不同意,用腳指頭也知道世子爺心中,世子夫人可比他這個便宜親爹重要多了。 您老人家前腳替人休妻,后腳只怕世子爺就能跟你斷絕父子關系! 更不用說,如今世子夫人是顧家的外甥女,顧家能答應? 還有,雖然皇貴妃娘娘九成機會熬不過去,可那不是一個月后的事嗎?如今人家可還是皇貴妃,前腳娘娘給了榮寵,后腳你要休了人家,這不是打娘娘的臉么? 如今皇貴妃這個況,真惹急了,豁出去要給衛國公難堪,針對一二,只怕陛下都要容讓幾分。 何苦呢? 可看宋弘氣得臉色都變了,他猶豫了又猶豫,還是打算開口。 卻沒想到,沒等他開口,另外一個聲音大聲的響起:“不行!我不同意!” 竟然是高氏! 這下不僅是宋弘和宋五都驚訝的看過去,就連王永珠也露出一點訝異之色來。 宋弘的反應在王永珠的意料之內。 可高氏為什么會反對?王永珠以為高氏不會違背宋弘的意思,頂多事后背著宋弘勸慰自己幾句。 這是什么況? 宋弘本來心中就憋著火,他預想到了王永珠會反對,可是沒想到第一個跳出來的居然是高氏。 高氏是誰?是他的妻子!夫妻同心,不管從公從私,不是應該站在自己這邊嗎? 怎么會站到王永珠那個禍害那邊去? 頓時沒好氣的瞪了高氏一眼,冷聲道:“高氏,你要記住你的份!” 高氏被宋弘瞪得瑟縮了一下,不過馬上又站直了體,正色道:“妾自然知道自己的份,所以才反對!老大媳婦又沒有犯錯,為何要休她?再說了,這世上還沒有這當公公的背著自己兒子,休沒犯錯兒媳婦的道理!” “傳出去,讓人家怎么看衛國公府?爺被氣糊涂了不成?” 擲地有聲! 宋弘老臉一紅,他差點忘了這茬,要知道,這世道,公公和兒媳婦是要避嫌的。 就是兒媳婦有什么錯和不是,也是做婆婆的出面教導,從來沒有公公越過婆婆教導的道理。 就算是要休妻,那也是做婆婆的提出來,那里有當公爹的這樣當著面說的? 自知自己失言的宋弘,只得勉強道:“既然如此,那就由你這個做婆婆的替老大休了這個害人精!” 高氏斷然搖頭:“妾是決計不會做出這等事來!一來,世子爺和世子夫人夫妻深,我們做長輩的為何要棒打鴛鴦拆散他們?二來,世子夫人并無錯處,我雖是嫡母,可也不能昧著良心休她,這讓她以后怎么做人?” “世子夫人從進府來,一直對我們這做長輩的孝順,就是外放出去了,也一年四節八禮的孝敬不斷。就算她年紀輕,有什么做得不周全的地方,我們做長輩就該替她彌補一二,再細細教導就是了,怎么能因為一點錯,就要休出門去?讓人知道,豈不是說咱們做長輩的刻???” “往里,家里老二他們做錯了事,爺不是還跟妾說,咱們做父母的,孩子錯了,多擔待擔待。怎么輪到老大和老大媳婦,爺就這么嚴苛?不說老大媳婦委屈,就是我這個做婆婆的,也看不下去了!” 宋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看看外頭的天色,這太陽沒打西邊出來啊,怎么今天一個個的都反了天了? 老大媳婦也就罷了,本就不是個好相與的,做出這等事來,他雖然生氣,可并不驚訝。 可高氏,一貫柔順,他說什么,從來不曾反對過,今兒個怎么倒是為了王永珠一個外道的兒媳婦違逆起自己來? 尤其是最后那話,簡直就是直說他偏心,對老大和老大媳婦苛刻了! 也不看看老大媳婦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先是動手打了齊國公的閨女,讓兩家成了仇家,這也就罷了,反正他跟齊國公那個老匹夫本就不和。 可這才一回京,就被卷進后宮里面去了,誰能有她會捅簍子? 自家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都沒她這個女流之輩能耐! 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洗腦洗太過了 不說宋弘想不明白,王永珠也想不明白啊。 看著高氏一臉:你休想!要想休了老大媳婦,除非我死了的表情。 王永珠心中五味雜陳,忍不住開口:“夫人——” 高氏忙轉過頭來,看著王永珠安慰道:“老大媳婦你別怕!有我在呢!只要我這個做婆婆的不發話,誰也不能休你!” 宋弘在一旁差點沒背過氣去,真是見了鬼了! 別人家的嫡母和庶子媳婦能有個面子情就不錯了,哪里有高氏這樣護著的? 知道的是嫡母婆婆護著庶子媳婦,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親娘護著親閨女呢! 莫非是他以前擔心高氏對宋重錦這個半路認回來的兒子有成見,得空就給她洗腦洗得太過的緣故? 想想自己往日說的那些話,說他立宋重錦為世子,也是為了高氏好,若是自己走在高氏后頭還好,走在她前頭,留下她一個人,又沒個親生的孩子,可怎么是好? 別的幾個兒子,若是他們繼承了國公府,自己的生母在世,到時候高氏的日子只怕就難過了,頂多也就是面子上好看而已。 說來還是宋重錦最合適,他生母早亡,將來他繼承了國公府,高氏的日子才好過些。 又說宋重錦兩夫妻也不是那不識好歹的人,好生真心對他們,天長日久了,他們也不是鐵石心腸的,處出情分來了,將來肯定也會真心孝敬她,跟親生的也沒什么兩樣了。 他本是哄高氏的,讓高氏別鬧騰,當然也確實是為高氏考慮兩分。 可他沒想到,高氏居然真把話給聽到心坎里去了,這是真打算拿真心換真心,想白得這么大一兒子和兒媳婦不成? 這么一想,就說得通了。 再回想宋重錦外放后,別人還罷了,高氏卻跟他們一直有書信來往,府里有什么好東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