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87
家!我這個年紀成親,圖得就是個安穩,哪里還有那些心思哄人?” “他們若同意,就成親好好過日子,不同意也就罷了,也不急于一時。以后再尋個合適的就是了?!?/br> 顧家大夫人神色一正,她聽的出來,這是顧長卻的真心話,這話里的意思她也明白。 正因為明白,所以她才心里感慨,果然是顧家嫡親的血脈,行事想法跟自家老爺真是一個模子出來的。 當下也正色道:“三叔放心,這些話我定當讓媒人帶到?!?/br> 顧長卻才露出一個微笑來,給顧家大夫人行了個禮:“麻煩長嫂了!” 第一千五百章 試探 卓家先是沒想到,顧家居然從那么多姑娘里,居然選中了他們家姑娘。 等到媒人上門,卓家夫人都傻掉了,把官媒丟在那里半天才回過神來。 也幸好官媒先在顧家聽顧家大夫人說是定了卓家姑娘的時候,自己也傻眼過一次,因此也并不覺得受到了怠慢,反而詭異的有了一種認同感。 等卓家人清醒過來,告了罪,請媒人入座。 寒暄了兩句,媒人說明來意,還將顧長卻的話一并帶到了。 卓家夫人聽了,一時不知道說什么好,想了想才說,這消息太突然了,容她們考慮考慮。 官媒也知道,只笑著說好,說過兩日再上門來。 稀里糊涂的將官媒接進門又渾渾噩噩的將人送走。 到了晚上,卓家人坐在一起商量。 卓大姑娘的兄長倒是激烈反對,自家如花似玉的妹子,居然要嫁給一個可以給她當爹的男人,還有的沒的說這么多,這不是看不起人么? 倒是卓大人沉吟片刻,和卓家夫人交換一個眼色。 他們到底年紀大些,經歷得也多些,反倒能看得出來,顧家能看上他們閨女,還提出這些要求來,不是看不起人,反倒更能看出來顧家這位三老爺的誠意來。 他是真心踏踏實實過日子的,而且先把他能做到的不能做到的都說出來,選擇權交給卓家。 比那些先吹得天花亂墜,等將人娶回家,再慢慢暴露出來的要強多了! 因此他們心里先就愿意了。 只是到底因為當初就是他們愿意了,結果那親事卻害了自家閨女。 因此也不敢再說話,只看著卓大姑娘,“小蝶,你覺得呢?”這是將決定權交給了她。 卓蝶低頭半日,她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憧憬夫唱婦隨,琴瑟和諧的少女了,經歷了這么多的她,反而覺得這樣的更好。 什么都說清楚,婚后恪守本分,也挺好的。 尤其是最后一條,就算這顧家三老爺真有什么不堪,真如他所說,他年紀比自己大那么多,只需多熬上幾年,等顧家三老爺去了,她還有大把的日子了。 到時候,若是膝下有子,那就更好了。 若是沒有,有顧家在后頭,她只說要替這顧家三老爺守著,顧家怎么都要護著她。 逍遙自在的當個寡婦,豈不是自在? 因此,倒是十分淡定的在眾目睽睽之下,點了點頭。 卓大人夫婦松了口氣,卓家兄弟倒是急眼了,想再勸兩句自家妹子,可別糊涂。 被卓大人夫婦給瞪回去了。 這卓蝶一點頭,事情就順利了。 顧家那邊立刻下了定,拿了兩人的生辰八字供在祖祠面前三日,家中一卻都平安無事。 顧家老夫人也就定下了心,樂呵呵的開始要收拾屋子,打家具,準備新房。 那邊顧家大夫人忙得腳不沾地,好不容易去護國寺請了兩個好日子。 一個在年底,一個就在明年開春。 顧家老夫人本來是巴不得最好下個月就能將媳婦接進門來,可沒想到最近的日子也在年底,只得罷了。 叫顧長卻自己來挑日子,顧長卻想了想,卻挑了個第二年開春的日子。 只說他的婚事,想去赤城縣接張婆子和王永珠回來,親自見證一番。 顧家老夫人一聽,想到能見到妞妞,立刻啥意見也沒了,一迭聲的恨不得立刻就讓顧長卻去接。 顧長卻這么說,一來是真想自己成親的時候,有張婆子和王永珠在身邊。 二來,宋重錦所說的事情,這些日子,由顧長卿謀劃著,已經有了眉目。 有些話,不能寫在信中,就是心腹也不敢讓人去傳話。 說來,也只有顧長卻傳話,才放心。 因此,用這個做借口去一趟赤城縣,也不會引人懷疑。 等到定好了日子,那邊卓蝶就不能繼續在郊外莊子里住了,收拾了行囊回家,要在家里開始繡嫁妝。 顧長卻也就收拾收拾,忙忙的北上了。 等到王永珠和張婆子再看到顧長卻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了。 先是聽他說已經定了親,明年開春就成親,張婆子一時歡喜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只拍著顧長卻的手,眼中淚花都出來了。 好半日,也只憋出了一句:“你以后,要好好的過日子——” 聲音都哽咽了。 顧長卻的眼圈都紅了,點點頭:“大姐,你放心,我會好好過日子的!” 又問了些關于新娘子的情況,顧長卻都老老實實的說了,連他讓媒人去說的話,也沒瞞著。 張婆子嘆了一口氣,她自然知道,自家這個弟弟,年紀到底大了,雖然說男人們,只要有心,多大年紀都能娶個年輕的媳婦。 可自家弟弟不是那樣的人,他要的是踏實過日子的姑娘,聽起來,這卓家姑娘倒是個合適的人選。 都這把年紀了,踏踏實實過日子比那些虛頭巴腦的什么情啊愛的強多了。 她也知道顧長卻這個弟弟,一貫的主意正,因此并不多說什么。 倒是宋重錦聽說顧長卻到了,就知道事情應該是辦得差不多了,因此讓人來請他到前頭去。 王永珠一聽,就知道宋重錦找顧長卻是為了留任開商道一事。 因此給張婆子一個眼色,張婆子立刻就明白了,只讓顧長卻去前面,她去廚房看看,給安排飯食去。 等顧長卻到了前頭,屏退了眾人。 才小聲的交代。 顧長卿那邊已經在皇帝面前試探了一二。 果然皇帝說,既然宋重錦這差事辦得不錯,等到年底考核,就該調任回京了。 顧長卿卻勸道,只說既然宋重錦這差事辦得好,馬場才有起色,倒是不該將他調任回來。 這馬場那邊新生騾馬還有矮腳馬如今才一兩年,要等能正式成為主力,還得兩三年的時間。 這兩三年的時間,若是換了人,不熟悉馬場的,亂指揮一起,豈不是前功盡棄? 倒不如就讓他繼續留任幾年,等那邊馬場穩定了,一切都定下規矩了,再調回來也不遲。 皇帝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