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83
丫頭這樣的性子,在家還好,大家都多擔待著,真等出了門子,只怕才有得磨呢——” 老嬤嬤只陪著笑:“有老太太和大夫人在,四姑娘到底心性不壞,終究會明白過來的——” 說到這里,顧家老夫人又長嘆道:“莫非你還沒看出來?三丫頭成親,老二媳婦回來,那兩個丫頭估計是在老二媳婦耳朵邊說了什么。老二媳婦還半真半假的提了一嘴妞妞和永珠那丫頭,我當時還以為老二媳婦跟老大媳婦說著玩笑呢,如今看來,只怕老二媳婦是真聽入了心了?!?/br> “那話一問,老大媳婦別看這些年和和氣氣的,你我是知道她的性子的,最是眼里揉不得沙子,明人不說暗話的那種人。老二媳婦和三丫頭她們這是犯了老大媳婦的忌諱??!今兒個這一出,看老大媳婦的態度,就知道是冷了心腸了!” 涉及到幾個小輩,老嬤嬤還能說上兩句。 可這涉及到顧家大夫人,老嬤嬤哪里敢說半個字,只賠著笑不做聲。 顧家老夫人沉吟了片刻,知道老大媳婦到底只是伯母,有些話不好說。 她這個做祖母的也不能真的眼看著四丫頭走歪路,因此心底拿定了主意,也就不多說了。 書房里,顧長卿先是關心了顧長卻的身體,知道他確實是無礙了,這才問宋重錦他們的情況。 顧長卻在自家大哥面前,自然沒什么顧忌,先掏出宋重錦寫給顧長卿的親筆信。 顧長卿接過信,細細翻看了,放到一邊。 他心中自有考量,不過有些事情還要問清楚。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逆不道 宋重錦信中已經大致說清楚了,他為何還要留任在赤城縣的緣故,還有他想開通草原那邊商道的打算。 兩國交惡這么多年,還從來無人敢提議這個。 沒想到居然是宋重錦這個年輕人提了出來。 顧長卿縱使知道宋重錦開通商道有自己的私心,可看著他在信中列舉的開通商道后的好處,也忍不住心動。 半晌,忍不住笑嘆,到底是老了!果然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如今的年輕人可不得了! 心底還是高興的,從書信中,他可以看出宋重錦的眼光和素養。 三年的赤城縣的下放,果真能鍛煉人! 再一想顧子楷,同期進士里面,如今前三甲都還在翰林院,雖然是天子邊,清貴無比,可論起這眼光,這心手腕,可就遠遠不及了。 若這事真能成,只怕宋重錦馬上要成為朝廷里炙手可的新貴了。 顧長卿已經忍不住開始琢磨著,是不是該讓顧子楷也下放去赤城縣附近,跟著歷練幾年,將來履歷上也是極為光彩的一筆。 才動了這個心思,就聽到顧長卻突然一瓢冷水給潑了上來。 “大哥,宮中皇貴妃是不是有孕了?” 顧長卿警惕的抬起頭,看著顧長卻:“你問這個做什么?后宮如何,豈是我們外臣能沾手的?” 顧長卻還沒說話,顧長卿立刻意識到了什么:“不對,是永珠那邊,可是和宮中有牽扯?” 顧長卻將歷九少帶去的消息,沒有隱瞞的都跟顧長卿講了。 顧長卿的臉色立刻凝重起來,他知道,永珠跟歷家那小子的生意,和宮里以前的德妃,如今的皇貴妃頗有些牽扯。 不過當中隔著一個歷家小子,所以他也并沒有太過在意。 只是如今朝中,皇子們漸漸長成,皇上卻還在盛年,尤其是皇子們入朝后,朝中的氣氛已經開始慢慢變了。 尤其是幾位大些的皇子,才入朝沒幾年,就已經使盡手段拉攏人心了。 他們皇子的份,就是最好的招牌,如今倒是有不少小官吏或者年輕官員,將那一就飛黃騰達的夢想寄托在了這些皇子上,急吼吼的就選了隊伍站了。 也就他們這些老狐貍不為所動! 如今一聽顧長卻說的這件事,立刻就看出了這后面的蹊蹺來,又追問了幾句。 顧長卻回來前,得了王永珠和宋重錦的示意,若是顧長卿問起,不用隱瞞。 顧長卿越聽神色越是凝重。 到最后知道王永珠已經讓歷九少將藥丸帶回了京城,忍不住跌腳:“這等入口的東西,怎么能輕易讓人捎帶?還就這么送入宮中?若是皇貴妃有個什么不測,說不得這藥丸就成了罪證!那可是大罪!” 顧長卻忍不住替王永珠分辨了兩句:“難道永珠他們不知道這里面的水深?可又能怎么辦?歷九少是奉皇貴妃懿旨前去,這背后還有皇上的意思,誰敢抗旨?” “我倒是覺得永珠他們說的不錯,與其現在站隊,還不如順了皇上的心。真若皇貴妃生出皇子來,年紀也小,能有什么威脅?起碼皇子成年前,能保平安不是?十幾年過去了,到時候誰知道是個什么況——” “你快閉嘴!慎言!”顧長卿嚇了一跳,先呵斥了一句。 這才警惕的看了看四周,還好這是在自家書房,除了最心腹的幾個人,沒人敢靠近,他喝止的也早,沒讓顧長卻將那大逆不道的話說出口。 這才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瞪了顧長卻一眼。 顧長卻也知道自己造次了,因此也就閉口不言了。 顧長卿面上勉強維持平靜,心底卻掀起驚濤駭浪來。 他沒想到,宋重錦和王永珠的膽子這么大,這種事也要摻和進去。 可轉念一想,顧長卻說的也對,這后面明顯有當今陛下的影子和手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到底還年輕,手段心計還欠缺,除了聽從并無他計。 想來這也是當今陛下的算計所致! 顧長卿知道此事已經成定局,也無可奈何。 再細細想來,顧長卻先前那話雖然大膽,卻也另辟蹊徑。 若真是跟皇貴妃扯上關系,除非皇貴妃真能誕下皇子來,還能平安長大,真要參與到皇子爭奪里面去,也得十幾年后。 十幾年后,當今皇帝年歲也差不多了…… 顧長卿順著這思路,一下子就想到了更大逆不道的地方去了,不敢再深想下去。 忙定了定心思,正要說話,就聽到外頭人通傳,顧子桓他們三兄弟回來了。 忙收住了話頭,只給顧長卻一個眼神,一面就將書桌上的信給揣進了懷中。 顧長卻心領神會,立刻低頭端起茶杯來喝茶。 等顧家兄弟進來,就看到自家父親和三叔正在閑聊,說得正是王永珠和張婆子常的趣事。 彼此見過,又問了好,寒暄了幾句。 顧長卿就示意幾兄弟回房間去換下官服再來。 三兄弟四散而去。 顧子杭回到院中,卻沒見到樓氏。 忍不住問了一句,本以為樓氏在陪著祖母,誰知道卻聽下頭人說樓氏在四姑娘的院子里。 顧子杭開始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