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64
是人人種花,人人愛好,如今荊縣居然有花城之說了。 還有一些零碎的事情交代完,吳中寶又從懷中取出幾封信來。 他走之前,自然會通知七里墩王家兄弟。 王家兄弟這幾年,雖然每年會有王永珠給他們送的年禮,還有書信,可到底幾年沒見,心中也著實想念。 知道吳中寶要去赤城,也就忙托人寫信,將家里的情況一一都告知了,也是讓王永珠他們放心的意思。 那七里墩的里正聽說吳中寶要去赤城縣,也忙寫了一封信,托付給了吳中寶。 到了荊縣,自然還要拜見杜老太醫。 杜老太醫倒是干脆,先是丟過一堆醫書,讓吳中寶帶給王永珠,還有幾箱子什么胭脂水粉和各色玩意藥丸之類的。 最后也手書了一封,讓吳中寶帶了過來。 這加起來,就三四封厚厚的信件,此刻全拿了出來,他也算交差了。 宋重錦見了這些信,還有擺在旁邊的七八個箱籠,拱拱手:“辛苦吳兄了!你一路辛苦,先回去休息幾日,等緩過來了,我還有好多事情要托付給你呢!” 吳中寶這千里投奔而來,雖然知道宋重錦不會虧待他,好不好的,都會給他安排個位置。 可他卻并不想坐享其成,混混度日。 尤其是見到宋重錦如今官威甚重,和以往大不一樣了,再加上一路行來,他也頗為留心,打聽了一些。 知道宋重錦這幾年那可不一般,先是讓赤城縣的官吏歸服,后來又將馬場清洗了一遍,如今這赤城縣和馬場,唯宋重錦之命從事。 再加上宋重錦每年因為轉運軍糧,雇傭附近的百姓,百姓們每年閑時都能掙錢補貼家用。 又減免了他們的賦稅,極為體恤百姓,人人提起宋重錦來,那都是豎起大拇指來,夸一個宋青天。 昔日的同窗兄弟,如今地位天差地別,吳中寶雖然心中有些酸澀,可他并不是一個小心眼的人。 一邊為宋重錦而驕傲自豪,到底是自己的兄弟! 另外一邊,他也想做出點成績出來,不求光宗耀祖,只求能夠讓老娘和媳婦還有將來的孩子,能安穩度日。 若能混出一點名堂來,每年告祭祖宗和死去的父親的時候,也能給他們一點安慰。 因此聽宋重錦這么說,頓時一喜。 他家中巨變這些年,已經不是往日的那個吳中寶了,只沖著宋重錦拱拱手,這份恩情,他記在心里,別的話就不用多說了。 等吳中寶告辭出去,自然有人將他引回院子里去。 宋重錦今日也無甚事,也就干脆的揣起信件,讓人將吳中寶帶來的箱籠,都抬到后院去。 張婆子和王永珠正還在說沈氏的事情,見宋重錦就回來了,還帶了這么多東西。 一聽說是杜老太醫送的,還有一箱子是王家兄弟送的,上面都貼好了標簽,擺放在了張婆子的屋里。 這些東西倒是不著急打開看,先拆開了王家兄弟托人寫的信。 厚厚的一封,估摸有十好幾張紙。 信中,先是說了兩件大喜事,一件是金斗成親了。 年前滿二十七個月,王家上下就出了孝,熱熱鬧鬧的辦了一場,以后就婚娶無礙了。 全家大姑娘等了三年,都快成老姑娘了。 一出孝,金斗就讓人上門去,先就已經下定了,如今只需要下聘禮,商定好日子,就能抬進門了。 當初本就說好了,全家姑娘出嫁,和全家不相干。 那日也就全家姑娘的親爹露了一面,全家其他人倒是想巴結,可當初江家的遭遇還歷歷在目,誰敢攀附上來? 因此,迎親那日倒是順順利利的。 全家姑娘做繡活攢了三年,倒是攢了一份在鄉下還算過得去的嫁妝,再加上寄住那家將王家送來的聘禮,也不敢吞,都給全家姑娘添進去了,就很有面子了。 大房里,將東廂房收拾了出來,給小兩口住。成親那日,一來王家如今地位不一樣了,手頭又有錢,好歹是王家長孫的婚事,附近的人都很給面子,來了不少人。 流水席辦了一日,雖然比不上王永珠他們在家那等闊氣,也很能看得過去了。 人人都羨慕這全家姑娘有福氣,這是掉進了福窩窩,將來那日子比蜜還要甜呢。 林氏倒是透露出第二日,想喝一杯媳婦茶,被王永富斷然拒絕了,直接跟金斗說,若是敢讓林氏進門,他們小兩口就直接出去跟林氏過去,別回王家了。 林氏聽了,哪里還敢要求,如今她跟幾個兒子都離了心,在那村口窩棚里住著,還是金斗后來勉強請人給她略微修整了,也能住人了。 她已經沒地方去了,也不敢去,只能指望金斗和金罐,因此倒也不敢再胡攪蠻纏,怕王永富將兩個兒子都趕出王家,那她就真沒指望了。 也就老實了。 后來金斗倒是帶著全氏去見了林氏一面,也就送了一雙鞋,也就罷了。 大房有了全氏進門cao持,一家子衣服鞋襪都有全氏張羅,家里上下打掃得干凈,勞累一天回家,熱飯熱菜就在桌上了。 不僅金斗極為喜歡全氏,就是王永富對這個大兒媳婦也是很滿意的。 過了年,就將家里的事務一并交給了全氏。 全氏上孝敬公爹,對金罐這個小叔子也是關懷備至,對三房和四房也是恭恭敬敬的,一家子人倒是都對她交口稱贊。 看到這里,王永珠和張婆子都松了一口氣,當初就看全氏不錯,這娶進門了,若一直這樣,大房也算有福氣,將來日子也不會差了。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柳小橋有孕 雖然就王永珠自己來說,不是全氏這種,嫁人后就一心一意的為婆家著想,里里外外一把好手,什么都能干的人。 可她也能理解,全氏娘家是那樣的泥潭,若不是嫁給王金斗,只怕不知道被她那無能的爹,還有狠心的叔叔給賣到什么人家去。 現在這個時候,女人嫁人,娘家兄弟多,爹娘疼愛,才有底氣。 如同全氏這樣,娘家完全指望不上的,王家家境好,又有個當官的親戚,多少比她好的姑娘家都輪不到。 她能嫁進來,想日子安穩,不得老實勤快么?不僅要抓住金斗的心,還得讓大房上下都看重她,認可她,這日子才能過下去。 將來就算有什么,好歹看在她這孝敬公爹,疼愛小叔子,對叔叔嬸嬸們都恭敬的份上,給她說兩句好話么? 在王永珠看來,全氏這樣,也許有些悲哀, 可對于全氏來說,能過上衣食無憂,不擔心被打罵被賣掉的日子,這些壓根算不了什么。 鄉下女人,哪個不是這樣,嫁人后,就得跟那旋轉的陀螺一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要張羅著,就沒個停歇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