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41
道:“果然是她!” 其實她心中也是懵逼的!她猜到了老國公夫人,甚至可能是兩位姑娘的生母董姨娘,就是沒想過高氏。 既然已經被揭穿了,宋小寅也就不瞞著了。 原來他們四人,都是當初邊疆的孤兒,他們那個村里被屠村,十室九空,滿村就活了他們四個。 一路乞討,是高氏見他們可憐,將他們收進府里。 和他們一樣,被同樣收進府里的,還有其他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大批孤兒。 只是他們四個,因為是高氏親自帶進府的,給他們衣服穿,吃得飽,身子養好了后,本來高氏是想留他們幾個在身邊,就當個傳話的小廝使喚。 只是他們四個想著為爹娘親人復仇,想去前線殺敵,可年紀太小了,也沒人要他們。 還是高氏,去跟宋弘說了,讓他們四個跟著一起收進府的孤兒,一起被宋弘手下挑選著進了親兵備選。 四個人守望相助,倒是在親兵選撥中脫穎而出,被選進了十二地支。 他們心中對高氏感激,沒有高氏,他們早就死了,因此即使是宋弘的親兵,其實在他們心目中,高氏才是他們真正的主子。 這次,也是高氏讓他們想法子被宋五選中了,讓他們好生襄助宋重錦他們,若是覺得宋重錦是個值得跟隨的,以后就徹底的效忠宋重錦。 若是覺得宋重錦是個扶不起的,只需要他們兄弟四人保住宋重錦兩夫妻的性命,也就算是償還了她當日的恩情。 不管哪一種情況,從出了國公府那一刻起,高氏跟他們之間就再無任何關系了。 宋重錦和王永珠心中驚訝,不知道為何高氏這般幫助他們。 不過此刻也不是商量討論這個的時候,宋重錦也就點點頭:“我知道了,你們既然回來了,那就認我這個主子了?” 宋小寅四個人互相看了一眼,又一起跪下,行了個大禮:“拜見主子!” 宋重錦抬手示意四個人起來:“既然如此,我且先相信你們。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自然有的是機會證明你們的忠心!” 宋小寅四個人知道這一關是過了,又謝過了宋重錦和王永珠,才出去。 外頭,姚大和石頭已經給四人重新安排了房間,又安頓了下來。 王家人見這二十尊瘟神走了,又回來四個,一個個頓時又蔫了。 過了兩日,慢慢發現,這回來的四個人,跟以前很是不一樣了。 雖然渾身還帶著煞氣,可再也不是那種傲慢,用鼻子看人的態度了,親和低調了許多。 只住在宋重錦那邊的院子里守著門和書房,并不過王家這邊的院子來。 就是有客人來上門拜訪宋重錦,也都客客氣氣的。 大家再看到宋小寅他們四個,也就沒那么排斥了,這都是后話。 宋小寅他們回來后,先整理了一下,才又去跟宋重錦重新匯報一些情報和別的事情。 大致是他們的情報來路,以及京城那邊的動靜,還有赤城縣那邊的一些情況。 這次應該是再無隱瞞,宋重錦對京城和赤城縣那邊的動向才又有了大致的了解。 和他看邸報,心中暗自揣摩的情況差不多。 京城里如今開始亂了起來,以宋重錦的事情為開端,朝廷文武兩個集團終于開撕了。 文官集團找到一個機會,在大朝會上彈劾齊國公縱容手下貪污軍餉,以次充好重重罪行。 如今朝堂上天天吵成了一鍋粥。 每天都有人被彈劾,每天都有官員被摘取頂上烏紗。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茶山 京城里的小官們,人人自危。 要么攀附上大官,以求庇佑。 要么抱團,尋求自保。 世家大族們也在這一場大的風暴中,要么聯合,要么互相攻訐。 衛國公府和齊國公府已經徹底撕破了臉皮,齊國公和阮家聯合。 背后也傳出話來,說宋家不厚道, 宋家也不甘示弱,宋引直接一封休書,將王氏給休了,理由也簡單,多年無所出。 王氏據說聽了消息后,不顧骨頭還沒養好,讓人抬著去找宋引算賬。 直接被拒之門外。 王氏的嫁妝都被宋引派人給送回了齊國公府。 同時,也有消息傳開,說宋引已經新納了好幾房據說會生養的小妾,日日耕耘不輟,就想看能不能懷上一個,讓宋家后繼有人。 據說宋引已經說了,若是哪個小妾能懷上,不管是男是女,立刻就扶正為夫人。 把齊國公府的人氣了個倒仰,還沒出說理去。 齊國公府的女眷倒是在外頭抱怨過幾次,就被人譏笑了,說王氏嫁到宋家去,這么多年沒給宋家生兒育女不說,還不允許別人生,這豈不是要宋引斷子絕孫? 哪家能容得下這樣的媳婦?宋家能忍這么多年,已經算厚道了!如今宋引這也是被逼著沒法子了才這般,還要人家怎樣? 還讓齊國公府女眷回家去好好勸勸自家閨女! 王氏聽了這話,又是一番鬧騰不提。 一時間,齊國公府和王氏都成了京城人口里的笑話和談資,大大的丟了顏面。 齊國公每日被王氏這個小閨女鬧得是一佛升天,二佛出竅。 趁著這個機會,衛國公府抓住了齊國公那邊一個得力手下的把柄,捅到了朝會上,一發不可收拾。 最后逼得齊國公不得不斷腕求生,放棄了這個得力手下,才得以保。 經過此事后,如今齊國公和衛國公倒是有些不死不休了。 府里因為這個,阮氏已經被軟禁在院子里了,除了保留一個二少奶奶的名頭,啥都沒有了。 倒是那個叫珍珠的丫頭,如今得寵的很,已經被抬成了姨娘,宋重鈞的房里以她為大了。 宋重鈞和阮氏生的那個女兒,年紀還小,爹不疼,娘被軟禁,珍珠那姨娘哪里管得了她,還是高氏看不過去,到底是孫輩里第一個孩子。 挪到了侯姨娘的院子,讓她撫養著,也算給這孩子一條生路。 其他零零碎碎的,比如宋家另外幾兄弟,各有心思,各有動作。 據說倒是那三少爺宋重釗跳得最厲害。 宋重錦一聽,倒是笑了,渾然沒放在心上。 再有就是,歷九少被軟禁在別院,還遭遇下毒,還好他運氣好,養得一只貍貓嘴饞,偷吃了那盅魚湯,替了歷九少。 此事震驚了歷家,不知道怎么鬧騰了一場后,歷九少對外說是在別院修養身體,實際已經改頭換面離開了京城,看路線應該是朝著荊縣而來。 說完京城的事情,宋小寅小心翼翼地開口:“那宋春花那邊,大人可需要咱們兄弟去,將人直接給送到外地去,還是?” 做了個滅口的手勢。 宋重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