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6
撓癢癢一樣?!?/br> “我跟你說,作為男人,怎么能不會打架呢?以后你跟著我,我保管教會你——” 說著,還一胳膊搭在杜使君的肩膀上,一副哥倆好不見外的架勢。 杜使君渾身不自在,想推開金罐的胳膊,又猶豫了一下,才道:“你把人打成那樣了,就不怕人家大人找上門來?” 金罐滿不在乎:“咱們七里墩的規矩,小孩子打架,只要不打破頭,打斷腿,那都是孩子之間的事情,不能扯到大人那里去!不然就是孬種,是慫蛋!以后這村里都瞧不起他!他們要是讓大人出頭,明兒個這七里墩連狗都看不起他們!” 不過轉念一想:“不對,本來他們就挺不要臉的,也沒人跟他們玩,萬一他們破罐子破摔回去跟大人告狀了呢?” 頓時站直了身體,一把抓起杜使君,就往家里跑。 杜使君被拖在,一路跌跌撞撞的回了王家,就看到金罐直往后院鉆。 一進院子,就大喊:“老姑,老姑,不好了——” 杜使君一臉懵逼的看著金罐,怎么就不好了? 看著金罐這一臉驚慌,再看他身上還有泥土,一看就是在地里滾了,打了架的。 守門的親兵忙交換了一個視線,豎起了耳朵。 王永珠正和張婆子還有姚大、石頭說著給每個人要先做一身皮襖的事情,畢竟赤城那邊苦寒,他們到達的時候是十月份,那里已經很冷了。 得預備充足才行,這邊的棉襖恐怕在那邊扛不住。 正說著,就聽到金罐說不好了,只得暫時停住了。 反正也商量得差不多了,干脆就走了出來。 迎頭碰上金罐,一頭汗,半身灰,忍不住皺了下眉頭:“出了什么事?這么大驚小怪的?” 金罐將今日碰到宋家小子的事情巴拉巴拉一說,又花了好大功夫吹噓自己如何將宋家的小子給揍得像豬頭了,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云云。 王永珠和張婆子聽了個頭,就沉了臉色。 宋家的人,從他們回來后,就知道一直是低頭做人,安分老實的很。 這突然這么腰桿子硬起來,還露出這畫風來,是有倚仗? 可什么能是他們的倚仗? 母女倆對視一眼,宋春花! 張婆子忍不住就要說話,王永珠捏了一下她的手,搖搖頭。 張婆子將話給吞了下去。 王永珠這才笑道:“行,老姑知道了!今天咱們金罐干得不錯,谷雨,將我屋里的那盒子點心拿來?!?/br> 谷雨答應了一聲,從屋里捧出一個盒子來,遞給了金罐。 金罐喜笑顏開,接過點心,轉身出來,看到還傻乎乎站著的杜使君,一把將他給拖走了:“走,吃點心去!” 杜使君回過神來,已經坐在大房的院子里,手里捏著一塊點心。 金罐已經吃了好幾塊了。 “你,你就是這么告狀的?”杜使君一言難盡的看著金罐,先前不是還說,這他們孩子之間打架什么的不能告大人嗎? 方才那告狀加邀功的是狗不成? 金罐嘿嘿一笑:“跟宋家的人講什么規矩?再說了,不告狀到時候宋家人找上門來,豈不是要吃虧?不如先跟大人坦白了,看,這不是還得了一盒子點心么?這該告狀的時候還得告狀!反正是自家人,別人又不知道!你不會說出去吧?” 警惕的看著杜使君。 “我跟你說,你要是說出去,我以后就不跟你玩了!還有,這點心,點心你也不能吃了,還我!” 杜使君冷哼了一聲,狠狠的咬了一口手里的點心。 金罐這才眉開眼笑的,又往杜使君的手里塞了一塊:“吃了點心,咱們可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了!好兄弟,以后我罩著你——” 那邊,王永珠示意姚大和石頭,分別帶了人,去鎮上和村里打聽打聽去。 一邊去了宋重錦那邊的院子。 宋重錦正在看邸報,石橋鎮這邊的邸報一貫比縣城遲些,這些都是縣城那邊專門有人送過來的。 見王永珠過來,臉色不算好,心里咯噔一下,放下邸報,迎了上來:“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事?別慌,告訴我,我來想辦法!” 王永珠將金罐回來說的宋家的小子的話一說,宋重錦的臉色眼見的就黑了下來。 好半晌才冷哼一聲道:“很好,我倒要看看這宋家到底要怎么作死!” 一面就叫人進來,正是那親兵的小頭目,叫宋小乙。 只問了一句:“宋春花可是回到石橋鎮了?” 宋小乙一愣,對上宋重錦如寒冰一樣的眼神,低下頭去,恭聲道:“是!” 說著將宋春花如何被那行商帶回老家,又在老家發生了什么,然后什么時候被行商轉賣,又是何時被送回石橋鎮的事情一一的都稟告了。 赫然,宋春花的一舉一動,居然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王永珠忍不住后背就冒起了寒氣。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 而這些情況,宋小乙知道,那就證明那些親兵也知道,可他們居然沒有向宋重錦回報。 這才是最讓人覺得心寒的地方。 不說這些親兵是宋弘安排給宋重錦的,宋重錦好歹目前都還是衛國公世子。 這么重要的消息居然都瞞報,可見這些親兵要么就是壓根不將宋重錦當主子,要么就是心中不服氣,要給宋重錦好看。 宋重錦自然心里也明白,他這一路,有這二十來個親兵,看似威風凜凜,實則這二十個親兵,心中自有主意,使喚起來,十分的費勁。 他本來是想著,自己算是被發配到赤城縣,帶著這些親兵去,那地方苦寒,他去還只是個縣令,肯定是不如跟在宋弘身邊痛快。 這些人心中有抱怨也是正常的。 可他們夫妻二人難道就愿意身邊跟著這二十來個宋弘的人? 天天在他們眼皮子底下,誰樂意? 不過都是權宜之計,互相妥協罷了! 即使這般,這一路,他們夫妻對他們這二十來個人,頗為禮遇了。 也算是信重,一般事務也沒瞞著他們。 不說讓他們就此投靠,大家彼此算是合作,能合作愉快也好! 這一路,他們應該也能看得出來,以他們夫妻二人的為人,不是那小氣的。 只要交代下去的事情辦好,他們夫妻倆給的待遇還是頗為不錯的。 四季衣裳都不愁,日常吃飯也都跟他們不差什么了,也并沒有收買他們的意思。 只想著到了赤城縣,站穩了腳跟,也收幾個得用的人,就將這二十來號人給送回京城,也免得他們心中不滿。 這一路,他也跟宋小乙他們隱晦的表達過這個意思,說若是不情愿跟在他身邊,他會想法子,找借口將他們送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