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03
,自然是因為從這件事情,你爹看出來,你在你娘的教導下,身為杜家嫡長孫,耳根子軟,毫無擔當!為人處世極其的幼稚和愚蠢!” 王永珠毫不留情的開了嘲諷。 杜使君聽了這最后兩句的評語,一張小臉頓時刷得失去了血色。 “你若是繼承杜家醫術,由你父親帶在身邊親自教導,耳濡目染也許不會如此幼稚??赡阋獏⒓涌婆e,你爹所教有限!他又經常入宮當值,你二叔也是常年不在家中,你祖母在家的時候還好,費盡心力給你們兄弟找了個先生?!?/br> “這先生雖然名聲不顯,可確實有幾分才華,只是略微恃才傲物了些。若你們兄弟潛心跟人家學幾年,未必不能成材?!?/br> “偏你祖母跟祖父告老還鄉來了荊縣,你娘沒過一個月,就怠慢了人家先生。人家先生哪里受過這樣的閑氣,自然就辭館而去。你娘當初就是嫌棄人家先生沒名聲,不配教導你!” “等先生一走,就打著主意,想將你送到太學去是不是?” 杜使君后背冒出一層冷汗來,娘的打算,也只有在他面前吐露過兩分,怎么會被小師姑都知道了?竟像是小師姑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到一般。 王永珠一看杜使君的臉色就知道了。 這些事情,都是她從齊夫人,還有杜仲景還杜天南嘴里的話里拼湊出來的。 不過是詐一詐杜使君,果然,這少年心思不深,兩句話就漏了底。 “你祖父和祖母得知了消息后,自然知道你娘行事不妥,那太學可是隨便能進的?你年紀還小,學問根基不深,就算能進去,可太學每季度就要考試一次。三次成績墊底,就要勸退?!?/br> “你看起來似乎好說話和氣,可實際心高氣傲,若是成績一直不好,只怕你自己都不會放過自己。因此你祖父和祖母本是讓我帶信給你爹,讓你爹不要送你進太學,又托付我們,若是有相熟的品行不錯的落第舉子,給你加舉薦一個,讓你再磨練幾年?!?/br> “可你爹卻發現,你身為他的長子,卻耳根子軟,毫無主見,只念著孝道,明知道你母親做事不妥,你卻聽之任之?!?/br> “所以才下定決心,將你跟你母親隔開。他是想著你小姑父讀過的長青書院,因為這一科,狀元、探花和二甲傳臚都出自長青書院,便想著讓你小姑父送你進書院,將來說不得也能高中?!?/br> “只是到了荊縣,你祖父見你之后,卻覺得你心性不夠,太過清高自傲,面上不顯,心中卻瞧不上京城以外的人。若是就這樣送你進長青書院,恐怕也不能和同窗交好。倒不如讓你跟著我們到鄉下,多接接地氣,他才能放心!” 說到最后,王永珠定定的看著杜使君:“我受你祖父教導大恩,他所托之事,我自然要用心些才好?!?/br> “我知道你這些日子,有委屈,有疑惑,有難過,還有埋怨!我本來還打算過些日子,磨練你一番后,再告訴你??晌蚁胫仄呃锒蘸?,估計沒時間再跟你說清楚,倒不如趁著今日,讓你一并知曉了?!?/br> “你這般年紀,在有的人家,已經能當家作主了,這些事情你也該知道了。如今你都知道了,自己去細想想去?!?/br> “若是你想明白了,就老老實實的跟著我們去七里墩,若是你想不明白,我也不強求,讓人專門送你回荊縣去?!?/br> “行了,就這樣吧,你自己去考慮清楚吧!” 說完,王永珠揮揮手,示意杜使君出去。 杜使君神色復雜的看了王永珠一眼,沒說話,默默地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天大的好消息 杜使君前腳走,張婆子從里間走出來,皺著眉頭道:“早就該說清楚了,幫杜家教孩子,咱們沒得二話說,杜家老爺子的恩德,咱們得記著,不管多難的事情,只要能幫得,咱們都得幫!” “只是咱們幫人家教孩子,本是一片好心,就怕到最后反倒落了不是,招了孩子的怨恨?!?/br> “人家是嫡親的父子和爺孫一家人,哪里有隔夜仇。到時候豈不是都是你這個小師姑的錯?” “先前看你瞞著不說,又故意的欺負人家孩子,我還以為你是打算唱黑臉呢,咋突然想明白了?” 王永珠嘆口氣:“我本是想著先看看君哥兒的心性,若是我不說,看他會如何表現??山駜簠钦乒駚砹?,他帶來的消息,茶葉生意恐怕也有變動,只怕接下來我會不得閑?!?/br> “若是此刻不跟他說清楚,去了七里墩又一時疏忽的,讓君哥兒左了心性就遲了。還不如先分說清楚了,讓他心里也有數,我們這般對他,都是為了什么,他若是腦子清楚,就該知道怎么選擇了?!?/br> 王永珠其實在早上見到吳掌柜之間都還沒有改過主意,先前說讓杜使君到她車上有話說,也是想再考察一二的。 可吳掌柜到來,說的歷家的事情,讓她卻改了主意。 她想到了歷九少,為了歷家,雖然不說鞠躬盡瘁,可也盡心盡力。 然而歷家突變,他手頭青州府這邊的生意,明明是歷家家主交給他打理的,如今轉瞬間,就成了別人的囊中之物。 雖然不知道歷九少到底有沒有準備,可想來,不管怎么說,他心里總歸是難過的吧?被自己的父親這樣的對待?以前的好,都成了過眼云煙和笑話。 再想到宋重錦,宋弘給的親兵,說是盡數歸宋重錦他們差遣,一切都聽宋重錦的命令。 可可京中發生這么大的事情,以宋弘的消息渠道,恐怕這些親兵早就知道了。 卻無一人來向他們匯報此事,還得宋重錦親問,才匯報上來。 若是真尊重宋重錦,以他為主,會這樣? 這里面難道就沒有宋弘的手筆? 而這兩位父親,恐怕說起來,還會覺得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才這般決定的吧? 不是做父母長輩的,有一個殺手锏,那就是我這是為了你好嗎? 這么一想,王永珠倒是覺得自己之前有些過了,杜使君再如何,也不過是個少年,突然離開父母,到了祖父母身邊也沒幾日,就被丟給自己這個陌生的小師姑,帶到鄉下去。 換做一般這樣嬌養長大的孩子,恐怕早就崩潰了,也許會痛罵,會嚎啕大哭,會耍賴打滾。 可杜使君,就算他耳根子軟,性子怯弱些,卻并沒有太多的抱怨,也沒有說中途就逃跑。 而是忍受了下來。 就連宋弘給的那些親兵說得那些刺心的話,他都忍了下來。 起碼是個識時務的孩子。 這世上,能識時務,就已然不錯了。 再想起以前的自己,在這個年紀,也是覺得自己是大人了,希望大人長輩有事,能跟自己平等的商量,而不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武斷的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