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99
氣生財四個字給刻進骨子里,怎么反倒歷家主家卻反其道行之? 吳掌柜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和一種信念崩塌的感覺。 默默地起身,沖著王永珠和宋重錦行了個禮:“我也知道,說實話,我自己說出這話來,自己都臉紅!簡直是丟人!我也早就預料到了這個結果,換我自己,也不能答應!” “我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話也傳到了,你們的意思我也會回去轉告給家主。別的我也無顏再多說,告辭!” 說著嘆著氣,拱手出去了。 一貫挺直的腰板,此刻也彎了下去。 王永珠和宋重錦看著吳掌柜慢慢的走了出去,心中也是滋味復雜。 他們能理解此刻吳掌柜的無奈和頹然,還有對歷家的擔心。 只是,到底吳掌柜是歷家的屬下,他的立場能讓他說出方才那番話已經是極限了。 搖搖頭,王永珠道:“我猜這肯定不是歷家家主的本意,除非他腦子被驢踢了?!?/br> 宋重錦招手,站在門外的兩個親兵對視了一眼,吳掌柜他們的談話,雖然屏退了下人,可親兵到底耳目聰靈,也就聽了個七七八八。 見宋重錦示意,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個走了出來。 “京城歷家可是出事了?”宋重錦開門見山的就問。 那親兵點點頭:“京中那邊的消息,說是歷家家主前些日子生了一場病,如今只安心調養身子,倒是將家里的大部分的生意,都分別交給了幾位公子管理?!?/br> “青州府這邊以前是由九少管著,這次不知道怎么的,又被家主收回,交給你大夫人所出的兩位嫡出的公子?!?/br> “據說是有人在歷家家主面前說九少有外心,有那么好的胭脂方子,又能跟宮里貴人搭上關系,居然不交到公中,反而放在自己名下。說九少是白眼狼,被歷家養大,居然不回報家中?!?/br> “歷家家主聽了后,就將青州府這邊的布料生意交給了三公子,還有那茶葉生意,據說是交給了四公子。張銀保據說已經被四公子叫去談過幾次,隱約聽說,好像是要買他手里的茶葉生意的份子?!?/br> “歷九少名下管理的其他生意也都被兩位公子瓜分了,九少被關了禁閉,不允許出來?!?/br> 三言兩語的就將京城那邊發生的事情給說清楚了。 王永珠和宋重錦看了對方一眼,沒想到,這才離開京城一個月,居然就有了這般的變化。 歷家家主這個時候生病,將生意又分給幾個兒子,還關了九少的禁閉,一樁樁一件件的,讓人咂舌。 “那歷九少的安全沒問題吧?”王永珠回想起,她離開京城跟歷九少告別的時候,歷九少說的話還歷歷在目,他自己卻被關了起來。 還有張銀保,若是歷家四公子持續給他施壓,張銀保能不能扛得??? “九少雖然被關了禁閉,可院子附近都是歷家家主的人看著,想來安全是無虞的?!?/br> 王永珠想了想,讓谷雨找出筆墨紙硯來,然后示意宋重錦寫信。 她認字還好,寫毛筆字不是她的強項,就算被宋重錦每天拉著練字,那水平上升得也有限。 一筆字實在拿不出手,她干脆有什么就直接讓宋重錦代寫。 先是寫了一封信給顧子楷,他和歷九少是鐵桿損友,外人看著兩人一貫不合,實際兩人倒是頗為投契。 這也是和顧家相認后,顧子楷透露的。 想來,要是歷九少有什么打算,或者真實的情況,只有問顧子楷才知道。 還有一封信,是給張銀保的。 張銀保在京城最大的靠山是歷九少,如今歷九少被關,歷家的四公子的壓力,也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住。 對于茶葉生意,張銀保到底是何想法,她也得知曉,才好確定下一步該如何去做。 宋重錦寫好信,讓王永珠又過目了一遍,才又重新封好,交給那親兵:“送到京城,要是有回信,等著一起帶回來?!?/br> 親兵領命下去了。 王永珠嘆口氣,本來即將回家的喜悅,蒙上了一層陰影。 宋重錦見屋里無人,才握住她的手,安撫道:“別擔心,歷九少此人雖然看著大大咧咧,自恃甚高,目下無塵的樣子,其實胸中頗有丘壑。子楷兄曾經說過,歷九少在歷家并不算受寵,卻能在一干兄弟中,受歷家家主看中,又豈是無能之輩?” “歷家這么大的動作,歷九少未必就一點準備都沒有,我倒是覺得,他能乖乖被關禁閉,倒是不符合他的脾性,說不得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呢?!?/br> “至于張大老板那邊,他在商場這么多年,能從一無所有到如今的地位,其手段心性都不容小覷。你想他在京城這一年來,如魚得水,很是結交了一些權貴。就知道他也不是沒成算的人?!?/br> “恐怕他早就想好了對策,不然他如何能掙下這偌大的家業。要知道,這做生意,雖然講究個和氣生財,可真正背地里的手段,未必干凈到哪里去。只不過是混出頭了,反倒要做出個和氣的樣子來?!?/br> “與其cao心他們,不如娘子多cao心cao心夫君,夫君這近鄉情怯,越是離家近,越發的擔心害怕。娘子快寬慰寬慰我——” 宋重錦開始還分析得頭頭是道,王永珠聽著也就放松了些,誰知道聽到最后,居然吃起醋來,讓王永珠哭笑不得起來。 不過她也知道宋重錦這話也沒錯,就算京中歷九少和張銀保真有難處,他們也鞭長莫及。 倒不如等京中的消息到來,再做打算。 如今,自然是回家才是頭等大事。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外頭馬車早就整裝待發,只等宋重錦和王永珠上了馬車,就出發了。 此刻已經天色大亮,鎮上的人都已經起床出門了。 這個季節的石橋鎮,鎮上一般就是本地人,外地來的客商這個時候都不會來石橋鎮。 要等到秋天,落葉開始黃了,山林里的果實成熟了,動物們皮毛豐盈了,才會從四面八方趕來。 因此,這么大一隊人馬實在是招人眼。 不少閑漢和孩子都圍在馬車隊兩旁,指指點點的。 “這是哪里來的貴人?嘖嘖,好氣派!” “是哪里的客商吧?這個時候來咱們石橋鎮?” “你那啥眼神,你就看看那幾位爺,看那架勢,那準是見過血的,哪家的客商請得起這樣的爺?”有略微有幾分眼光的人嗤笑道。 “可不是,就那站在門口的那位少爺,看到沒,看人家身上穿的衣裳,還有腰上掛得玉佩,那就值老些銀子了。只怕人家一件衣裳就抵你全家的家當了!” “我滴乖乖,看那小少爺秀秀氣氣斯斯文文的樣子,也不像是咱們這附近的人???莫非是誰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