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82
頭??亢蟮牟少I,兩人一氣都包圓了。 沒讓王永珠和宋重錦cao半分的心。 每到一地,還能采買些當地新鮮的菜蔬或者本地的特產上來。 又有丁婆子的好手藝,這一路,因為不能下船運動,船上的人都被投喂得胖了一圈。 那二十個親兵,說實話,以往跟著宋弘出門辦差,不管是私事還是公事,都沒這一趟這么舒坦。 他們只管在船上護衛安全,采買的東西檢查有沒有異常就行了。 每日里,吃喝不愁,花樣翻新,除了在船上有些悶,日子簡直比在家還舒坦。 再加上到底都在一條船上,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不僅跟王永珠和宋重錦熟悉了,那兩個負責采買的,一個叫姚大,一個叫石頭,也跟他們混得熟了,有了幾分香火情。 上次從荊縣到京城是北上逆流,這次是順流而下,行程幾乎快了一半。 又因為是官船,加上看著二十個親兵,一個個那氣勢,就特能唬人。 一路上就有不少的商船附庸而來,一是為了跟著官船自然安全些,那些水匪什么的,就算賊膽包天,也不敢打劫官船,否則等待他們的就是滅頂之災。 他們跟著官船,自然安全也能得到保證。 二來,這些商人,也想趁機看能不能跟官船上的主人,搭上點關系。 這些都有姚大和石頭接洽安排,也不知道他們怎么跟人談的,這一路,浩浩蕩蕩的,后面跟了不少的商船,幾乎成了一支船隊。 不說是官船,就是普通的商船,這么一支船隊,那些水匪也得掂量掂量。 因此這一路極為太平,別說水匪了,就是其他普通船只,看到這架勢,就遠遠的避開了。 等到了荊縣,官船靠岸,那些商船還有幾分不舍。 倒是王永珠和宋重錦下了船后,看著搬下來后多了幾乎一半的行李,傻了。 “這是什么情況?怎么會多出這么些東西來?” 宋重錦急忙叫來姚大和石頭。 姚大嘿嘿一笑,憨厚的臉上露出無辜之色來:“大人,這些多出來的東西,有咱們沿路采辦的各色土產,大人和夫人不是衣錦還鄉么,到時候上門道賀的人多了,總要回禮不是?小的們就沿路順手采購了這些東西,又便宜東西又好,送禮也合適?!?/br> “那也沒采購這么多吧?”王永珠嘴角直抽抽,沿路采買東西,姚大和石頭是問過她跟宋重錦的意見的,當時她是怎么說的?說交給他們兩人,她放心,讓他們看著辦。 就看著辦了這么多? “回夫人的話,剩下的那些,是那些商船的孝敬。他們依附咱們的船,按照規矩,得交保護費,這些這都是他們交的孝敬!夫人放心,這都是水路上的老規矩,咱們都是按照行情來收費的,架不住這一路依附的商船太多了,所以東西就稍微多了點…” 王永珠…… 一旁的石頭還添了一把火:“夫人放心,這留下的都是好東西,那些便宜不值錢的,路上我們就已經順手變賣了,這是銀票——” 說著遞過一個匣子,王永珠打開一看,里面放著好幾張百兩的銀票,晃得人眼花。 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迎接 王永珠很想現在飛回京城去找楊宗保,問問他是從哪里找出來的這兩個神仙下屬? 這一路從京城到荊縣,好吃好喝,啥事都不cao心的平安到達不說,還白掙了幾百兩銀子和半船孝敬? 這種好事都有? 一瞬間王永珠都有種沖動,要不就在這荊縣和京城之間來回跑收保護費算了。 這一年下來也能發家致富了。 再看看姚大一臉憨厚,石頭一臉無辜,王永珠心里有點方,不知道說啥好。 還好,很快就有人給她解圍了。 因著宋重錦畢竟算是奉旨衣錦還鄉,這在快到荊縣之前,已經有人先將消息傳到了荊縣。 呂文光如今還是荊縣的縣太爺,收到消息后,簡直是羨慕嫉妒恨。 去年還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舉人,今年卻青云直上,不僅是二甲傳臚,更重要的是,人家現在是衛國公的世子爺了。 要知道,就算是新科二甲傳臚回鄉,大家也能平起平坐,他好歹還算個前輩。 可宋重錦的世子爺身份,那就大不同了。 更不用說,因為這一科的狀元、探花和二甲傳臚都和荊縣長青書院有關,呂文光在京城的同窗,也給他來信道賀了,說有了這個功績,想來明年的考核能得個上等,再升上一級是沒有問題了。 因著宋重錦的身世,在信里還當奇聞多提了一句,呂文光就上了心。 去年,因著宋重錦的表現,呂文光本就對他十分有印象,沒辦法,人家夫人是杜老太醫的關門弟子,連陳巡撫和朱侍郎都去道賀了的人物,想忘也忘不了。 當初他就覺得這宋重錦非池中之物,果不其然,原來是豪門遺落在外的血脈,如今回京城,不僅高中,還認祖歸宗,得封世子。 這人生,簡直是開掛了??! 這樣的人物,還奉旨衣錦還鄉,怎么都不能得罪了。 雖然他搞不清楚,這為啥好好的世子不當,要回來省親后就要去赤城當縣令,不過后來聽手下師爺提醒,說當初衛國公可是在那附近駐扎過,難不成是想讓自己的兒子也去那邊,比較好出成績? 這么一想,呂文光都酸了,果然這就是有爹和沒爹的區別啊。 有個好爹,什么都安排好了,比不得比不得! 自然更加不能怠慢宋重錦了。 從接到消息起,呂文光就數著日子,天天讓人去碼頭守著。 一早上接到消息,說看到一艘官船朝著荊縣方向駛來,再一算路程,應該就是宋重錦他們到了。 忙命人備轎,親自到碼頭來迎接。 當然,呂文光也沒忘記派人去通知杜老太醫,說宋重錦他們到了。 等呂文光一行人趕到碼頭,一眼就看到了宋重錦。 宋重錦看到呂文光的官轎,還有后面一大幫子人,就知道今兒個恐怕還有一番應酬。 果然呂文光上前來,先是恭喜,接著就是一番夸贊,什么去年一見,就知道非池中之物,巴拉巴拉的…… 宋重錦在京城幾個月功夫,已經被磨練出來好心性來,耐著性子和呂文光寒暄,還感謝當初呂文光的青眼如何如何。 這么一看,倒還相談甚歡。 先前看到呂文光,王永珠就忙將匣子丟給了石頭,只來得及吩咐一句:“先收著,回去再說?!?/br> 等呂文光上前,先見了禮。 呂文光忙賣好,說是已經派人通知了杜老太醫,想來一會子杜老太醫就會來了。 王永珠一聽,謝過了呂文光,扭頭吩咐親兵和姚大他們,先去雇幾輛馬車,將行李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