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81
杜太醫看中王永珠天分,所以才收她為徒弟消息宣布了一遍,又七七八八的將整個大夫郎中行業的規矩當中宣讀了一遍。 然后才是王永珠跪拜祖師爺,祈求祖師爺保佑,然后給祖師爺上香。 這個時空的郎中大夫的祖師爺是黃帝,因其著有的乃是最早的醫學典著,而被尊為郎中大夫的祖師爺。 在大廳的中堂掛著偌大的黃帝的畫像。 王永珠恭恭敬敬的給黃帝的畫像磕頭,然后上香。 接下來,在秦老爺子的主持下,杜太醫和齊夫人坐在上座。 王永珠端端正正的跪在兩人面前,給兩人行三叩首之禮,然后獻上拜師禮,拜師紅包和投師帖。 在眾人矚目下,王永珠和張婆子準備了好久的拜師禮一一呈現了上來。 別的也就罷了,那一盒子茶葉讓杜太醫一點形象都沒要的,先搶著抱到了懷里,一副你們誰也別跟我搶的架勢。 陳巡撫和朱浩然也眼神一亮,知道這盒子里的茶葉只怕就是那天吃到的茶。 只是看杜太醫那個護食的樣子,摸摸鼻子,沒說話。 倒是齊夫人,看到還有兩套衣服,忍不住眼神就柔和了一下。 早就有人將茶水送到了王永珠的手邊,王永珠給杜太醫和齊夫人跪著敬茶,兩人接過茶杯,喝了一口放到一邊。 也有早就準備好的回禮。 杜太醫是一個行醫的匣子,不說別的,這匣子就是紫檀木雕,四角包銀,價值不菲。 齊夫人給的是一對羊脂白玉鐲子,溫潤如酥,一看就不是凡品。 就連杜太醫都怔了一下,這鐲子可是自家夫人的陪嫁,平日里最是喜歡,連自家兒媳婦都沒舍得給,今天怎么給掏出來了? 齊夫人慈愛的將鐲子給王永珠戴上,心里想著的確是,可憐齊家妹子和重錦那孩子了,不說別的,這鐲子就當她替齊家妹子給兒媳婦了。 第九百六十六章 一幫子沒眼色的 喝了茶,回了禮,就該師父訓話,宣布門規了。 杜太醫起身,正色的宣布門規,也差不多就是尊師重道,不得同門相殘,救死扶傷之類的。 唯獨有一條,杜太醫特意提點出來,身為醫者,不能用手中的藥和醫術來害人。 說到這一條,杜太醫看著王永珠:“你能做到嗎?任何時候,不管你是何種境地,你都不能用手中的藥和醫術來害人,哪怕是你的仇人!” 所有人都看向了王永珠。 王永珠一怔,總覺得杜太醫這話意有所指,自古醫毒不分家,杜太醫這是怕自己學成后,用醫術來害人? 還是? 此刻眾目睽睽之下,來不及多想,王永珠十分干脆利落的回答:“弟子可以做到!” 若真有仇人,直接就動手開揍了,還用啥子毒藥?是拳頭不夠硬還是腳法不夠準? 杜太醫點點頭:“入我醫門,得我傳承,救死扶傷,懸壺濟世,切記,切記!” 王永珠一一領訓不提。 拜師完畢,也差不多快要中午了,杜家早就準備好了酒席。 杜太醫就起身請大家入席。 首桌的自然是杜太醫,陳巡撫,朱浩然,秦老爺子,呂文光還有縣衙的縣丞、縣尉、主薄,典史等。 宋重錦和王永珠在杜太醫后面,一人執壺,一人進酒,不設座位。 張婆子和齊夫人在后院也有兩桌,招待今天跟著來的家眷。 宋重錦一掃全桌,就看到了那個姓魯的典史竟然也坐在首桌,雖然敬陪末座,可是能被安排到這個位置上,自然證明他在荊縣還頗有幾分地位。 今日里杜太醫家的廚子那是拿出來看家的本事,這廚子本就是從京城那邊帶回來的,在京城也曾舉辦過不少宴席。 實在是駕輕就熟。 一時青衣的丫鬟陸續將菜端了上來,除了幾個特色的本地菜外,大多是廚子在京都的手藝。 光看上去就紅的綠的,搭配的好看。 上好的玉泉酒,宋重錦和王永珠給桌上的人都倒上,酒過一巡。 陳巡撫吃了兩口菜,忍不住道:“杜老府上的廚子好手藝,這道桃仁山雞丁倒跟上年年歲時進宮領宴,席上一道菜味道一般無二?!?/br> 朱浩然也贊道:“我吃這道佛手金卷,跟宮中的味道亦是不相上下?!?/br> 杜太醫不甚在意:“我家廚子曾跟著宮中御膳房的大廚學過幾日,也就勉強有宮中御廚兩三分功力罷了,不值一提?!?/br> 旁人聽著,嘖舌不已。 聽這話,兩位京城的貴人那是宮中宴席的??鸵簿土T了,這告老還鄉的太醫,居然家里的廚子還跟御廚學過手藝。 那都是極得當今陛下信重才有的榮耀。 他們不過是區區一縣的小吏,只怕這輩子都沒這個副氣了。 倒是那魯典史,笑盈盈的舉杯:“下官們今天倒是托了兩位大人和杜老的福,才能品嘗這宮中美味,這輩子也算是值了?!?/br> 此言一出,倒是提醒了其他人,一個個都舉杯,嘴里那是贊譽褒揚之詞不絕于耳,一時桌上的氣氛就熱烈了起來。 陳巡撫和朱浩然多看了那魯典史一眼。 桌上的這些人,一個個都是千年的狐貍成精了的人物,上官一個眼神,他們都能腦補出多少事情來。 因此自呂文光以下,好幾個小吏都羨慕的看著魯典史,今兒個可是讓他出頭了,方才那一番話既捧了兩位京城來的上官,又捧了杜太醫。 不拘得了兩位上官哪一位的青眼,這以后可就要青云直上了。 就連魯典史自己也是一顆心跳得厲害,這京城來的兩位上官,誰不想巴結上? 只要能得青眼,哪里還用得著這么多年來一直在典史的位置上蹉跎? 他自認為才干,能力什么的都不比別人差,差得不過是沒有人脈和機遇罷了。 今兒個,他終于抓住了機會,讓兩位大人都看了他一眼,接下來,只要兩位上官能問一下自己的名字,他就能再抓住機會…… 魯典史心中火熱一片,期待的看著陳巡撫和朱浩然。 陳巡撫和朱浩然身為一品三品的朝廷大員,下來公干,見過的這種溜須拍馬,急于討好自己的小吏實在太多了,魯典史這樣的手段,還真沒入他們的眼。 只不過是覺得此人甚沒眼色,在座的都是他的上官,不說別人,就說呂文光,可是他的直轄上司。 直轄上司都沒說話,他一個末座的未入流的小吏,若是為他上司打圓場,將話頭給呂文光么,這才正常。 這般直愣愣的,越過自家上司,就拍自己二人馬屁的二愣子,還指望他們高看一眼?別開玩笑了。 更不用說了,今兒個是什么場合?那可是杜老收徒弟的日子,主角是誰?可不是他們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