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3
吧啦吧啦起要如何尊師重道,就沒完沒了了。 王永珠敗退,當下沒口子的附和:“是是是,您說的都對!您說都是!好好好…” 總算是把杜太醫給哄好了。 一旁的齊夫人,看得笑得肚子疼。 自家這老爺,自己是最清楚不過的,那毒舌一般只對著自家人才發揮,這是他多年在宮廷行醫留下的毛病。 在宮中要謹言慎行,小心翼翼,天天那是提著腦袋在干活,所以不當值回家的時候,杜太醫就有了個毛病,也是個發泄的渠道,說話從來不客氣,怎么讓人不痛快怎么來。 關心的話都能被他說出深仇大恨的調調來。 不過到底還收斂著,只對家里親近的人才這般說話,對外,那仍舊是沉穩可靠又和氣的杜太醫。 這回鄉后,因著放松下來,杜太醫對著外人,幾十年的習慣已經改不了了,還是處處端著太醫的架子,也只唯有在她面前,和王永珠面前,才能放松一二。 若是一般女孩子家家的,或者就是杜太醫如今培養的幾個小藥童,那對杜太醫是誠惶誠恐,言聽計從,從無半點違逆定。 哪像王永珠,杜太醫說一句,她能頂上十句,句句都還在理,又有分寸,讓你氣也不是,笑也不是。 那告老還鄉的人,齊夫人見過的多了,多是一蹶不振的或者不適應的。 偏杜太醫回鄉后,壓根還沒來得及悲春傷秋一下,感慨人走茶涼之類的,就被王永珠三天兩頭給氣得跳腳,哪里還有閑情逸致去想些有的沒的。 加上沒有了在皇宮大內的生死壓力,杜太醫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比在京城都好了很多。 每日三吼兩叫的,活力十足。 用齊夫人的話說,以自家老爺現在這個精神勁頭,估計還有幾十年好活呢。 以后有王永珠這丫頭在,想來自家老爺還能這么活蹦亂跳好些年呢。 因此齊夫人在兩人吵嘴的時候,從來不攔著,反而看戲看得津津有味。 見兩人又吵了半天,杜太醫到底還是沒抻住,含含糊糊,半吐半露的表示,雖然王永珠資質一般,脾氣又不好,還是個女孩子,可他老人家悲天憫人,好歹看在王永珠一片向醫之心上,也就勉強有收王永珠為徒弟的意思。 王永珠聽了杜太醫彎彎繞繞了半天,才說到正題,不就是有意收自己當徒弟,不過還要再考察考察,讓王永珠把皮繃緊點唄? 王永珠也不跟杜太醫一般計較,樂呵呵的答應了,又抱著杜太醫開小灶丟過來的一堆醫書,正要出門。 齊夫人看不下去了,擰一把杜太醫的腰下:“你也且收斂著些,也就永珠這丫頭能忍你這臭脾氣了!你這當師傅的,也忒沒眼色了,哪里有這么一大堆就丟給永珠丫頭這么抱回去的?” “她一個女孩子家家的,怎么拿得動?還不讓人去幫忙提著?”一邊說著,一邊扭頭去吩咐丫鬟讓下人去套車,送王永珠回去。 往日里也就罷了,今兒個都說了要收人家為徒了,當師傅的,怎么能這么小氣? 杜太醫呲牙裂嘴的臉色都變了,好不容易齊夫人松手,忙借口說還有事情叮囑王永珠,急急忙忙的追了上去。 還好王永珠走得不快,在門口停住了,正看著不遠處。 杜太醫走到她身邊,也順著眼神看過去,那方向有啥?不過就是一個年輕的婦人掩著臉過去罷了,有啥好看的? 王永珠皺著眉頭,盯著那個年輕的婦人,好一會,才認出來,那不是方氏嗎? 頓時又好奇起來,這方氏不是據說懷孕了嗎?怎么不在家帶著,跑到這里來干啥? 正好杜太醫在一旁,王永珠也就不客氣的問:“杜大人,那對面住著什么人?” 杜太醫才回來沒多久,哪里知道,“你問這個干啥?” 王永珠指指方氏:“那是田家的二兒媳婦,據說懷孕了,前幾天還聽田貨郎說這個兒媳婦身子不舒坦,怎么今兒個倒跑到這里來了?” 杜太醫瞇著眼睛看了一會方氏,才嗤笑道:“你聽誰說的那婦人懷孕了?這荊縣的大夫這些年水平下降如此厲害?連是不是滑脈都把不出來?這婦人明明是葵水快來了,氣滯血瘀而已,怎么可能有身子?” 一句話就將方氏極想隱瞞的事情給揭穿了。 王永珠點點頭,難怪呢,只怕是這方氏為了保全自己,才想到假孕的法子只是她不怕這被揭穿后,田家只怕上下都饒不了她? 王永珠心中倒是多了一點提防之心,既然這方氏沒懷孕,以后見到她還是注意些為好,不然萬一被碰瓷了可怎么辦? 第九百零四章 菌菇醬 那次見到方氏的事情,不過是在王永珠心里留下了一道痕跡。 很快她就沒精力關注這么多了。 張婆子聽說杜太醫已經松口,要收自家閨女為徒弟了,頓時喜出望外。 說實話,她同意讓自家閨女學醫,一是自家閨女喜歡,又是閨女的孝心,自然不好攔著,二來也知道,這世道,對女人不公道。 女人看病有各種忌諱,倒不如讓閨女學一點,不說別的,有個頭疼腦熱的,真找不到大夫的時候,也能救自己一命不是? 張婆子雖然對自家閨女是盲目的信任,可也知道,閨女學醫這事,恐怕也就看天意,隨緣份。 不說別的,那杜太醫可是給皇帝老爺和宮里娘娘們看病的,那才是真正的神醫。 真要收徒,天下多少人哭著求著要給他當徒弟呢,哪里輪得到自家珠兒? 可偏珠兒一門心思要跟著那杜太醫學,還說要么不學,真要學自然那要找個最好的師傅。 就算拜不了師,可能學一點東西,總是好的。 張婆子打從生下王永珠,還真沒拗過閨女的意思,連以前那么些不靠譜的事情都答應了,更不用說這還是正經事呢。 加上宋重錦也是支持的,也沒多糾結就同意了。 本以為那杜太醫不過是卻不過面子,只隨便教教的,沒想到啊,是自己錯怪杜太醫了。 果然不愧是神醫,不僅醫術好,就連人都這么好。 這才個把月時間,就已經要收自家閨女當徒弟了。 要不是顧忌太多,張婆子都恨不得去買掛鞭炮回來放了。 只是這杜太醫還沒明確提出來,還要低調著,張婆子這才勉強忍住了,一疊聲的拉著王永珠,到她隔壁的耳房里去尋摸一點好東西,好給杜家送去。 這耳房如今放著的都是張婆子的體己,還有別人送來的登門禮什么的,也都在這里堆著。 他們一家到縣城的時間短,加上還在守孝,也沒啥應酬。 除了張婆子生病,有人來看望外,還真沒別的禮收。 耳房里不大,除了地上兩口箱子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