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1
“當家的,我,我知道了!我以后一定老老實實的過日子!” 王永富又看向金斗和金壺還有金罐:“你們呢?” 金斗老老實實的低頭:“爹,我們知道了!” “讓他們自己說!” “我們知道了!”金壺臉上有幾分不情愿和抗拒之色,被金斗一拉,再看王永富鐵青的臉,知道今天要是不答應,肯定是不行了。 只得勉強點頭了。 王永富這才一屁股坐下來,吩咐道:“你明兒個好生做上一桌,要是我看到你有敷衍的,立刻給勞資滾蛋!要是不會做,就去請兩個弟妹來幫忙,明兒個要是丟了我們大房的臉——” 話沒說完,可意思卻很清楚了。 林氏大氣都不敢出,忙小雞啄米一樣的點頭:“知道了!” 王永富這才揮揮手:“都出去吧!” 林氏和金斗他們才忙退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王永富一個人,渾身的氣勢一下子就頹了下來,好半天,才垂下頭去,捂著臉,沒一會,兩滴淚就順著手低落在地上。 ※※※ 大房這么鬧騰了一番,雖然后院聽不太清楚,可隱約也知道王永富在發火。 如今都分家了,加上也沒聽到哭聲什么的,大家也都不好意思去勸架,怕被誤會是去看笑話的。 干脆就都當沒聽到,悶在屋里不出來。 張婆子躺在炕上,正跟王永珠說這件事:“現在知道要收拾林杏花了?早干什么去了?不是他縱著,林氏那賤皮子能三天兩頭的做妖?當初老娘我在家里的時候,林氏也敢出這樣的妖蛾子?不拿大耳瓜子扇她!” “什么要給金斗他們留面子?要是林氏這樣再作下去,那大房的面子才要被丟個干凈!有這樣的娘和婆娘,他們臉上很有光彩不成?” “以為當初那事,那么容易就能過去?到金斗他們說媳婦的時候知道厲害了!你以為好人家,會將閨女嫁過來伺候這樣的婆婆?長得寒磣,想得到是挺美的!” 第七百四十九章 五七 王永珠到是有些不明白:“既然大哥這大半年來都忍過來了,怎么反倒今兒發作起來了?” “傻丫頭!如今你們是什么身份?”張婆子笑了,指指自己的傻閨女。 “你啊,還是經歷的少了!先前你大哥縱著林氏,那是因為知道大家看在一家子的面上,就算吃點虧,也都忍讓過去了,不會鬧到他面前,他也就樂得裝不知道?!?/br> “可如今,重錦可是秀才,你可是秀才娘子了!重錦如今還要參加鄉試,萬一高中了,那可就是舉人!老大再沒腦子,也知道這樣的妹夫和妹子得罪不起!就算不結個善緣,也不能因為這些小事得罪人吧?” 王永珠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張婆子說到這里,眼神也有了一點變化:“要知道當初,老二那個畜生考中秀才,那個風光!老二那么些年,對家里那么搜刮,回來不是要銀子,就是要糧食,老大他們兩口子可沒吭過一聲?!?/br> “如今你們又隔著一層,老大又不是傻得,怎么還會放任林氏得罪人?你且看著,明兒個保管林氏就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以后也不會做妖了,就算要出妖蛾子,也不會當著你們的面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林氏一早就讓兩個兒子,一個去買豆腐,一個去采榆錢。 到了快中午的時候,又親自跑去請了江氏來幫忙。 林氏放得下身段,真要求人的時候,早就沒了往日陰陽怪氣的模樣,一口一個弟妹,喊得親熱。 江氏沒奈何,卻不過情面,只得前來幫忙。 本來做好了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林氏就在一旁躲懶的準備。 沒想到林氏今兒居然十分勤快,一應打下手,還有準備工作,都搶著做。 就是最后要掌廚的時候,才讓江氏發揮。 就連金壺中途將昨兒采到的黃松菇給拿到灶屋,讓江氏做個湯,可以看得出林氏心疼得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還是忍住了沒做聲。 江氏心中大為奇怪,這大伯哥昨日到底說了啥,今日大房這邊的氣氛愣是不一樣了。 一個個都老老實實的? 可她也不好多問,只悶頭做事。 等到午飯端上桌,倒也是滿滿一桌,除了榆錢飯,還有薺菜雞蛋餃子,槐花還沒到時候,到是別的野菜也做了幾樣。 又有黃松菇豆腐湯,滋味鮮美。 看著一桌子菜,王永富的臉上才露出一絲滿意來,客客氣氣的跟江氏道謝:“今兒勞煩弟妹了!” 江氏連稱不敢。 王永平和宋重錦一早就駕著馬車去鎮上了,因著第二日就是五七,要女婿家準備酒席。 張婆子本來是要幫忙準備的,宋重錦不愿意累著她和永珠,干脆說到鎮上叫上兩桌。 到中午的時候才趕回來。 因著張婆子的話,王永珠到大房的時候,就特別的留意。 果然,大房的氣氛雖然有幾分沉悶,幾個孩子都老老實實的,沒有了往日的喧鬧。 林氏也低眉順眼的,老老實實的上菜添飯,十分盡主婦的職責,一頓飯吃完,一點妖蛾子都沒出。 最有感觸的是王永富,雖然他努力想跟往常一樣對待宋重錦,可明顯得看得出來,跟以前相比,拘謹了許多,也恭謹了許多。 王永珠暗嘆了一聲,面上還笑微微的。 一頓飯,大家都裝作無事人一般,勉強算是賓主盡歡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陸陸續續上門來了。 大多是王家族人,帶著紙錢還有祭品香燭之類的。 請的道士也早早的就趕到了,在院子里,就開始咿咿呀呀的念經,做起了道場。 王家人今天又都穿上了孝衣,王永富帶著兩個兒子在門口迎客。 王永貴和王永平還有宋重錦在內院招待客人。 因著大家都知道宋重錦如今是秀才了,一個個進來拜祭完后,都湊到宋重錦面前,說上兩句話,也想混個臉熟。 宋重錦倒是跟以前一般,雖然一張臉面無表情,可也有問必答,并沒有不耐煩。 看在七里墩的村民眼里,這就是不忘本了。 當了秀才老爺,比起以前似乎還更和氣了。 尤其是里正帶著兒子也來了,仗著以前好歹還曾給宋重錦幫過幾次忙,干脆的就拉著宋重錦寒暄不放了。 里正的兒子李子棟,以前自然也見過宋重錦,那時候宋重錦還是村里讓人嘆息的可憐人。 沒想到不過半年,就是村里人敬仰的人物了。 真是風水輪流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再看宋重錦還是如以前一般,李子棟心中倒是佩服不已,因著都是讀書人,又聽說宋重錦如今在長青書院讀書,更是羨慕不已。 多問了兩句學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