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6
斬釘截鐵! 王永珠默默的摸摸鼻子,她剛要跟張婆子解釋一下,這長青書院恐怕不是有錢就能進去的,不過張婆子的想法她也聽贊同的,要么不上,要上自然就要上最好的書院。 不然搬到縣城來的意義何在? 還沒張嘴,就被宋重錦在下面有手指頭勾住了裙子,一用力,王永珠往后一倒,被宋重錦眼疾手快給撈在了懷里。 張婆子嚇得魂飛魄散,見王永珠好好的被女婿摟在懷里,算是勉強定下心來。 只連聲催宋重錦抱著自己閨女回屋里歇著去,剩下的她來弄就好。 宋重錦攙扶著王永珠回了屋里,王永珠直接問:“剛才可是有什么要跟我說?” 宋重錦點點頭,打開屋子里的一個箱子,摸出一張名帖來,上面赫然寫著朱浩然的名字,這帖子不說價值千金,幾十金是值得的,“這是什么?”王永珠沒見過。 “這是當初那朱大人給我名帖,說要我到了京城再去找他。他當初也曾在長青出院借讀過一年,如今又是皇帝面前的恩寵,拿著這張名帖,這是肯定能辦得妥妥的?!?/br> 王永珠了然,這就相當于推薦信了,而且還是很有分量的推薦信。 既然這個事情不用擔心了,王永珠也就順便說了一下自己的安排:“這兩天你去辦長青書院的入學,我也去上次買的鋪子和染坊那里去看看,都閑置這么久了,也不知道現在是什么樣了?!?/br> “也正好通知吳掌柜過來,談一下染坊轉讓的事情,這眼看春天就要來了,染坊也要開動起來了。這染坊轉讓后,還要修整請人,不然時機就錯過了?!?/br> 王永珠皺皺眉頭,她上次就說了年后跟吳掌柜談事的,可今年事情多,倒是耽誤了。 這次經過七里墩,本來去問問吳掌柜的,聽說他又出門了,也只能算了。 如今先看看鋪子去,考察一下,這鋪子適合做啥,總不能白閑著吧? 商量好了,第二日,小夫妻倆一起出門,到了門口就分開了。 王永珠剛走了沒兩步,迎面就對上了一對主仆,赫然就是昨天見過的顧秀才主仆。 六目相忘,半天都沒說話。 還是王永珠微笑著沖顧秀才點了點頭,才扭頭沒走出幾步,就聽到顧秀才的小廝疑惑的聲音:“公子,你咋還站在這里不走?快要遲到了——” 然后一聲懊惱的低叫,接著混亂的腳步聲慢慢傳遠離了。 王永珠這才回過頭去,就看到顧秀才此刻那里還有半點秀才斯文矜持的樣子,一手撩起長袍,一手被小廝給拖著,跌跌撞撞的跑得好不辛苦,昨天那風光霽月,溫柔春日一般的氣質一下子煙消云散了。 第七百章 鋪子 這點小插曲,王永珠自然沒放在心上,沖著還在門口看著她的宋重錦揮揮手,這才轉身走了。 宋重錦等王永珠走出幾步,出了巷子口不見了身影,這才眸底一片暗色沉沉,看向跑出沒多遠的顧秀才。 腳下加快了速度,三步兩步追上了顧秀才,正要開口說話,就看到那顧秀才甩開了小廝的手,停下腳步來,大口喘著氣。 宋重錦不動聲色的上前,走到顧秀才身邊,“顧兄?你這是?” 做出不解的樣子來。 顧秀才一愣,一看是宋重錦,忙站直了身體,將手里拽著的袍角給放下來,清了清嗓子,努力自然的道:“宋兄——” “顧兄你這是要去哪里?行色如此匆匆?”宋重錦面無表情的問。 顧秀才不知道怎么的,后背一陣寒意慢慢爬上來,打了個哆嗦,才含笑道:“我要去長青書院,今天起來的有些晚,估計有些遲了,本來想跑著去,可惜平日里疏于鍛煉,這沒跑兩步就喘不過氣來,倒是讓宋兄見笑了?!?/br> 一番話,坦坦蕩蕩風光霽月,并無半絲隱瞞。 宋重錦垂下眼睫毛擋住了眼神,嘴角微微勾起:“正好在下也要去長青書院,倒是和顧兄同路,不知顧兄可否帶上在下一程?” 顧秀才一聽,也顧不得旁邊小廝殺雞抹脖子一樣的使眼色,爽快的點頭同意了:“順路而已,舉手之勞,宋兄何必這樣客氣?宋兄請——” 倒是把速度給放緩了下來,兩人一邊走,一邊閑聊。 昨日不過只是通了個姓,寒暄了一會,彼此才知道了對方的名字。 原來這顧秀才,名叫顧子楷,今年剛滿十九,乃是京城人士,因為授業恩師年歲已大,回荊縣長青書院養老修身養性,他也打算今年下半年參加鄉試,干脆也就跟著恩師也來到長青書院求學。 因為他已經先到長青書院了一段時間,倒是大致有些了解,知道宋重錦也是要到長青書院來讀書的,一點都不保留的將自己知道的長青書院的情況都坦然告之。 宋重錦對長青書院并不陌生,聽著顧子楷的介紹,心情一時倒是復雜起來。 看著顧子楷的眼神也若有所思起來。 有顧子楷親自將宋重錦送到院長那里,再加上朱浩然的名帖,書院院子只考察了幾句,心里就有了數,爽快的同意了。 而王永珠這邊,先到自家鋪子門口去看了一下,這鋪子因為當初還沒想好做什么,一直就沒往外租。 鋪子所在的街道不算最繁華,稍微偏了一些,不過倒是挺大的,分了上下兩層,后面還有一個小小的院子,幾間房子,可以當倉庫用,也能給伙計們住,十分的便利。 院子中間還有一口水井,用水方便,也有防火的意思。 王永珠心里估算了一下,這鋪子大約有三十來個平方,加上樓上的一層,有六十來個平方。 再加上后面的院子和房子,在縣城已經算很不錯了。 又到樓上觀察了一下人流量,這一塊雖然沒有最繁華的街道那么熱鬧,但是田老板選擇在這一塊買鋪子還是有他的道理和眼光的。 一般來說,縣城里居住,還分個三六九等。 不是就連京城聽說都是東貴西富、南貧北賤么。 荊縣自然比不上京城繁華,分界線那么明顯,可也有區別。 比如靠近縣城中心,繁華地段,距離縣衙比較近,這附近的人家,要么就是荊縣幾代的本地老人,要么就是官眷在縣衙附近的宅子。 或者就是有錢的商人,也在這里買的宅子,一時安全,二來也是身份的象征。 離縣城中心越偏遠的地方,房子就沒有縣城中心那么整齊好看。 再加上長青書院,因為長青書院的緣故,山腳下那一片房子,大都住著附近書院的夫子和家眷,因為住在這里的人都緣故,倒是有幾分清貴。 而這個鋪子所在的位置,就在富和窮的交界點附近。 想來田老板當時野心還是有的,倒是想將富人和普通百姓的生意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