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6
銀子的了。 往年,王家最大的一筆收入,就來自這里。 今年,有了王永珠那五畝地的收入,王家的谷倉里,堆得慢慢的,一打開,金燦燦的稻谷,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 王老柱倒是想起一件事來:“閨女啊,那五畝地的租子是多少?咱們是交糧食給吳家,還是直接折算銀子?” 王永珠…… 完蛋,完全忘記這回事了。 旁邊的宋重錦接口道:“老叔,吳家一般租出去的地都是折算成銀子,他們家的地都是四六分,折算四層的銀子給吳家就行了,大家都省事?!?/br> 如今在世道,租人家的地,租子要么就是五五分,要么更狠毒還有七三分的,吳家只要四六分,已經很厚道了。 王老柱點點頭:“果然是吳大善人?!?/br> 王永珠默然,這要是讓王老柱知道,那可不是吳大善人的地,而是自己的,估計就不會喊吳大善人,而要喊孽女了。 王家的谷子雖然收好了,可別人家的還沒有。 鄉戶人家,一般這個時候會竄工,就是你到我家幫忙,我到你家幫忙。 王家今年速度這么快,別人家都羨慕壞了。 尤其羨慕王家這馬車,不少和王家關系還不錯的,都來王家借車用。 也不白借,包一日三餐,一天給十個大錢。 這錢可是自動送上門來的,哪里有不賺的,張婆子立刻就答應了。 王永貴開始還搶著要去,心里想著中間給別人家捎帶一點,也能多賺個一文兩文的,攢個私房錢啥的。 結果去了一天,第二天打死也不去了。 問他為啥,他十分郁悶,原來去人家家,一日三餐,不是窩頭就咸菜,就是饃饃就咸菜 。 好不容易有點rou腥,一人就夠一筷子的,有啥用?還不如在家呢。 不說別的,這次回來,王永貴到目前為止,雖然總是被逼著下地干活,每天累得跟狗似的,可他還真沒打算走。 一是手里還沒撈到錢,二嘛,就是家里的生活太好了,每頓或多活少,都有點葷菜吃。 尤其是這準妹夫到自家后,沒事跟妹子上山一趟,回來就能拎一只雞,兩只兔子啥的。 就為這個,他看宋重錦就越來越順眼了。 忙忙碌碌差不多快大半個月,稅賦交了,糧食賣了,倉庫里有糧,手里有錢了。 七里墩的村民們才總算能歇口氣了。 王家老早就開始準備了,找人算好了一個黃道吉日,諸事皆宜。 又早就請了里正,還有王家的族長,還有村里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給宋重錦和王永珠當訂婚證婚人。 王家大手筆的定下了大半只豬,十幾條大草魚,又有雞和鴨,還跟村里賣豆腐的那家定了一大板豆腐。 村里人看了,都嘖嘖稱奇,知道王家這是要大辦。 宋重錦更是天天早出晚歸,在山里尋摸,每次下山都沒空手,打些獵物,小的山雞和兔子就留在家里,到時候宴席上用。 大一點的,就拿到鎮上去賣。 王永珠這幾日,啥都不許干,在家里給自己和宋重錦做新衣裳。 這布料,還是得知了消息的吳掌柜給派人送來的,還說了,訂婚那天,一定會親自來吃酒的。 吳大善人還有吳中寶,鏢局的陸管事,關一飛都接到了喜帖,都答應到時候親自來道賀。 宋重錦的衣裳是穩重的青色,而王永珠身上的衣裳,則是上次那位宮里的總管帶走的絳紅色的布料。 她本來想挑別的顏色的,吳掌柜讓人給她送來這個顏色,還交代了,說宮里娘娘已經試穿過了,十分喜歡。 吩咐下來,這個顏色要多進貢些到宮里,如今京城已經有以穿絳紅色為榮了。 所以也就沒了忌諱。 王永珠天天埋頭做衣裳,外面張婆子忙的腳不沾地。 吳掌柜不僅送來了衣料,還將他們酒樓的廚子給借了一位過來,那天做主廚。 打下手的自然就是江氏和族里其他家的媳婦。 到了訂婚那日,王家還特特的買了一掛鞭炮來放,頓時氣氛就熱鬧起來。 屋檐下掛著兩個紅色的燈籠,院子里席面都擺不下了,在院子外面,順著墻擺了一溜。 酒樓的廚子拿出來看家的本領,什么四喜丸子,什么扣rou,還有紅燒兔rou,白切雞,還加上一道魚塊,再加上一道野雞湯,豆腐,再配上兩三樣青菜,整整十個菜,就有六葷,實乃是七里墩這幾十年來都難得一見的喜宴了。 這是院子里,家里實在親戚才有的席面。 擺在院子外面的流水席,也是有一道rou,一個炸豆腐rou丸子,一個雞湯,加上一個炒雞蛋,配上四個青菜,這就比平常人家兒子成親都還體面了。 好多村民也就送上一兩個雞蛋,或者拿上一兩文錢來,就帶著孩子來,吃得滿嘴流油而去。 第二更 第三百九十八章 金簪 這陣勢,吃過的人都豎起大拇指,說老王家氣派,有排場。 院子里主桌上,自然是里正,族長,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有王老柱、王永富和族里幾個同輩的相陪。 吳掌柜,吳大善人,吳中寶,還有陸管事和關一飛坐在旁邊一桌上,由王永平和王永貴陪著。 王永貴平日里油嘴滑舌,可這個時候,那真是有了用武之地,有他一張嘴,這桌上那氣氛一直不錯。 訂婚也是要有聘禮的,還要有婚書。 聘禮宋重錦早就準備好了,依照鄉戶人家的禮節,只增添了一二。 其中最珍貴的,是用一個匣子裝著的一只金簪,簪子用金絲扭做成一朵攢瓣梅花,梅花中間,鑲嵌了一顆小拇指頭大的粉色的珍珠,盈盈生光。 吳掌柜等人見過世面,看到這珍珠,眼睛都一縮。 這珍珠本就難得,尤其是這么大的,渾圓的,珠光瑩潤,更是少見。 在省城京都算上品了,卻出現在了七里墩。 大家心照不宣的交換一個眼色,又都笑瞇瞇的夸起今日的男女主角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起來。 不說吳掌柜他們見過世面的看到了都驚訝,那些大姑娘小媳婦,就連老婆子們,看著這簪子,一個個羨慕妒忌的眼睛都紅了。 這么漂亮的簪子,還是金子做的,得值多少錢??? 也不知道是這宋重錦為了討好這未來岳父家,打腫臉充胖子呢? 還是王家為了自己的臉面自己掏的錢? 林氏和江氏看得眼睛都不眨,張婆子更是手在衣服上擦了好幾次,才敢伸手去接這個匣子,生怕不小心給摔了。 張婆子自然知道,這簪子是宋重錦自己掙錢給自己閨女買的,可沒花王家一文錢。 因此就越發的滿意了。 閨女好眼力,這女婿找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