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2
咋過???” 王老柱也皺了眉頭,嘆了口氣。 往前又割了一段,趕上了王永富,王永富趕著馬車來,哪里好意思真看著爹娘下地,自己呆著。 他的腿腳如今只要不變天,倒真沒什么大礙了,因此跟在后面也就下了地。 那速度,也就比林氏慢些。 王老柱將剛才聽到的話,跟王永富嘀咕了幾句:“唉,這莊戶人家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要是往年,有老二在,咱們家好歹不用交稅賦的。這今年,也不知道要交多少呢…” 那語氣里,居然有一點惆悵和惋惜。 要是往年,王老大肯定要接腔,順著王老柱的意思,把王老二夸贊一番。 因為莊戶人家如果出了秀才的話,是不用交稅糧的。 這也是老王家在七里墩立身的資本和特權。 王老柱往年這個時候,都會特別得意和自豪這個資本。 外人不知道情況,只知道王家不用交稅,那可省了好多糧食,一個個都羨慕不已,每年都要奉承王老柱幾句。 就是家里人聽到了,也都會附和兩句。 雖然都知道,省得那部分稅糧,也都是王老二拿走了的。 家里的田地是種多季的,春收麥子,秋收稻谷、小米,高梁等。 稻谷產量低,屬于細糧,大部分都是拿去賣錢,也算是家里一個重要的收入。 麥子和小米、高粱,會留著家里,磨碎了,混在一起吃。 這樣能讓一家老小都能填飽肚子。 即使王家以前算是七里墩的富戶,也都是這么干的,只會在逢年過節,或者家里人不舒服的時候,才有白面和白米吃。 只有王永安,每年省下來的稅糧,雖然不用交給官府,可都被王永安一兩不少的,拖到城里家去了。 而且稅糧還能摻和點別的,王永安從來都是只要白米,小米和高粱是從來不要的。 往年家里的稻谷,說到底,不是賣了錢供他讀書了,就是直接拖到城里,和他的老丈人一家吃了。 王家人真沒意見嗎?不過是指望著王永安出息了拉幾個兄弟和侄子一把,才咬牙供著。 如今聽王老柱好像還很惋惜,王永富實在沒忍?。骸暗?,往年的情況您老人家又不是心里沒數?那稅糧雖然沒交,也給了老二了。咱們家這些年,除了一個空名聲,實沒沾上老二什么好處?!?/br> “如今這樣,我倒覺得好,交完稅糧后,咱們家再多留一點細糧,我看妹子喜歡吃,您跟娘年紀也大了,也該吃點細糧補補身子了。除去這些,還能賣些銀錢,比往年可強多了!” 王老柱沉默了半天,吧嗒了一口煙。 嘆口氣:“我也知道,如今家里這好日子,都多虧了你妹子!只是,我想著,世人分幾等,士農工商。咱們家以后日子越過越好,沒個名頭護著,將來只怕有人眼紅?!?/br> “那山貨生意雖然來錢,可是名聲不好聽。家里還是得出一個讀書人才行!”這是王老柱一輩子的執念。 王永安倒是實現了他這個執念,只可惜,最后傷害王家和王老柱最狠的也是他。 這話,王永富就不好接了。 倒是王永貴被張婆子在后面罵著,剛好割到這里,接話道:“爹,我看還是算了吧!要是再供出一個像老二那樣的讀書人,咱們家這地就又要被賣了!到時候小妹也嫁人了,您再指望誰去把地給贖回來???可別指望我啊,我王老三可沒這個能耐!” “再說了,我們兄弟這一輩的,除了老二也沒一個有讀書的天分,小一輩里,金斗和金壺已經不指望了,就剩下金罐還有我家金盤和金勺。爹你是打算供哪一個???還是三個一起供?那咱們家有銀山也供不起??!” 這幾日雖然總是被妹子教訓,十分沒面子,可是他打小就習慣了,在妹子面前,面子是不存在的。 加上這家里日子好過,每天都有葷腥,能吃飽肚子,最主要的是,還能發月錢,這讓王永貴覺得這日子可比以前的家里強多了。 他自己讀書沒天分,可是對于家里幾乎將所有的錢糧都供給老二,什么好的都先緊著老二的情況十分不滿。 老二吃rou,他們連骨頭都啃不上,老二米白面,他們天天吃各種粗糧。 節衣縮食供出老二來,他看著,全家也沒沾到多大的光,反而老二一天到晚一副,大家都要靠著他,要巴結他的嘴臉。 那個時候他就看穿了,誰特么都指望不上,他可不像老大還指望著老二拉金斗他們一把,一直忍耐著。 打小王永貴就知道,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爹看中老二,倚重老大,娘最疼妹子,他跟老四沒人疼,老四是個傻的,他可不是。 爹娘都指望不上,他很快就學會了給自己打算,靠著一張甜嘴,哄著妹子和爹娘,他的日子比起老大和老四可舒服多了。 他也想得開,人活一輩子,什么都是假的,自己舒服享受了才值得。 這好不容易,可以靠著家里享受幾天好日子了,親爹放著好好的安逸日子不過,又要提啥讀書人? 這是虧沒吃夠?還是腦子有包? 被王永貴兩句話懟得老臉掛不住的王老柱,一煙袋鍋敲過去:“就你廢話多!干活去!” 王永貴也不生氣,嘿嘿一笑,繼續干活。 王永富生怕王老柱再拉著他說這些話,也忙忙的低頭割起稻谷來,沒幾下就沖到前面去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送飯 這邊,王家三父子說的這話,隱約的順著風傳到了宋重錦的耳朵里。 他慣于打獵,對于割稻谷,還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開始有些不順手,不過多看了幾眼別人怎么做的,沒多久就掌握了訣竅。 速度也就上來了。 剛好聽到這幾句,眼神一暗,王老柱這話倒是提醒了他一件重要的事情。 后頭,張婆子和江氏在后面捆著谷子,看看天色差不多了,再看林氏已經一畦割到了頭,回頭在幫金斗和金壺兩兄弟割。 “行了,時候不早了,老大家的,老三家的,快回去做飯去!”張婆子吩咐。 “將那山雞燉了,晚上做兔子吃?!?/br> 林氏和江氏爽快的答應了,略微收拾了一下,擦擦汗,就爬上田埂,往家趕。 走回一半的路,林氏看著前面那個身影,忍不住用胳膊肘推推江氏:“弟妹,你看那不是咱們家小妹?” 江氏抬頭,不遠處的槐樹下,站著的那個人不就是小姑子么? “我看是,小妹咋來了?”兩人迎了上去。 走進一看,王永珠一手拎著一個木桶,一手拎著個竹筐,背上還背著一個。 木桶里是一桶碧汪汪的綠豆湯,看著就讓人暑氣一消。 林氏忙接過木桶:“小妹,你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