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8
消失在了山路的盡頭。 母女倆扶著慢慢的往家走,出了楊家鋪,走出老遠,才感覺到后面似乎一直有人跟著。 回頭一看,宋重錦還拿著自己的竹筒不緊不慢的跟在后面。 見王永珠回頭,才加快腳步上前,將竹筒塞給了王永珠,三兩步就竄到了前面,飛快的走了。 要是以往,張婆子肯定要說兩句,可此刻她沒心情。 既擔心老大的傷,又心疼那給出去的銀子! 只回頭往山路那邊看了看,“閨女啊,你說你大哥能治好嗎?這鎮上看病得多少錢??!造孽??!你爹都說了,不讓他們去挖山藥,非要聽林杏花那個掃把星娘們的話,把你爹的話當耳旁風!現在好了,摔成那樣了,八成是不行了,這以后可咋辦???剩下我們這老的老,小的??!以后的日子可咋過??!” “當初我就說不同意娶林杏花這個掃把星,都是你那死去的奶,硬要塞給你大哥!這個殺千刀的老婆子,都是她害了你大哥??!還有我那銀子啊,那是老四娶媳婦的錢,還有你的嫁妝錢??!這要是能看好也就算了,將來讓老大掙錢還,可要是看不好,都要打水漂??!” 王永珠很無語,都這個時候了,人命關天,您老人家還惦記啥銀子??? 只不好開口勸,要知道,在張婆子心里,閨女第一,銀子第二,怎么能不心痛??? 更何況,王永富這個傷勢,在科技發達的自己來的那個時代,都是很棘手的,萬一傷到神經,就是癱瘓截肢的后果。 不要說這個醫藥更落后的時代了! 只是,這話不能跟張婆子說,不然,只怕張婆子會更后悔。 因此只能使出忽悠大法和哄人大法來:“娘,那老劉大夫不是說了鎮上的馬大夫治療這個有一手嗎?說不定大哥吉人天相,能治好呢!只要大哥能治好,銀子將來還能賺回來??!再說了,我現在不是在學繡花嗎?等我學會了,我就繡花掙錢養您跟爹!您就放心好了,我肯定能養活你跟爹的,到時候天天給你們買rou吃,給你們買綢緞的衣服穿,有錢了還給你買兩個丫頭伺候你們,好不好?” “又胡說!你將來不得嫁人?哪里有出嫁的閨女還養著自家爹娘的?娘只要你好好的就好,嫁個好男人,將來小日子過得紅火,娘就知足了!養爹娘這種事情,從古至今都是兒子的事,你那幾個哥哥是干啥吃的?老娘把他們養大,莫非連老都不養了?豈不是便宜了他們?”一席話哄得張婆子嘴上說胡說,眼睛都笑瞇縫了。 王永珠見張婆子心思被帶開了,也就擦了擦冷汗,順口又附和著張婆子的抱怨,兩母女攙扶著回家。 快要到家了,王永珠還能遠遠的看到宋重錦的背影,在路中間停頓了一下后,腳步一扭,沒有往他家的方向走,反而是進了山? 王永珠倒是多看了一眼,不免嘀咕,這個時候還要上山? 不過很快,院子里傳來的聲音,讓她將這點子疑惑甩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院子里,張婆子一進屋,看到屋子里亂糟糟的,都是她匆忙拿銀子翻亂的,還沒來得及收拾。 一邊收拾,一邊心疼銀子,收拾到放糧食的柜子的時候,突然想起,好像老三家的給烙了餅分給幫忙的人吃了的。 立刻從脖子上找出拴著的鑰匙,打開糧食柜子一看,放蕎麥面和高粱米面的袋子,下去了一大截。 那個心痛??! 也顧不上收屋子了,沖出來就罵:“老三家的,給老娘滾出來!一個個的這是要翻天是吧?趁著老娘不在家,偷偷的拿糧食烙餅給外人吃?吃里扒外的東西,你這是要把我們老王家的家當搬空不成…” 江氏委屈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想分辨兩句,又不知道從何分辨起,就算自己說是小姑子讓自己做的,只怕婆婆也要怪罪自己。 一時心灰意冷。 王永珠聽到了,暗道一聲糟!她先前只顧如何將大哥送到鎮上搶救了,倒是忘記了江氏為難之處。 這個鍋可不能讓江氏背! 忙幾步進了門,把院子門一關,又上前拉著張婆子,特別風清云淡的口氣:“娘,那是我吩咐三嫂烙的餅,我是聽金斗說大哥的傷勢不是嚴重嗎?我想著老劉大夫只能看個頭疼腦熱啥的,弄不好就耽誤了大哥的身體,估摸著還要把大哥往鎮上送。這一來一去的,不得要時間嗎?想著就烙點餅什么的,咱們自家人墊墊肚子?!?/br> “我這不是想著到了鎮上,咱們要是啃個啥野菜高梁餅子,多丟人??!咱們家又不是吃不起好一點的,為這點子小事,丟了王家的人,萬一傳回到村里,咱們家以后還要不要出門?所以讓三嫂用料實在點,也不跌份!娘,你看我考慮到周到吧,就三嫂那燈油性子,一撥一亮,她能想這么多?也就我隨您,才這么聰明!” 說道最后,還拉著張婆子的手臂,等她夸獎的樣子。 第九十六章 沒滋沒味 張婆子看看低著頭的江氏,再看看還一臉等著自己夸獎的閨女,再想想她的話,倒好像有幾分道理。 張婆子本就是個好面子的人,沒事都要去村里人面前顯擺顯擺的,不管平日里王家伙食如何,她出去都得吹噓吹噓。 更何況今天,這餅可是送到了隔壁楊家鋪,這么想來,隔壁楊家鋪的人,想來也知道王家的生活好,殷實了。 這可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還是自己老閨女有遠見! 張婆子轉怒為喜,“還是我老閨女聰明!這都跟著cao心半天了,累壞了吧,晚上吃點面條子,給你臥兩個雞蛋好不好?” 王永珠自然說好,“我年輕身體好著呢,一點也不累,倒是娘今天可累著了,又傷了心,雞蛋給娘補補,我只要娘的身體好,我就好——” 張婆子被哄得心又軟又甜,自然沒心思再罵江氏,不耐煩的揮揮手:“行了,去灶屋拿瓢來舀點苞谷面,晚上做點子面條吃,也順順我的氣!” 江氏答應一聲,抬頭對上王永珠帶著幾分歉意的眼神,心里一暖,小姑子這是替自己開脫解圍呢。 她不奢求別的,只要婆婆不成天打罵就行,至于別的,她半分都不想計較。 因此搖搖頭,表示自己不在意。 拿著瓢去了里屋,張婆子給舀了一瓢苞谷面,想了想,又舀了一瓢,估計著晚上肯定要有人回來報信,得預備飯菜。 吩咐了江氏幾句,江氏拿著面回到灶屋,準備揉面。 張婆子心里還是惦記著老大的生死,在院子里坐臥不安,看啥都不順眼,干啥都不順手。 只覺得心煩意亂,三房幾個小豆丁被揪著罵好幾次了,罵得金勺和金盤躲在屋里都不敢出來。 還是王永珠見這樣實在不像話,擔心大哥可以,可沒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