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
致義好不容易得以喘口氣,“做都做了,現在才考慮到這個問題會不會太遲了?”沈顧青無辜地看著他。“外地人而已,不會亂說的。他們的活動圈子很小?!?/br>“那就好?!鄙蝾櫱鄬⑾?體抽.出來,面不改色地說,“我們轉移陣地吧?!?/br>然后致義貼到了墻壁上,單腳站立著,另一只腳架在沈顧青的臂彎里,就著這個姿勢上下松動,噗滋噗滋的聲音特別明顯。“致義啊,為什么都做了那么多次了,你的甬.道還是那么緊.致?”沈顧青做到欲罷不能。致義正嘗試著發出低沉的魅惑聲,沈顧青這一問,竟讓他縮瑟得更加厲害。“天,放松點?!?/br>致義絕不會告訴他,自己每天都有做提肛運動,不過真要是說出來,可能很好笑吧。又是做了一整晚,幾乎脫力。致義在沈顧青的懷中沉沉睡去。沈顧青起身坐到了床沿,抽屜的鑰匙,應該就在致義褲子口袋里。☆、第四十章一頁一頁地翻看著筆記,沈顧青說不清自己是什么心情。他原以為自己是特殊的,回到過去改變一切是上天恩賜的獨一無二的機會,卻不想致義也有一模一樣的遭遇,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致義說,他利用預知的特權妄圖改變母親的死亡,奈何終究逃不過死神的召喚,母親以另一種更為慘痛的方式離開了他身邊。「一直以來的努力,真能改變這個人的心嗎,還是說想要有所得,必須付出同等的代價??芍厣院筮€是形同陌路,這死而復生于我又有何意義?」致義在筆記里,一字一句地訴說著他的擔憂,求而不得,重活一世,又有何用?沈顧青終是沒看得下去,他在思忖著一件事,要不要把自己重生的事告訴致義,如果說了,是不是意味著像致義筆記里所說的那樣,需要付出某種代價。沈顧青開始意識到,重生并不只是偶然性的,他回到過去,致義也死而復生,這其中必有某種聯系,但究竟是什么聯系呢,他一時沒什么頭緒。后來想著想著,他就漸漸睡過去了。第二天醒來,是致義在拍他的臉。“我帶你去鎮上吃早飯,那里什么都有?!?/br>沈顧青洗漱之后下樓,發現蘇父早就沒了人影。“伯父呢?”他問。“爸一早就出去了,和同村的幾個老頭子一塊到前村聽戲去了?!?/br>沈顧青想起原來蘇父住在他別墅的時候,似乎起得也不算早,到了自己地盤,果然生活習慣就顯現出來了。上水村窮是窮了點,但環境好,人也樸素。他忖著,等過了幾年,讓沈轅那老頭子也來這里養養老怡怡情,不失為一種人生享受。小鎮上有個早餐一條街,致義說,這里匯聚了全國各地的特色糕點制作,吃完一遍一整天都撐著肚子。“其實沈氏餐飲要想有所突破,可以從這些名不見經傳的特色小吃里取取經?!?/br>沈顧青看了一溜,果真什么都有,單單是油條形狀的糕點,就有好幾種名字,似乎每種名字還有不同的意義。沈顧青覺得無比新奇,說:“你倒是提醒我了,你的生態餐廳,其實可以聘用這里的糕點師傅,看他們的手藝,也都有十幾年的功夫了?!?/br>致義卻道:“我要是聘用,以后這條特色街就不存在了。再說即便我真要用,他們也不定能答應,老手藝自由慣了,不見得肯做我手底下的員工?!?/br>沈顧青似乎也沒聽進去多少,已經自顧自買了一款糕點。老板說,那叫“開口笑”,形狀像油條的變異體,外頭一層脆皮在鍋里炸得黃橙橙的,一口咬下去,里頭是松軟的發酵面食,卻一點見不著油腥,那層脆皮完全把油膩隔絕在外,又酥又香特別入味。沈顧青滿臉幸福洋溢,致義說:“其實‘開口笑’的做法有很多種,這里的糕點師傅都要自己的一套理論,你瞧那邊的,招牌上寫著‘正宗開口笑’,外頭裹了一層芝麻,中間裂開一道口,像小丸子。還有那家,‘開口笑’就是紅糖開花饅頭。如果你跟他們聊哪家才是地道正宗的,他們都會說自家才是正宗的。表面上競爭非常激烈,可實際上經?;ハ啻T傳授經驗……”致義滔滔不絕講述著,像個導游。沈顧青嘴里鼓著還沒吃完,手卻癢癢一個個都買下了。致義追著他屁股后面跑,說買這么多你根本吃不掉啊,沈顧青一邊咀嚼一邊說,沒事,就嘗嘗味道。那天沈顧青吃得巨撐無比,一回到家就圍著致義說要做飯后運動。致義說:“先站半小時再說,如果不想得盲腸炎的話?!?/br>當然,這其實和盲腸沒有半點關系,完全是因為致義那地方還隱隱發痛。好久不做,那地方又緊了,一下子容納下沈顧青的巨大物體還真有些吃力。沈顧青不死心,他似乎完全忘了做了一夜思想斗爭要跟致義坦白的事。在遭到無數次拒絕后,他只好轉移注意力做點別的事情,比如說在衛生間裝個熱水器。沈顧青辦事一向迅速,打個的一下子到了市里,幾乎不要致義跟隨,他全程搞定,回來的時候連安裝人員也帶回來了。致義甚為吃驚地望著這陣仗,沈顧青得瑟地與他說,出點小費,什么都解決了。當然致義也不是不知道這個理,只是這老房子不過多久就要拆遷了,根本沒有裝修的必要。裝個高檔熱水器,以后還得拆下來搬來搬去,實在麻煩。沈顧青擺著一副“怎么樣,老公很厲害吧”的表情。致義無奈吐了口氣,隨他去吧。蘇父晚上回來的時候,說自己遇到一個怪老頭,穿著一身高檔唐裝,像是大城市里面來的,不認識路,就問路。蘇父問他要去哪兒,那怪老頭回答說,去他兒媳婦家。蘇父是了解上水村的行情的,能嫁的姑娘差不多都已經嫁了,年紀小的不是打工了就是上大學了,還有些未成年的,那就不提了。誰家女兒會這么有福氣做這有錢老頭的兒媳婦?蘇父百思不得其解,就問他,你兒媳婦叫什么名字。那老頭賣了個關子沒說,后來向別人打聽去了。“你、你們知道他打、打聽的是誰、誰家嗎?”蘇父瞪著眼珠子,表示此事十分嚴重。“誰家?”致義倒是漫不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