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4
一幢樓,跟裝了滑輪般一眨眼就平移了好幾十米,看著邵子昂一行人目瞪口呆。“跑?”就連邵子昂也呆住了,“這……怎么跑?”“看走廊的護欄!”有人大叫起來。邵子昂低頭一看,走廊護欄的墻壁上出現了一行符號,十分簡潔易懂:←↑→,他沉默了片刻,道:“左右也就算了,這個往上是怎么回事?”話音未落,謝雪落已經仗著身邊空曠一個滑步湊到符號面前,一巴掌狠狠拍上了→!如同急剎車般,所有人都感覺到了來自物理學珍貴的饋贈:因為樓毫無征兆地往右疾移,大家如同稻子般往左倒伏在地上。“碰碰樓??!”謝雪落激動地臉頰通紅,“好酷!”“酷個屁??!”邵子昂倒下時正好枕在了另一位青年的襠部,對方頓時雙眼翻白、身形扭曲,他卻是羞到滿臉通紅,手忙腳亂地爬起來,“你能不能不要再這么毛手毛腳了?!”“腦子比手快,嘿嘿,對不起啦!”謝雪落毫無愧意地說,趴在護欄上看著追過來的“線條人”,“這個如果是我們的最終試題,要怎么看???”“我覺得這個未必是我們的?!鄙圩影喊寻⒈坨R推回鼻梁,看著天空道,“這里不止我們一幢樓……”也不止一個“線條人”。直播間的畫面不再以個人或者走廊為主,而是一個俯視圖,許多幢不同顏色的樓與“線條人”正在云霧中不斷追逐著,這些“線條人”并沒有特別執著于某一個目標,只要有樓靠近它們就會追過去,有時候兩三個“線條人”追著一幢樓,有的樓卻追著某個“線條人”。所有樓都只剩下一層走廊,所有的“線條人”則不一樣,任何一個角度構成都不同,唯一相同的是目標:毀掉這些樓。邵子昂所在的樓還在嗑嗑絆絆學習cao縱方向時,一幢天藍色的樓突然從正面疾馳撞了過來,就在兩邊都發出駭人的尖叫時,一只“線條手”隨之破開云霧而來,如同泰山壓頂般一巴掌拍上天藍樓,力量很可怕,天藍樓頓時土崩瓦解,化作無數怨念的大罵與磚塊石頭雨消失在了云霧之中。“嘖嘖,這就是失敗了?!狈蹣堑娜藗円呀浤軌蛘暿?,有人這么感嘆道。“這么大,怎么觀察題目???”謝雪落不解地道,“這個不科學??!”“這個覺醒儀式有哪里科學了?”劉江欲哭無淚地道。“有??!”謝雪落理所當然地道,“那些題目就很科學!”劉江:“……”直播間里也爆彈幕了。「這個是什么鬼??!碰碰樓大戰???」「你還別說,挺酷的,大型‘蘿卜’就是爽??!」「這個角度是挺爽的,我們中國什么時候能拍出這樣的大片就好了!」「有啊,流浪地球不是……」「球吹滾!」「戰狼PTSD爬!」「我說,這個要怎么看題目?人也變成這么大?」「你瞎??!那么大的題目都看不到!」「有個屁啊,在哪里?」「胸口??!仔細看!」“胸口?!鄙圩影和屏送蒲坨R,冷靜地扒著護欄,“仔細看?!?/br>謝雪落瞇著眼睛看了半天,最終大叫一聲:“干個蛋哦,NP-C是什么鬼!這是人能算出來的題目嗎?干蛋??!”從一句話里連續兩個“蛋”來看,謝雪落顯然也接受不了了,不過,大部分人都處于茫然之中,包括答題小隊的兩個人。“什么玩意兒?”“世界性的數學難題?!鄙圩影簾o奈地道,“怎么說呢,就是這個問題是沒有確切答案的,你無法通過某種計算來得出直接準確的答案,但是你可以通過計算得知某個猜測的答案正確與否,然后……就算吧,無窮盡的計算,反正這玩意兒基本上就不能算是個‘題’,類似猜想理論之類的東西?!?/br>一連串的臟話響起。“這他|媽……會不會是我們這邊前面算的題太難了,所以最后的題這么難?”有人猜測道。邵子昂突然掏出手機按了幾下,屏幕黑沉沉的完全沒有反應,他說道:“我覺得不是我們的題特別難,是所有的題都難,你們看那邊,大質數,我看見這三個字就不想往下看了,哪怕是最簡單的質數計算人腦也是沒辦法做到的?!?/br>“但是我們有手機計算……臥槽!”有人叫了起來,“這主試官太難賊了,這時候手機就不能用了!”“現在怎么辦?”答題小隊也慌了,“邵子昂你對這個什么NPC有看過嗎?有公式嗎?”邵子昂回過去一個古怪的眼神:“我要是能對這玩意兒提出一個公式,一個諾獎肯定跑不了?!?/br>答題小隊頓時臉色慘白,其他人更是面面相覷,大氣也不敢吭一聲。“那是不是……這就是最后了?”有人泄氣地道。“不?!鄙圩影簲蒯斀罔F地道,“我覺得我們還有希望,這最后一關就是看我們的選擇了?!?/br>“選擇?”謝雪落疑惑地道。“我們才看了兩幢樓,其他樓的題目呢?”邵子昂推了推眼鏡,一派冷靜的模樣,“總之我不會死心的,不看到最后一題我不放棄?!?/br>謝雪落看了看青梅竹馬的臉,微笑了起來。第一百六十八章相比于“碰碰樓”這邊的混亂與熱鬧,階梯教室在經歷了最初的吵鬧亂斗與大規?!盎貧w真實世界”之后,剩下的人都處于寧靜之中。除了少部分天賦異秉的人之外,大部分人對于學習并不熱衷,因為這并不是什么愉快的體驗。游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只要付出一點點時間和極少的智力就可以獲得很多正面反饋,這是人為設置的“快樂”,而學習,可能你看了一整天,抄寫了一百遍的“馬冬梅”,吃頓飯的功夫就變成“謝霆鋒”了,更有可能會在考試時變成“馬勒了個壁”回蕩在意識中。教室里留下來的人早已做好了這方面的思想準備,大家倒也沒覺得特別苦逼,那些參考書大多數都寫得如同科幻般,起來倒也有些趣味。兩邊的階梯教室,最終留下來的人不超過十個。田山、莫文軒、“三十一”,還有一位妹子——不是林秋設置的虛擬人物——扎著馬尾辮,有著沉靜的面容。對面的教室倒是數量多一些,包括馬頭、胖子,最奇怪的莫過于那位一開始發現“真實之腦”的覺醒辦工作人員,他居然也留了下來,不過并沒有沉心靜氣地看參考書,反而像多動癥般在教室里跑來跑去、爬高上低,時不時還焦慮地碎碎念兩句,十分反常。田山可懶得理會,他正沉迷于“超遠距離傳送技術對城市商業模式的影響”一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