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7
書迷正在閱讀:白術、刀背人、得寸進尺、我的搭檔太逆天、暮云合璧(H)、我的雙修道侶不可能這么可愛、差生(H)、古代生活記事、全星際都等著我種水果、嬌寵影帝
兄未能中式,那便是朝廷與百姓極大的損失。 向兄的才學是為造福于社稷百姓所生的,朝廷絕不能缺了他。 而項云珠方離開,向漠北便來到書房,將又重新埋頭于書本中的柳一志給從書房揪了出來。 “不必再埋頭苦學了,拾掇拾掇自己,好好歇上三日,該到養好精神去參加殿試的時候了?!?/br> 225、225 三月十五日,殿試。 丑時才至,孟江南便輕聲喚醒了擁她而眠的向漠北,待他起身之后親自為他穿衣梳發,一切準備妥當后隨他一道到了花廳。 此時的宣親王府燈火通明得如同白晝,花廳里丫鬟們正將清淡卻又精致的膳食魚貫般端上來,宣親王夫婦、項璜夫婦以及項云珠已到了花廳,柳一志也穿戴得妥當早早來到了花廳里。 這會兒項云珠正站在他身旁,半噘著嘴,面上無甚好臉色,不知說了些什么,使得柳一志著急地撓了撓頭。 有如用晚膳那般,在這夤夜時辰,宣親王一家人齊整地坐在花廳里陪向漠北用膳。 這一頓必須吃好更要吃飽,否則接下來的一天便會餓肚子。 殿試只考一天,卯時入宮,辰時發卷,最遲日暮前需將卷子答完,不可繼燭作答。 因殿試乃圣上親自策問天下貢士,因此殿試期間照理不允許如廁,此乃對天子的大不敬行為,若有此行為之人,哪怕卷子答得再好,也會掉到三甲末,而殿試期間雖允許準進士們帶干糧入場,但為了考試期間不出現如廁這般狀況,鮮少有貢士會帶干糧。 再有則是殿試只有策問四道題,對策千字以上,辰時開始發卷答題,大多貢士在正午時分便會將卷子答完并陸續交卷出場,唯少數人還在繼續作答。 不過半天時日不進食,并非難忍之事,且如此小事在自己的前程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即便再如何不能忍,也必須忍住。 因此進宮考試前的這一頓飯,務必飽食。 柳一志的座位正好在宣親王對面,宣親王本就喜愛勤學苦讀的他,這會兒看他吃得香甜的模樣,忍不住親手給他盛了一大碗湯。 柳一志受寵若驚地接過。 向漠北一記冷颼颼的眼刀子飛過來。 宣親王當即將柳一志已經捧在手里的湯給拿了回去。 柳一志:“……” 向漠北繼續吃飯,項璜情不自禁輕輕笑了,爾后給柳一志盛了小半碗湯,遞到他面前來,溫和道:“只喝這一點兒無妨?!?/br> 項璜自杏榜張貼后便回到了宣親王府,翌日與向漠北及柳一志講了一番殿試規則,柳一志記在心中,因此哪怕是這小半碗湯他亦未敢喝完,只啜了兩小口便將碗放下了。 飯罷,宣親王本想親自送向漠北到承天門外,卻是被宣親王妃拉住了,他只好作罷。 今回便是孟江南都未有執意要送他過去,他們一家人甚至都未敢站在門外目送他離開。 因為自杏榜張掛出來后“向漠北”這個拿下案首會元的自靜西布政司來的尋常士子便成了眾人眼中的焦點,這兩日來,不僅是士林中人,便是街頭巷尾的市井百姓都在談論此事。 向漠北何許人也?無人知曉。 便是禮部都震驚于他的脫穎而出而去翻閱了他的履歷表與祖上三代狀況,皆乃一介徹頭徹尾的平頭百姓,并無任何特別或是身份可言。 然而就算他真乃背后有個有權有勢的人家,其實也難以在春闈之中舞弊,因為不僅參加春闈的舉子眾多,且春闈卷子皆由朱筆易書[1],加之房官二十,若真要舞弊,又如何能確保得了其卷子定能分得到某房官手中? 不過百姓言論向來是人云亦云,但凡一點風吹草動,皆能空xue來風,為保向漠北名聲,宣親王府眾人自不能在此時讓外人發現了他們之間的關系。 而宣親王一家人也都知向漠北心中所想,他想以他的真才實學、以毫無背景的向漠北的身份立于世人眼前,而不是以宣小郡王的身份回到京城。 他想以他自身的才學來證實自己,如此才不負他胸腔里懷曦的那顆心臟。 眼下還不到讓世人知曉他向漠北乃宣小郡王項珩的時候。 因此向漠北今回離開宣親王府并未走的大門,而是走的偏門。 柳一志甚也未問,只要是向漠北做的事,他都只需相信即可。 卯時,除卻丁憂與疾病等原因不得不放棄這次的殿試的準進士們以及上一屆未能參加殿試的一共一百二十名貢士在禮部侍郎的帶領下,穿過千步廊,齊聚于承天門前,按照春闈中式名次依次排列接受過門前值守的金吾衛的例行搜查后走過了承天門。 承天門至端門這段路東邊為太廟,西為社稷,走在寬闊的漢白玉鋪陳的路面上,所有懷揣著緊張的貢士們無不走得筆挺,身處于處處透著巍峨與莊嚴的宮城之中,他們目不敢斜視,只敢規矩守禮地緊跟著為首禮部侍郎的腳步。 穿過端門便是午門,在午門前,貢士們按照在會試中名次的單雙數分站好,單數走東側的左掖門,雙數走西側的右掖門。 向漠北是案首,為單數,走左掖門,柳一志名列第三十二名,為雙數,走右掖門,雖然從方才起便瞧不見為首的向漠北,但柳一志知曉他就走在自己前頭,心中的緊張便不似旁的貢士那般多,然而現下分開走,看著已經走過左掖門的向漠北,他緊張得不得了。 唯有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告誡且寬慰自己:不可出差錯,無需緊張,向兄就和自己在一塊兒! 如是想,柳一志才又冷靜下來,從容往前。 過午門及其后的奉天門,抵奉天殿前,于殿前丹墀內分東西兩群面北站立,與立殿內外的王公大臣們恭迎圣駕,繼由鴻臚寺官員請皇帝升殿,作樂鳴鞭,貢士及百官行三跪九叩禮,后由執事官將策題案舉到丹墀[2]東側,鴻臚寺官奏告儀式結束,皇帝退殿,王公大臣們依次退出。 眾考生依次于昨日已在殿外置放好的桌案后入座,準備就緒后執事官開始發放策題、答卷紙,便可開始自行答題。 這一套繁文縟節下來,不少貢士緊張到掌心冒汗,生怕自己出了差錯,畢竟這是他們這輩子第一次見也極有可能是唯一一次見到天子的機會,雖無人敢抬頭瞻仰龍顏,但僅是想到自己此刻就跪在天子腳下就足夠緊張了,更何況還有滿朝文武。 不少嫉妒甚至是質疑奪了春闈案首的向漠北的貢士們這會兒緊張到鬢角流汗卻見向漠北從始至終從容不迫神色不改,不免也心生佩服起來。 若換他們任何一人走在這前頭,怕都不能做到如他這般冷靜自若。 此乃真會元也! 而從柳一志的角度勉強能看到斜前方的向漠北,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