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9
就是變化,一點一滴的變化,最后促成了人生的改變。 顧清溪想起這個滿心欣慰。 譚樹禮:“那可真了不得,編織品這個還可以出口?這怎么出口???” 他聽都沒聽說過,這一刻頓時覺得自己見識太淺薄了,只知道讀書本上的知識,外面的世界竟然啥都不知道。 一直不說話的蕭勝天也終于開口道:“其實就是國際貿易,現在改革開放,重點有兩個,一個是改革,一個是開放?!?/br> 譚樹禮茫然地看著蕭勝天。 蕭勝天見此,干脆和譚樹禮解釋了下,開放是什么意思,以及國際貿易的含義,將來社會如何如何發展。 他侃侃而談,有理有據,見識廣博,說出的話自然是不一樣,一時竟是令譚樹禮折服不已,敬佩得不行了:“我們平時只知道傻讀書,哪里知道這個,你太厲害了!” 都是同樣的年紀,人家的那見識,那眼光,那胸襟,都不是自己能比的。 譚樹禮甚至暗暗地想,如果自己讀了大學,能有蕭勝天這見識嗎,能和人家比嗎? 一時心里竟然有些迷惘了。 蕭勝天淡聲說:“這沒法比,你們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天之驕子?!?/br> 這話倒是安慰了譚樹禮,想想也是,考上大學,吃商品糧,以后就不是農業戶口了,這是多少錢買不來的。 吃完了飯,結賬的時候,蕭勝天直接把賬結了,譚樹禮要結,不過卻沒能爭過蕭勝天,一時自然有些不好意思:“本來說要請你們的,沒想到反而讓你破費了?!?/br> 蕭勝天:“這都是小事,沒什么?!?/br> 顧清溪從旁笑:“讓他請吧,他比咱們有錢?!?/br> 蕭勝天挑眉,瞥她一眼,沒說話。 之后和譚樹禮分開,騎著車子慢悠悠地回家,這個時候傍晚了,西邊的夕陽落下,將那一大片金色的麥子涂上了壯麗的火紅色。 蕭勝天:“你這是替我謙虛?” 顧清溪笑:“難道還要替你顯擺嗎?” 蕭勝天無奈:“你還拿著我化肥給人家做人情了?!?/br> 顧清溪更加笑了,抓住了他衣服的后面:“就拿你的化肥做人情,怎么了,哼哼!” 蕭勝天也笑:“行,我的就是你的,我哪敢說什么?!?/br> 他笑起來清朗低沉,已經褪去了少年的青澀,多了幾分沉穩的篤定。 顧清溪聽到這話,一時心里自是甜得吃了蜜一般。 她其實也想說,自己的就是他的啊,全都是他的。 不過到底是沒說。 蕭勝天卻在這個時候低聲說:“抓緊了我腰,我騎快點,咱趕緊回家?!?/br> 顧清溪猶豫了下,把手放在了他腰上。 那腰很結實,觸感燙人,顧清溪的手顫了下。 不過好在他專心騎著車子,應該并沒注意。 一時蕭勝天騎著車子,顧清溪安靜地坐在后座上,偶爾兩個人說說話,夏風徐徐而來,吹過顧清溪的臉頰,帶來的是一陣陣麥香。 睜開眼看過去,大片的麥子熟透了。金黃色的麥田望不到邊際。 當下不免想著,她家北邊地里的麥子,今年應該大豐收吧。 **************** 這一年的小麥確實是大豐收了。 小麥是村里當時集體種下的,分到個人手里后,大家精心伺候,該澆水的澆水,該打藥的打藥,可以說是像精心伺候自家的孩子那樣伺候著麥子。 到了這個季節,走過去,揪下一只麥穗來搓一搓,便有飽滿的麥粒從麥穗里脫出來了。 最初那麥粒是飽含汁液的綠色,咬在嘴里有韌性,清香好吃,等過兩天,麥穗就變硬了,變黃了,熟了,就得準備收割了。 顧清溪特意揪下自家的麥穗嘗過,每一粒都是鼓鼓地脹著,簡直是要爆裂開,這一畝地的收成肯定少不了。 廖金月笑得合不攏嘴,北邊那幾畝地實在是麥子漲勢看,她每天都要遛一圈看看,看著那麥子,想到收到滿倉的糧食,簡直是做夢都想笑。 再想想自己兒媳婦那吹氣球一樣的肚子,更是滿心喜歡,加上女兒爭氣,學習好,眼看著明年就是上大學的料子,她還有什么好愁的? 她現在揚眉吐氣,每天都要去街上和人家說說話,走路帶風,人人羨慕。 而那個以前總是壓她一頭的馬三紅就愁了,女兒沒過高考篩選,只能復讀一年不說,因為孫躍進的事,名聲也被連累得不好。 這也就罷了,偏偏她家地里的麥子,長得不旺,一看那麥粒子就是癟的,估計收不了多少。 為了這個,馬三紅愁得不行,見到人就訴苦,可這也沒辦法,你自己不爭氣抓號抓到這個,再說了,就算抓到不好的,你仔細伺候也行啊,伺候好了照樣能長莊稼,可你家連化肥都不給用,莊稼能長好嗎? 大家心里都有數,知道咋回事,所以馬三紅一訴苦,大家都躲著,怕了她了。 到了收割的時候,全村的氣氛一下子不一樣了,老小齊上陣開始收麥子。 顧清溪自然也不學習了,拿著鐮刀過去割麥子,大熱天的,戴著草帽,揮汗如雨,于是金黃的麥子柔軟的麥稈在唰唰唰的鐮刀下成片地倒下,之后用麥稈子搓成繩,扎成結實的一捆捆。 扎起來了,應該往打麥場運了。 顧清溪家里有一輛農用拉車,但是沒驢子,本來廖金月的意思,是買一頭驢,這樣平時進城方便,但是顧建國如今跟著蕭勝天,長了見識,認為回頭攢攢錢,也買一輛拖拉機,干件大的,驢子這種牲口拉車反而看不上了,所以沒買。 于是廖金月就有些犯愁了:“這咋辦,本來說好用隔壁你花嫂子家的牛車,但人家今天被她大姑子家借走了?!?/br> 已經收割下來的麥子,那麥穗子里的麥粒幾乎都要爆出來了,放在地里這么曬著,隨時麥粒子爆出來脫落了,誰還在地里一粒一粒地撿?這得趕緊拉到打麥場去。 廖金月犯愁:“你花嫂子也真是的,本來說好的!” 顧建國倒是不著急:“不行咱先自己拉,慢慢拉吧?!?/br> 顧保運也是這么覺得:“以前沒牛車驢車,還不是自己慢慢地扛?” 廖金月想想也是,于是一家子便將一捆捆麥子往農車上壘,壘成一摞一摞的。 正壘著,就見那邊顧清溪大伯和大伯娘趕著驢車路過。 他們的麥子收成不好,麥子還不飽滿,想著再等兩天看看,所以還沒收割。 顧清溪大伯見了,下了驢車,過來看看,搓搓手說:“要不先把驢子借給你們用用吧,反正這兩天我們不用?!?/br> 他說這話,廖金月眼睛一亮,心里也感激起來。 誰知道她剛要說話,馬三紅已經嚷嚷開了:“你說啥呢,我不是已經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