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3
此情于南屬銀溪為最,城人好耍且頗識享樂之道,數盞悠茶度夏,幾圍爐火伴冬,轉眼四季皆怡然。正逢一日之暮,三五孩童嬉鬧街頭,行人踱步道旁。一座府邸臨河靜佇,半晌,府門兩扇“吱呀”緩啟,有人自內行出,月影白裳與晚霞相合。清風徐徐拂鬢,草木清爽入肺,李清玨愜倚門柱,抬眼遙望可見遠山黛影。未幾,身后有人行出,伴著聲聲低笑擺首:“叔爹又來此處等?!?/br>李清玨轉頭望見侄兒,倒不怕他取笑:“這兩日該到了?!?/br>話落提步下階,過街道行往河畔,看清波泠泠魚游其里,落葉似扁舟輕蕩回旋。李瑞寧隨行其后,與他比肩賞景,不時側首往街尾眺目,算這時日那人確該到了,李清玨等了近一年的光景,如何不愉悅。想著問道:“叔爹如此不舍,緣何昨年便行離京,不與瑯叔同往?”“諸事皆需打理,否則你瑯叔到了銀溪,是要往客棧里落身么?”李瑞寧聽得捧心:“叔爹怎就舍得教爹娘與我落身客棧的?”道來故作委屈,直令李清玨忍俊不禁,無奈搖頭道:“不是舍得,是不舍將你三人留在京里?!?/br>李瑞寧自也明白,不過同他玩笑而已,未再往下捉弄,一句“好叔爹”,往他身旁更近半步。夕陽西下,兩人承晚風共待月升,偶話家常。李清玨看山看水,視線始終未往街頭遠望,仿佛心中尋常,并不迫切。然而李瑞寧卻深知實情,想來若非迫切,他又豈會日日逢罅便來府外相候,活似一尊望夫石。這話倒是不敢當真說出口來,免教他羞惱怪責。李瑞寧暗生好笑,但管靜心作陪,以盡侄兒孝道。不過瞧這天色愈晚,恐怕今日又待不及那人趕至銀溪城了。“風涼了,叔爹回府罷?!?/br>轉眼戌時已至,李瑞寧出言相勸。身旁李清玨頷首轉身,見道旁小孩兒不知何時皆散去蹤影,各自歸去家中。他點了點頭,攜侄兒同返府邸,不遠處一架馬車揚塵踏來,轆轆碾在青石道上。蔣常連日驅車,總算趕在一日未盡前來到城里,不想入城后半晌尋不著道,迷了幾圈街巷,好容易尋著地方。到時府門正掩,他瞅見李清玨小片兒衣擺,禁不住急得揚聲一喊:“李大人!”語出連忙捂嘴,這一下腦子糊涂,竟拿這舊時稱呼來喚了。身后平懷瑱失笑于車內,挑簾探出身來,未及戲言半句便見數丈開外那道厚門又啟,府內人邁過門檻行出,眸底盈滿喜色。霎時相思傾涌,再無旁言。李清玨向他迎去,足下步伐先疾后緩,一步步近至眼前。舟車勞頓盡散無蹤,平懷瑱望他輕笑,滿腔話語無從述起,兩相沉默。良久,李清玨眸底光華漸漸沉淀,雙瞳如墨玉滌水,彎唇低語一聲:“煜瑯?!?/br>【END】作者有話說:非常感謝每一個喜歡這篇文的朋友,本以為完結時會有很多話想說,但沒想到打下正文最后一個字的瞬間卻有種“盡在不言中”的感受了。很愛很愛這篇文里的角色,也很愛很愛愛他們的你們。除了感謝別無其他,以后會繼續努力帶給你們更好的作品,等我心情平緩一點,后面有什么感想會在微博說給大家聽。期待再會,下一篇大概是非常輕松的笑鬧溫馨古風文,講一講我們瑜王的小故事。第一百零八章閑聊這是一篇表達感謝以及分享感受的閑聊章。可以說是我寫作戰線最持久的一篇文了,從18年3月19日至19年8月9日?;仡^看看,更文日常似乎就是在QQ拉著老顧(商錦書)或者微信拉著小鳳(書歸)、射兒(謝四)一起云碼字,對話無外乎“走啊”“走不走”“走走走”,仿佛這么隔著個電腦邀約一聲,就真能打滿雞血開始敲鍵盤……啊哈哈。這一年半到底是怎么匆匆而逝的啊,杜冒菜緩緩地打出三個問號。話歸正題好好來說一下這篇文吧。一言以辟之,這是目前為止我最有自信說“全文的每一個非龍套角色都有豐滿血rou”的一篇文。我用心敲打了每一位主、配角的設定,決定好他們各自鮮明的性格與受性格影響而造就的一生路線,每寫到一位的劇情時,一定會設身處地去想,想想如果是我這一刻會想要怎么做,以爭取達到最合理與真實。這么一路揪扯著頭發行罷全文,好算可以踏踏實實地給讀者也給自己一個交代了。角色無法一一去細講,但最想提的還是李清玨(何瑾弈)。我們清玨真實地讓我心疼啊,從前是個多么高高在上的小少爺,原本以太子伴讀為起點,理當順遂一生地登堂入室,成為平懷瑱終身不可或缺的得力良臣與靈魂伴侶,抵達更高于父親何炳榮的位置,名載史冊,書寫傳奇??善煊胁粶y,一朝身陷囹圄,李清玨連“何瑾弈”這個名字都失去了。有一個三次元的朋友問我,李清玨不會因為慘失家人的事情而遷怒平懷瑱嗎,這得是多么理智的愛情。我卻覺得不是的,不恨不遷怒絕不是因為理智,而是平懷瑱于他而言同樣是家人的一份。平懷瑱不同于老皇帝,從小到大未有一刻不把何家當作最親最信的自己人,李清玨一能分清是非,二把他當作自己身邊僅存的溫暖,是唯余的活命藥了,這要怎么去恨他。反倒是平懷瑱會從驚變的那一年起對自己的父皇產生難以調和的怨懟。他尊敬自己的父親,蒙受了父親多年的疼愛與培養,始終遵循孝道,卻忍不住怪他過分陰狠的猜忌與冷漠。平懷瑱無法跟任何人分享自己復雜矛盾的心情,尤其不能跟李清玨說,相反,他還需要時時刻刻地關注著李清玨沒有言明的情緒,生怕李清玨面臨午夜夢回時的崩潰。平懷瑱似乎什么都沒有失去,但實際上和李清玨失去的一樣多。這樣的兩個人,憑借著從不曾動搖的眷戀深愛與含著血恨身不由己的權爭之志,一步步走到了高殿頂峰。最終平懷瑱為皇,李清玨為臣,逝者已矣,危機盡除。好像到這里一切都結束了吧?然而兩個人在這一刻都空落落的,因為拼命得來的東西,畢竟不是一開始就心甘情愿想要的。李清玨和平懷瑱從始到終最想要的都是自由,生命、親眷不受威脅的自由,以及相愛相守的自由。前者使他們不得不在皇權路上踩刀刃而行,后者恰又使他們好不容易行到終點時,又想要抽身而去。好在萬事塵埃落定后,他們確實可以自在離開了,并且平懷瑱沒有忘記盡最大的努力彌補何家,還何家清白,甚至想方設法堅持兌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