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
腦前坐了一會,腦子里中象是有一輛高速行馳的火車尖聲嗚笛呼嘯而過,種種最可怕的打算和后果爭先恐后的紛紛透過那輛火車的車窗在眼前閃過,令他眼花繚亂。此時房間里的溫度適中宜人,然而亨德森的額頭卻已經布滿一層細秘的汗珠。很快,亨德森意識到這個時候,他很有可能已經被“公司”監控,私人電話及簡訊已被竊聽。他迅速合上電腦,離開房間,走到飯店大堂,用那兒的投幣公用電話給佐伯的手機拔打了個國際長途。佐伯是他的上司,也是他的直接領導者。亨德森拔號的時候,指尖都禁不住微微顫抖著,當電話拔通等待對方應答的時候,亨德森閉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調整著自己的呼吸頻率。他不能讓電話那邊的人一拿起話筒,就聽到他驚謊失措的言語和紊亂的呼吸——那樣只會讓他顯得軟弱無能,遭人鄙視,危難的時候尋求不到任何幫助。“因為只有你自己足夠堅強和頑固,才能召喚出人們支持你的信心”。亨德森的人生信條之一。電話響了很多聲,對方一直沒有應答。這個時候對于佐伯來說,還是凌晨3點,正是沉迷于美妙夢境的時刻。但亨德森管不了那么多。佐伯必須接這個電話,不管他有多不方便。終于,“咔”的一聲,對方接聽了電話。佐伯的聲音明顯帶著一絲慍怒,為了這個不合時宜的擾人清夢的來電。然而當亨德森自報家門后,對方的聲音頓時變得清醒了——亨德森甚至能從里面聽出一絲緊張和不自在。佐伯條件反射般的壓低了聲音——這使他在電話里聽起來寒冷陰森,象“咝咝咝”吐著信的蛇,帶來災難的信號。他的語調很快,怪異而嚴厲,很不滿的質問亨德森為什么現給自己打電話。亨德森態度冷靜的提到是關于那次失敗的任務,還有那些“臟活”,以及未來可能的不利趨勢(他說得很含蓄,沒有透露太多細節,只是說:我覺得事情開始變得不利了。因為他不想讓佐伯知道他實際了解的東西比他本應該了解到的要多得多。但他同時也相信,佐伯做為“公司”高層的一部分,他所了解到的“公司”內幕,肯定不僅僅局限于今天早上“簡妮”的那封郵件里所提到的那個層次——佐伯一定知道更多的細節,但他什么都沒告訴亨德森)。佐伯一言不發的聽了幾句,不等亨德森說完,就語氣粗暴的打斷他,冷冷的說:我不明白你在說什么——我給過你很多機會,而且給予了你很多幫助,但你這次太讓我失望了。你曾經信誓旦旦的告訴我一切都擺平了??山Y果又怎么樣——你想把所有人都拖下水嗎?如果你在工作上出了紕漏,那么你是負責人,你得自己想辦法去彌補………亨德森情不自禁的握緊了話筒,嘴角死死抿著,緊繃成一條直線——佐伯這個老滑頭,看來他準備腳底抹油,開溜了,這似乎是他老jian巨滑的一貫作風。對于佐伯這種稟性,亨德森早就了解的一清二楚。但長久以來,他卻仍舊堅持在他手底下干活,因為就是這個表面親切隨和,實際上卻虛偽陰險的老滑頭在”公司”里提拔了他,委派他全權負責整個“硬糖”小組的工作——佐伯是個卑鄙卻獨具眼光的伯樂,只有他才能看出亨得森的能力,同時,他也在不遺余力的利用這種能力為自己謀取利益。亨德森盡量壓抑住自己灰暗失落的情緒,但他做得過了頭——當他重新開口的時候,聲音平靜單調的不帶一絲感情波瀾,象一架正在字勘句酌的干巴巴的機器。他象是帶著一種不切實際的希望,為了給自己一個鼓勵似的,問了一個連他自己都覺得毫無意義的問題:如果真得出了事,你會跟我站在一邊嗎?電話那頭很快給了一個回答,象是在敷衍了事般,說:是的!是的!我當然會站在你的一邊,可——,他加重了語氣,說明他的注意力僅在強調后半句:可你得抓住機會,自己努力,如果你還有機會的話。事情已經糟糕到頂峰了,快結束了,就怕你來不及了。亨德森沉默的聽完最后一個單詞,然而淡淡的說:我會盡力。他掛斷了電話。是的,他還有一個機會——最后一個機會。佐伯不告訴他這最后一個機會是什么,是因為他打算放棄他了。但亨德森從不放棄任何機會,他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滑向惡運,甘于失敗,除了抱頭痛哭之外,而采取不了任何措施。他要全力以赴的試一試,哪怕是最后一博,飲鳩止渴,因為最終的結局不會變得更糟了。今天晚上十點,他的最后一個機會,在柏林被轉交的幾份致命文件——象“簡妮”告訴他的一樣,提到了他還有他的“硬糖”——必須被銷毀!———————————————————————————————————————IRON是一個人的代號,亨德森在離開巴黎的路上,就是跟他取得了聯系,要求他在附近小鎮的咖啡館里見面。亨德森先到達了約會地點。在咖啡館里坐著的三十分鐘內,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回憶和思索,他所經歷事情的來朧去脈。即使他不打算去想,但腦子里卻仍舊象放電影般的一幕幕輪番上演著他是怎么走到這一步的。十年前,亨德森二十歲,大學還有一年畢業,主修企業信息工程管理。他的導師很欣賞他,介紹他到一家為政府和企業做咨詢的“公司”實習。這就是他人生軌跡發生微妙轉變的開始。一年后,亨德森以優異的畢業成績和實習報告正式加入“公司”,逐漸接觸“公司”的內層項目和管理,并開始嶄露頭角。三年后,亨德森二十四歲,向自己的項目“頭兒”遞交了一份例行的年度調研報告,其中就機構內部的“任務執行網絡的精密構建”提出了建議。這份報告引起了他的上一級主管佐伯的注意。佐伯要求他出具一份更加詳細的評估報告。亨德森二十六歲那年,在佐伯的支持與幫助下,“公司”批準了亨德森的計劃書,一個名為“硬糖”的項目開始啟動,由亨德森全權負責。第二年,“硬糖”計劃初見成效,開始執行任務。雖然“公司”高層里有異議,但“硬糖”還是強硬的存活并推行下去。同年,“硬糖”在“公司”密級上升。同時,佐伯也順利擠入了“公司”高層中代表最高權利的十一人會議室。亨德森記得那一年的圣誕節下了很大的雪,佐伯邀請他到家中作客,席間其樂融融。佐伯有一位幽默開朗的妻子和三位漂亮的女兒。其中大女兒已經懷孕五個月,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