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5
書迷正在閱讀:莉蓮的千層套路、男主是我前夫(穿書)、斐白、全天下粉絲都說我是受、8188先生、一幕鐘情、真千金穿回來后超兇、大戰小妖怪、你真麻煩!、荊棘籠
來上課的人發一個小本子,一支鉛筆。本子是四開大的紙折疊裁剪成巴掌大小,拿粗線一縫就成了,鉛筆也只有十來厘米長,都是大批量制作中的殘次品。冬季掃盲班開學第一天,所有人早早的便過來了,從發布任務開始,之后的各項活動,夏琛就有意識的培養眾人的守時意識。未在規定時間之前到達的領不到任務,未按時完成工作的評不了優秀拿不到獎品,上學遲到的學生要接受懲罰......時間久了,大家就知道守時的重要性,沒有鐘表,那就是寧愿早到也不能去晚了。反正冬天沒什么事兒,掃盲班上課時間也挺晚,早上賴個床,悠悠閑閑起來洗漱完再吃個早飯,溜達過來不嫌晚。要是饞了,干脆再來早一點兒,還能在食堂吃上熱乎新鮮的早飯,烤饅頭包子吃多了上火,帶湯的餃子面條來一碗,連湯帶水吃下去,整個身上都熱乎起來了。臨到上課時間,把桌子收拾干凈了,就開始上課。因為人太多,食堂建得又大,干脆劃成幾截,分成幾個班一起上課,內容都一樣,也不怕聽串了。原本賣飯的窗口,旁邊的墻上釘個釘子,掛上一塊黑板,第一天就學數字一到五。別覺得太簡單,對于當了一輩子文盲的人來說,腦子基本上都養迂了,不求他們學的多好,只希望能把學的東西記住。之后再挑幾個人,寫他們的名字,鄉戶人家,名字一般都取得簡單質樸貼近生活,從這些字開始教,既能提升他們學習的興趣,也方便理解。這是暫定的教學計劃,至于飯后的娛樂活動,夏琛努力回想自己所知道的各種游戲,排除了撲克牌麻將這些有可能引發賭癮的活動,各類需要動腦的桌游也排除,最后留在紙上的只有乒乓球、象棋、跳繩、踢毽子……冬天只能在室內活動,食堂的桌子可以移動,倒是可以騰出活動場地,但地方也不太大,所以頂多支兩個臺子讓他們打打乒乓球跳個繩,把身體活動熱,其他的體育活動等以后有機會了可以慢慢舉行起來。象棋可以自己制作,村里的木匠都閑下來了,做個棋盤刻點兒棋子,分分鐘鐘的事兒。說到象棋,夏琛又想到五子棋也行,圍棋不好學,五子棋卻簡單好上手,棋盤自己做,棋子用原木制作好之后,其中一半染下色就好。跳繩和毽子就更簡單了,這些道具都可以自己制作,乒乓球夏琛本來猶豫過要不要弄出來,他原先抽到過球,但是沒球拍。為了抽球拍,他又砸了一堆金子進去,結果還抽了一些桌游出來,什么大富翁狼人殺之類的,弄得夏琛心癢難耐。他穿越前可是個玩咖,會玩愛玩喜歡熱鬧,這些桌游什么的都挺精通,結果穿越這么些年,他都快忘記自己的寶貝游戲機長什么樣了。他把這些游戲道具都收好,準備找機會聚一波人來陪他玩游戲,好好過把癮。也是琢磨娛樂活動的時候,夏琛想起來連環畫這種東西,想要連環畫,得有人會畫,還得有故事題材。題材他多的是,他能從盤古開天講到封神榜,從西游記講到紅樓夢。會畫畫的人也有,他家子箋會,他小師弟也會,還有易杉和另幾個人都會,就連他自己也能畫兩筆,就是畫的很一般,這都是當初跟先生學習的時候,孟先生教的。但是全靠人一本本手繪可不成,那誰畫的過來,所以印刷術該想法子弄出來了。大安朝這會兒還沒有印刷術,書籍基本靠手抄,很多家貧的書生就是靠抄書來賺錢。夏琛知道印刷術大致的原理,總體而言cao作難度不是很高,反著寫字畫畫,雕成活字排版,然后涂墨蓋紙印刷。會刻章的基本就會反著寫字,還是那句話,他家子箋就會。☆、第167章田大壯早上是被自家小兒子給鬧醒的,小孩子精力旺盛,昨個兒白天玩累了睡得早,今天一早就醒了。剛醒那會兒,小孩兒還能自己起床,去把歪在火盆上的半罐溫水倒一點兒出來洗漱,然后從火盆里刨出個燒熟的紅薯,剝掉皮香噴噴地啃起來。紅薯香甜的氣息彌漫在屋子里,田家另外兩個孩子被弟弟吃的烤紅薯的氣息勾起饞蟲,迷迷瞪瞪醒來,重復了一遍小弟的cao作,也在火盆里挖起紅薯來。火盆并不太大,還要裝炭,一個盆里只能埋兩個紅薯,再多就燒不熟了。挖出來的那個紅薯,田家大兒子田大安和二女兒英娘各自分吃了一半,田大安皮都沒剝干凈,囫圇地把半個烤紅薯塞嘴里,然后去存放木炭的地方裝了一些炭回來,把甕得半滅的火炭挖出來,架上新炭,過一會兒就能燒起來。英娘把瓦罐里重新裝上水,放回火盆邊兒上,用炭火慢慢燒著,然后又拿了炭去爹娘屋里,準備把他們的火盆也點起來。她進去的時候,劉桂芝已經醒了,約莫是聽見了旁邊孩子的屋里有動靜。她見丈夫還在睡,輕手輕腳地穿好衣服下床,又將女兒重新添了炭的火盆往床邊放了點兒,然后拉著女兒去了隔壁。“你們爹還沒醒,讓他多睡會兒,別吵著他了?!眲⒐鹬ザ趲讉€孩子道,她男人這半年多來,就請過一回假,其他日子都是整天整天的忙,起早貪黑沒個停歇。這冬天沒活兒,正好讓他好好歇歇。幾個孩子都懂事地點點頭,小兒子田小安小聲道:“娘,我餓?!?/br>田大安道:“你不是吃了個烤紅薯嗎?咋還餓?!?/br>田小安癟了癟嘴,肚子餓他有什么法子。“那娘給你們烤饅頭?!眲⒐鹬サ?,又問另外兩個孩子吃不吃。兩個孩子都要,顯然那半個紅薯沒頂事兒,劉桂芝去拿了幾根削干凈的樹枝,把饅頭串上架在火盆上烤。英娘閑著沒事,把自己的小黑板拿出來寫字,下半年學校招生的時候,田大壯一口氣給家里三個孩子都報名了,加上給孩子買校服的錢,花了不少積蓄。原先有些認識的村里人,背地里說他傻,三個孩子都送去念書,咋個供得起。英娘還是個女娃娃,都十一了,過不了幾年就得嫁人,能學出個啥。還不如把錢留著,先讓大兒子念幾年,學點兒本事好尋摸個好活計,然后再供小兒子,反正小的年紀小,晚幾年讀書也不礙事。有些跟田大壯關系親近的,聽著還覺得很有道理,跑到田家來勸田大壯,田大壯當面支吾過去,轉頭毫不動搖的把三個孩子都送去了學校。都是他的娃,咋個就能像夏少爺說得那個、那個什么重男輕女呢?女娃娃學出來,一樣能干大事,護衛隊的細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