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4
書迷正在閱讀:莉蓮的千層套路、男主是我前夫(穿書)、斐白、全天下粉絲都說我是受、8188先生、一幕鐘情、真千金穿回來后超兇、大戰小妖怪、你真麻煩!、荊棘籠
。然后夏琛按照記憶中的流程,讓他們把這些材料下鍋煮,煮到一定程度弄出來漂洗再煮,來回幾次,直到把植物纖維分離出來。然后就是舂臼砸爛,忙了一天,中午飯都是夏琛讓人送過來直接在這里吃的。做到這一步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看著面前糊成一團的不知名物品,造紙工人們都露出惶恐的神色。她們并不知道自己被叫來具體是要做什么工作的,只是夏琛讓做什么她們就做什么,但是一天就弄出個這不知道什么東西,她們心中都很擔心,會不會只干了一天就失去工作了。夏琛倒是挺滿意進度,摸索著做成這樣不錯了,安撫了幾句讓她們先離開,明天照常來上工,這句話頓時安了造紙工們的心,一伙人歡歡喜喜地拿著竹牌子去領工錢。接下來幾天,夏琛都在帶人造紙,中間豬圈蓋好了,兔籠子也編好了,夏琛讓孫黑虎領人往山林去跑了一趟,捉了一些兔子還有小野豬崽兒回來。他們捅了兩個兔子窩,連大帶小捉回來十來只兔子,有三只嚇死了,直接殺了吃rou,皮交給皮匠處理之后,還能做個暖手筒。劁豬這活兒夏琛找了他舅,他外公可是頂有名的屠戶,幾個舅舅都干這個,劁豬應該也難不倒他們,大概。聽說夏琛想養豬,其他人沒說什么,畢竟他現在積威漸重,就算覺得他瞎搞,除了他爹娘,也沒人敢說他。結果他找上門,讓他舅去給小豬割蛋蛋?!光聽一聽,男人們都覺得下半身一涼,幾個舅舅都表示我們年紀大了干不來這種事,紛紛把兒子們推出去。表哥們一臉無奈地提著尖刀去豬圈,幾個舅舅又忍不住跟上去看熱鬧。等到了地方,夏琛如此這般一說,小舅舅又來了興致,搶了小輩兒的活,利索地抓了只小肥豬出來。讓兒子和侄兒將小豬按住,拿著刀來回比劃了一下,又聽夏琛說了一遍,一咬牙,手起刀落,再一擠,再手起刀落,再一擠,小豬只來得及奮力掙扎了一下,然后就成了一頭溫順的rou豬。作者有話要說: 快十一了,一個基友約我出去玩,另一個約我日萬,真是,太讓人難以抉擇了嘻嘻嘻嘻~*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世千2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第139章其實劁豬這種活兒,對于做了多年屠戶的人來說真算不得難,也就是需要一個心理適應過程,技術難度要求不高。劁完第一只小肥豬,剛學了門手藝的小舅舅正是手熱的時候,瞅了瞅小肥豬除了蔫巴一點兒,并無大礙,他便不等夏琛說話,主動拎起剩下的小豬動起手來。小野豬并不好抓,帶崽的大野豬兇得很,一般獵戶都不敢碰的,也就是孫黑虎他們藝高人膽大,一伙人往林子深處鉆,才抓回來四五只小野豬,還有幾只大豬都已經殺了準備吃rou。幾只小豬沒一會兒就全部劁完,小舅舅竟然還有些意猶未盡,夏琛巴不得有人愿意做這個,當即許諾等再抓到小豬,還叫他來劁。其他人本是來看熱鬧的,結果見小舅舅做的起勁的樣子,另幾個舅舅都有些后悔沒自己動手試一試,割蛋蛋這種事,這輩子也就才遇見這一回哩。為了養豬和兔子,夏琛挑了兩個自稱有養殖經驗的人出來,是兩個外城的婦人,這兩人也跟雇工一樣,按天付酬勞。她們活兒不算重,現在小豬才五只,兔子也只有不到十只,夏琛略問了一下她們的養殖計劃,確認她們確實有一定經驗,然后把自己僅有的一點兒養殖知識,比如豬食要煮過之后再喂,豬圈兔籠要注意衛生之類的告知她們,給她們提供一些參考。外城居民,尤其是女人們,能得到工作機會都十分珍惜,夏琛所說的每一句話她們都誠惶誠恐地用心記著,生怕遺漏了一點兒。那些小豬仔小兔子,她們也都十分盡心盡力地照顧,一點兒都不敢輕忽大意。養殖這邊暫時不用夏琛多費心,只叮囑逮到的小豬小兔都送去圈養處,要劁豬的話就去找他舅舅。護衛隊交給溫束他很放心,新招的一批隊員的訓練已經走上正軌,其他雜項交給孟明峻,商鋪那邊馮硯山會幫著打理,而他自己整日泡在造紙處,希望早日造出能用的紙來。不得不夸贊一句當初在里詳細描寫了造紙流程的作者,夏琛也只是囫圇看了一遍,記了個大概,靠著這點兒微薄的知識,第一次做出來的紙竟然不算太壞。因為造紙工人抄紙不夠熟練,做出來的紙厚薄不勻,有的中間太薄直接破掉了,有的太厚捏著就是一大坨,根本沒辦法書寫算是廢了。大部分紙雖然不怎么好看,卻還是能用的,就算不能做正經賬本,給學生們當草稿紙卻是沒問題。他們平時雖然也學毛筆字,但是炭筆用得更多一些,畢竟方便,這種紙用毛筆書寫字跡容易洇開,炭筆卻是無礙的。這些造紙工發現他們竟然造出紙來,滿心惶恐甚至不敢相信。在古代,讀書一向都是高成本的活動,其中除了高昂的學費,各類學習用具,尤其是紙張,對于貧家子來說是最大的負擔。而造紙的法子也跟秘方一般,掌握在幾個高門大族手里,普通人別說自己造,想都不敢想。現在紙造出來了,這些人又處于無所適從的情緒中,既高興自己竟然造出紙來,又擔心她們曉得了這種秘法讓夏琛對他們心存芥蒂。更現實一點兒的,看看那些造廢的紙,她們也很擔心夏琛會因此責難她們。這個倒是她們想多了,這些造紙工人非常勤奮賣力,舂臼還有抄紙這些活兒,都非常累人,不必采石頭那些重體力活輕松。夏琛還考慮過要不要多招一些人,這些造紙工,包括那些婦人,硬是輪換著將煮好的幾大鍋紙漿給抄完了。況且第一次就能造出能用的紙實在是個意外之喜,他本來以為最起碼要試個兩三回才能見成效的。于是夏琛大手一揮,除了應有的工資的,還額外給這些造紙工發了一些獎勵。也不是多貴重的東西,就是一些糧食雜物,都是他們極緊缺的,個個歡喜得跟什么似的。讓造紙工人按照最初的流程繼續造紙,中間欠缺的地方慢慢改進彌補,夏琛將新造出的紙拿去給家人還有朋友獻寶。拿給溫束,溫束萬能人設一點兒不崩,連造紙這回事都能說出個一二三四,倒不是定國公府名下有紙坊,而是前世他跟著老師游學的時候學過一些雜術,其中就有制紙。不過他這個制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