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4
書迷正在閱讀:莉蓮的千層套路、男主是我前夫(穿書)、斐白、全天下粉絲都說我是受、8188先生、一幕鐘情、真千金穿回來后超兇、大戰小妖怪、你真麻煩!、荊棘籠
,就砸廢在地里。這一年餓死了許多人,那時候溫束已經成僵尸了,渾渾噩噩混跡在僵尸群里廝殺爭斗,成為不化骨之后所有記憶回歸,那些自己不曾經歷過的災難就只是記憶中的一抹淡痕,若不是夏琛提起,他自己都想不起來。溫束沒說原因,夏琛也就沒有追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也有,只要不傷害到別人,其他人誰也沒資格探究他人的秘密。其實他有些懷疑,溫束的異能跟時間有關,他說自己的異能是超常的五感,夏琛也聽溫束詳細解釋過,戰斗時對手的速度會在他眼中變慢。夏琛覺得這已經涉及到時間流速的問題了,快與慢是時間對比后的一種表現形式,或許就是因此,溫束才對未來有隱約的感知。把溫束的提議記下,準備明天告訴他爹,自己家里就這么種,其他村民愿意聽就聽,不愿意聽就算了,他現在也想開了,做太多人家反而是錯。一夜好眠,第二天睜眼看見溫束那張近在咫尺的堪稱完美的臉,哪怕已經看過很多回,夏琛依舊覺得心臟的跳動好像急促了一瞬。正捂著胸口發愣,突然有急促的敲門聲響起“小叔,出事了,村子外面來了好多僵尸”☆、第104章第104章請看下章下章下章,不要屏蔽作話夏琛的培養盤里秧苗剛冒出個尖尖,就到了他該去上學的時候。夏老爺提前帶夏琛和南哥兒去縣城里,買了筆墨紙硯。夏琛以前跟他娘去過鎮上外婆家,還是個阿飄的夏琛飄起來,把小鎮子看了個遍,說是鎮子,其實也十分破舊,就是比村里多了些店鋪,青磚瓦房更多些,只有一條主路是鋪了石板,其他都是泥巴路。縣城稍微好一點兒,有兩三層的小高樓,大部分路都鋪了石板,但比起夏琛想象中的繁華盛世,還有很大的差距。不過不著急,等他去了京城,總能看見這個時代最繁華的一面。第一次去學堂,是夏老爺趕著牛車送他們去的,除了夏琛和南哥兒的書箱,還有給先生送束修。以前夏琛看電視的時候的,里面動不動幾萬幾十萬兩白銀,好像錢少一點兒都不配拿出來演一樣。等真的到了這個時代生活,夏琛才理解銀子的購買力有多強,也明白了為什么讀書人少,真的是供不起。他和南哥兒兩個剛啟蒙的小學生,每月學費一人五百文,去買筆墨紙硯,最便宜的紙都要好幾十文一刀,光送他們上學,還沒說學到什么,家里已經花出去幾兩銀子,普通的農人家里,一年也不見得能攢下這么多錢。但是在古代,讀書只要能出成績,就是一項回報率極高的投資。中了秀才,便是國家養著了,每個月發糧食。若是不打算再考,開個學堂教教小學生,光收學費就能活得無比滋潤。孟秀才家是個頗為雅致的小院,小兩進,內院住著孟秀才家人,外院隔了最大的一間屋子做學堂??上蔫]有小師妹,只有一個才五六歲虎頭虎腦的小師弟。簡單問過幾句話,確認兩個孩子智力沒問題之后,孟秀才便收下這兩個了這兩個學生。孟秀才才開的蒙學,名聲不顯,夏琛南哥兒兩個,再加上小師弟孟明峻和另兩個學生,也不過五人。另三個已經學了幾月,進度不同,孟秀才便先教一邊,布置了學習任務,再教另一邊。南哥兒被親爹按頭種了幾天地之后,哭哭啼啼地悔話說想去讀書,畢竟不讀書也挨了打,種田的辛苦已經體會到了,或許先生能打的比他爹輕一些呢可憐娃上個學跟要上戰場似的,戰戰兢兢時刻做好挨揍的準備,結果先生的脾氣出乎意料的好,南哥兒慫了半日,又恢復了往日的活力。中午吃的是自帶的飯食,初春天氣尚冷,各家給孩子帶的都是不帶湯水的蒸餅之類,煮個雞蛋便是加餐了。孟先生吩咐家里的婆子燒了熱水分給學生,夏琛一邊用自己搖搖欲墜的乳牙跟硬邦邦的蒸餅較勁,一邊在心里琢磨著得想法子改善伙食。夏琛和南哥兒就這般開始了自己的小學生生涯,孟先生是個頗有才學的人,夏琛從他平日的舉止談吐猜測,他這位先生應是出身世家,只是不知怎的,到了他們這個偏遠小城落戶。不過不管什么原因,孟先生學識好見識廣,對夏琛來講是件好事。大概因為夏琛有一些底子,自制力和反應能力也超出一般孩童,又是孟先生收下的第一批學生,孟先生頗為器重,平日教學對夏琛多有留意,明明是和南哥兒一同進學,夏琛的學習進度很快超過南哥兒,又把另兩位同學甩在了身后。因為孟先生好像格外看好夏琛,問過他卻有科考的意向之后,給他改了個名字,用回了他的原名夏琛。用孟先生的話說,總有些迂腐的文人,標榜什么視金錢如糞土,文人不可愛財。若是夏琛考試撞見這樣的考官,光他名字就得給他添些不必要的麻煩。對此夏老爺和夏夫人都接受良好,先生可是秀才,取的名字能不好嗎元寶做小名就是了,在家中一樣能喊。夏琛如饑似渴的吸收著一切外界知識,他問,孟先生也愿意給跟他講。他其實并不喜歡背那些文章,但是他想看一看,既然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他想看看這個世界是什么模樣,想見一見孟先生口中繁華的帝都,也想讓他爹娘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夏琛也說不清這個時代到底算古代的哪個時期,聽先生講古,除了最遠的神話中隱約有熟悉的神靈名字出現,其他名人的名字都不是他知道的。好似一個完全架空的時代,但是又能找到許多相似之處,這里曾也有個漢朝,他們也都稱漢家子弟,大地上有兩條哺育了生命的母親河,科舉和八股早已施行數百年。中原大地一樣周圍環伺著或友善或仇恨,或臣服或敵對的各方勢力,但是沒有外族能入侵稱霸中原,也沒有過公主和親,不管是前朝還是現在正當鼎盛時期的大安朝,漢家子們活得驕傲而血性,從不曾對侵略者彎下脊梁。夏琛特別喜歡聽孟先生講古和描述其他風物人情,但是孟先生很快發現自己學生的興趣跑偏了,于是只有他功課完成的特別好的時候,才會給他講一會兒。在這個娛樂匱乏的時代,這一點點聽書似的樂趣,是夏琛每日苦讀的巨大動力。就連他培育的秧苗,在發現他爹比他照看的好多了的時候,就果斷托付給他爹了,只時不時去看一眼。轉眼一個月過去,夏琛記著時間去看過,發現他秧苗已經培育成熟,可以插秧啦。夏琛早早跟他爹說好,留一小塊稻田給他作試驗田,他要的地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