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1
新顏總計向社會捐贈5.71億元。 數額甚至超過了許多公司的交稅金額。 網上陷入沉默,直擊內心的震撼洶涌而來。 然而,這只是第一張圖。 第二張圖,是新顏開展的各類安老、助孤、助學等慈善救濟活動證明。 基金會成員在山區、在養老院、在小學… 甚至,網友還在里面瞧見了熟悉的人影。 山區春光爛漫,烏黑的屋檐切割了傾泄的陽光,投在青石地面,一半陰影,一半明媚。 女孩蹲下身,手指拿著一根粉色棒棒糖,豐盈柔軟的側顏就籠在陽光里,對著孩子笑。 簡單純粹。 明明是夜貓子最活躍的深夜。 網上安靜極了。 “那張圖……是唐念吧?” “側顏就是她,不會認錯的?!?/br> “突然戳到淚點了,一張圖而已,怎么突然就哭了?!?/br> “這個女人,優秀就算了,人也這么好?!?/br> 粉絲百感交集。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說的就是唐念吧?!?/br> “突然覺得,即便唐念不是唐江、不是世界冠軍、不是新顏總裁,我還是會喜歡她?!?/br> 無形的溫暖傳遞,粉絲忽然變得平和。 “我們也去捐贈吧,念念這么好,做粉絲的也不能差?!?/br> “大家量力而行,我先去了?!?/br> “可以不用捐款,探望老人、幫助孤兒,盡己所能就好?!?/br> 成千上萬的人自發聯系在一起,凝成一股無形的、龐大的力量,并且為之源源不斷的注入生機。 像是微弱的一束光,燃燒成明亮柔和的火焰,照亮社會,傳遞愛和力量。 誰也沒想到,原本戾氣十足的爭吵會演變為整個社會點亮溫暖的一幕。 新顏官方再次下場—— 新顏V:“收到大家的鼓勵了,一起加油,關注弱小。同時,大家記得向正規慈善機構捐款,幫助他人的同時,注意保護自己……” 新顏難得絮絮叨叨,說了一堆注意事項。 時隔一夜。 就在全社會自發幫助他人時,久不上線的唐念出現了。 唐念V:“世界總有孤弱病殘,新顏基金會能量有限。希望社會各界共同幫助,終有一天,微光會掃盡陰霾,成為照亮全世界的明燈?!?/br> “好,一起加油?!?/br> “加油呀,盡己所能?!?/br> “世界美好,我們一起加油?!?/br> …… 溫暖的力量太強大,實質性的幫助越來越多。 到最后,就連華國主流官方媒體都親自報道,稱唐念為“正面積極”的偶像。 肯定并贊揚了這種偶像力量。 * 溫暖在傳遞,京城每日的氣溫也在逐漸上升。初夏的風拂過,華醫大道路兩側的楓葉青翠搖曳。 臨床學院,辦公室。 “論文結束了,你有通知學生回校答辯嗎?”任濤對著電腦,推了推鼻梁的眼鏡。 “已經通知了?!秉S明達在不斷翻閱材料,順口回他。 任濤點點頭,目光重新回到電腦上,偶而快速翻閱手邊厚厚的醫學書,眉頭緊鎖。 孫珉過來串門,瞧見兩人忙碌的模樣,“你們大五課程結束,論文也搞完了,你們在忙什么?” 任濤頭疼,“看論文?!?/br> 孫珉笑了,背著手,“學生們的論文都交上來了,分也打了,還在看論文?” “在看唐念的?!?/br> 任濤腦門突突的疼,“馬上就要答辯了,我連唐念的論文寫的什么都沒琢磨清楚!” 所謂答辯,簡言之,就是老師從學生論文里找出紕漏,再向學生提問,學生根據論文內在邏輯性,系統性地作出回答。 然而,他論文都沒看明白,到時候怎么問唐念?! 孫珉了然,又好笑又無奈,“唐念論文研究的是什么?” “又是心科方向的?!?/br> 任濤頭更疼了,“內容很深奧,我至今才看了三頁紙,剩下還有一大半沒看?!?/br> 想著,他突然冒出一個疑問,“唐念到時候不會提問我吧?” 一人團滅五大學院,唐念的魔鬼名聲他早就聽說過。 孫珉嘖了聲,拍拍任濤的肩膀,“很有可能?!?/br> 任濤臉色更苦。 黃明達作為唐念論文指導老師,不用參與答辯環節,看見這一幕不由笑起,“任老師,有句話我不知該說不該說?!?/br> “那您還是別說了吧?!?/br> 任濤一臉拒絕。 黃明達果然閉嘴,沒再說話。 任濤等了會兒,心底又有點好奇。 孫珉同樣,戳了戳黃明達,“黃教授,您要說什么來著?” 黃明達也沒賣關子,端起自己的保溫杯,“唐念論文已經投稿了?!?/br> 任濤忽然有一種強烈的不詳預感,“投的哪家期刊?” “” “……” 死一般的寂靜。 任濤瘋了。 當場從座位上竄起,極度抓狂,“唐念這是一點活路都不給我們留??!” 華醫大現如今,沒有任何教授的科研成果登上??! 然而,論文答辯環節,他要根據這篇論文提問唐念?! 他哪來的臉?! 第563章 投稿通過 孫珉撫掌,“這是好事??!” 任濤瞪他。 孫珉立馬改口,“任教授你也別擔心,唐念的論文投稿不是還沒通過嗎?” 換言之,大家都還不知道有唐念這篇論文的存在。 任濤嘆氣,“希望吧。三天后就是畢業答辯了?!?/br> 他總不會這么倒霉,剛好答辯的時候撞上唐念投稿通過吧? 事實證明,怕什么來什么。 時間一晃而過。 畢業答辯前一天晚上。 華國,月上中天,星光閃爍。 大洋彼岸,旭日東升,清晨的陽光穿透云層。 每周一刊的頂尖權威科學雜志,刊登出最新的學術科研成果—— 又是一篇華語論文? 這是全世界學者看到這篇學術論文的第一反應。 又下意識瞄了眼作者。 兩個華語字映入眼簾——唐念。 好像,有點熟悉。 學者們有些印象,接著恍然想起—— 這不就是那個唐念嗎??! 去年登上雜志的那篇華語論文作者??! 她今年又來了?! 一記驚雷砸下,全世界的學術圈掀起軒然大波。 一篇論文成品很難,登上的論文都是經過作者嘔心瀝血,經過好幾年精心打磨出的論文。 結果,唐念你去年剛投稿通過,今年你又來了?! 而且,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