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8
一反應就是問邵循“這家里是文臣還是武將,能幫到你么”,或是“他是做什么的,跟幾個皇兄有沒有聯系?” 這可不就把邵循驚出一身冷汗,別說她現在還不到需要聯姻拉攏人的時候,就算她需要,也不可能把好朋友當作籌碼,那她成了什么人了。 結果這話她跟趙若桐一說,本來還很積極的她一下子就平靜了下來,倒是也跟聽話,但是卻一點自己的想法偏好也沒有,說是全憑她父皇做主,嫁誰都行。 這下邵循還敢說什么,當即不再提這事,只是催著皇帝留意適齡的青年,找到機會就讓趙若桐去看看,或者隔三差五讓她出宮去參加旁人辦得聚會,挑才俊多的去,期待她能動動心思。 不能說這個,邵循自然就想到了這頓時間最值得發愁的事。 趙若桐先開口道:“阿樞那邊,父皇是不是終于要有動作了?” 邵循也不意外她知道這個,畢竟皇帝如今想立小兒子的心思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前朝后宮都傳遍了。 就連德妃,雖然早料到八成會有這么一天,但是真到了,還是有些不甘心,對著她的語氣又酸又沖,偏偏還得忍著不敢真得罪她,真是別扭極了。 邵循道:“應該是?!?/br> 趙若桐觀察著她的臉色,問:“這是好事啊,你怎么似乎有心事?” 邵循沉默了一會,還是對著她說了實話:“我知道這算是旁人求也求不來的好事,但是……這話我都不敢跟陛下說,要不然總覺得是辜負他這殫精竭慮的一番苦心——我真的有些擔心……” “擔心什么?阿樞當不了太子?這不可能,我長這么大,還從沒見過陛下有要做還做不成的事呢?!壁w若桐疑惑道。 “不是這個,”邵循搖搖頭:“我是覺得阿樞還太小了,這也未免太急了,他才丁點兒大,即使確實聰明,但其實品行和能力遠遠不曾定性,我是他的親娘,都沒有辦法確定他真的能擔得起這個重任,對于孩子來說,也是無窮的壓力,他……承受的住么?” “其實我也只是這么一說,木已成舟,我知道這種事是沒有退路的,這個時候再來擔心反悔未免太遲了,只是……”她無奈的笑了一下:“你就當這是做娘的杞人憂天,總是先想到壞處吧?!?/br> 擔心和反悔是兩碼事,她只能和皇帝站在一起共同進退,為了孩子,她也別無選擇了。 第122章 “如果沒有阿樞……”趙若桐好奇的問道:“你覺得誰做太子最合適?” “當然是吳王,”邵循毫不猶豫道:“在各有缺點的情況下,選擇年紀最長的那個,不是理所當然的么?” 不只是沒有阿樞,就算有這孩子,但是如果他確實不適合這個位子,那么趙言栒仍然是最優先的選擇。 邵循補充道:“但這只是我的想法,其實頭三位皇子年齡相近,單看個人而言,反而是魏王沒什么大缺陷?!?/br> 趙若桐輕聲道:“他當然有,出身就是最大的詬病……我指的不僅僅是他母親是宮婢出身?!?/br> 這些其實都是恭妃對女兒說的。 她是和德妃一批入親秦王府的側室,除了惠妃是資歷最老的一個,知道的當然比旁人多些。 之前恭妃因為一些心結對女兒不算慈愛,她這個人軟弱可欺的同時又有些窩里橫,全宮里她敢毫無顧忌欺負的也只有親女兒一個,但是近年來她年紀漸長,漸漸知道自己將來還是要靠女兒撐著,而趙若桐是邵循在宮內最親近的人,自然是今非昔比,一旦趙若桐強勢,恭妃反而軟了下來,這些天一直想要修復母女間的感情。 趙若桐對她母妃的態度就跟邵循對繼母差不多,也不撕破臉,純當個遠房親戚來處,但是一旦恭妃說出什么后宮秘辛,特別是能幫上邵循忙的那種,趙若桐就會十分歡迎,以往的恩怨都能眨眼忘了似的,恭妃為了挽回女兒可不得可著勁兒的說。 “慎嬪懷二哥的時候,皇后就已經失寵了,陛下絕不會想抬舉她的婢女?!壁w若桐將從恭妃那里聽來的細說道:“據說陛下根本不知道這是皇后的人,等發現的時候,二哥都要生下來了?!?/br> 那時候皇帝還年輕,后院里人不多也不少,但是一直很平靜,防備的也不嚴,完全沒想到在這上頭被女人算計了一把,那宮女竟是皇后的準備好的人。 邵循皺眉道:“皇后不知道這只會使陛下更厭惡么?” “那時皇后不知道只是對德妃使了點手段就這么嚴重啊——宮里所有人都不知道,陛下對她又一直不錯,她以為瞞著他生個兒子就能挽回呢?!?/br> 這當然是癡心妄想,皇帝不僅沒有原諒,反而愈加厭惡,只是礙于朝局不能發作,但是皇子出生好幾年慎嬪仍然沒有位分,直到去世才追封了嬪位。 趙若桐頓了一下: “不是去世——她是被賜死的……” 邵循的眼神一凝:“什么?” 趙若桐壓低了聲音:“皇后應當是不知情,是慎嬪因為生了皇子卻一點用處都沒有,又根本見不到兒子,便想要放手搏一搏,但是那時候陛下早就今非昔比了……她買通了人想往陛下的茶點里加東西,被抓了個正著……” “所以……” “二哥是不可能的,父皇看在他的面子上給慎嬪留了一點顏面就是極限了,想要被立為儲君……那就是癡人說夢了?!?/br> 怪不得皇帝對兒女們都不算親近,好歹遇上大事還有上心的時候,但是對次子卻是一種更加徹底的忽視。 邵循之前就有些奇怪,雖說魏王生母出生低還和皇后有關系,但是到底也沒人逼著皇帝跟慎嬪生孩子,以他的個性,不該將責任推到女人頭上才是,到頭來是這么回事。 以這樣的來歷,只是中規中矩當然不夠,除非魏王本人天縱奇才,是個任誰來看都是個天生要當皇帝的胚子,才有可能扭轉。 說什么就來什么,當兩個人騎了幾圈回到原處,遠遠的就看見甘露殿的內侍總管段鵬候在那里,神情透著隱隱的焦急和興奮。 邵循和趙若桐對視了一眼,同時驅馬上前。 段鵬迎上來,不用邵循問,就言簡意賅道:“陛下在兩儀殿當著諸位大人的面,提了要立咱們七殿下為皇太子?!?/br> 皇帝提出立儲,這只是個開端,除了跟英國公府走的近的,或是主張一切聽從皇帝命令的大臣,其他人大多持著觀望甚至反對的態度。 其中以首輔賀清源為首的老臣更是明確的反對,這些人中只有極少數是為了吳王或者魏王在周旋,其他人都是考慮到實際情況。 他們的顧慮和當初程敬銘的一樣,無非是趙言樞年紀太小,就算天資出眾,也不過是個三歲多不到四歲的幼童,自己站不站得住不說,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