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9
她起來的意思。 她雖然低頭無法看見殷衢,卻能感到沉沉的氣息凝滯,想必圣上不悅。 許苑娘低頭看著裙擺上一簇一簇梨花,緊張到難以呼吸。 殷衢忽然說道:“梨花?是聽說了宮中的什么傳聞嗎?” 許苑娘一瞬間有些窒息之感,她怎么能夠在殷衢面前耍小聰明。 宮中栽種百花,圣上卻獨獨不喜梨花,為此還將宮里的梨樹全部砍伐干凈,許苑娘原以為圣上是恨透了梨花的。 所以她等待殷衢暴怒。 因為有許太后的緣故,她總不會因為這小小的失誤而丟失性命,若是能出宮,倒是因禍得福。 哪知殷衢卻并沒有生氣。 還看破了她的心思。 許苑娘一時間感到慌亂,馬上,她又恢復鎮定。 殊途同歸,她以這種方式讓圣上不喜,勉強是達到了目的。 許苑娘磕頭:“陛下恕罪?!?/br> 殷衢沒有耐心同她細細繞彎子,他簡截了當地說:“許暉重病,你是他的幼女,一心要到許暉跟前侍疾,朕念及你的孝心,恩準你即日出發,離開上京東行?!?/br> 沒有解釋,也沒有關心許苑娘的反應,似乎他已經篤定了許苑娘的態度。 一瞬間,許苑娘心中涌出了巨大的驚喜。 她剛從這歡喜中醒過來,抬頭就已經沒有殷衢的蹤跡。 她甚至沒有膽量看清過天子的面孔。 殷衢回到乾清宮。 腳步平穩,內里卻仿佛有虛虛的火,在緩慢地煎著。 他立刻想到了慈寧宮里那股奇怪味道的爐香。 他批了兩張折子,就將公務甩開在一邊,按捺不住心口那股悶火,忽然間殷明鸞的身影跳進了他的心中。 他眉間一抖,站了起來,衣擺一動,將案幾上的奏折都掃在地上。 他很少有這樣凌亂的時候。 張福山聽見了殿內的動靜,慌忙過來收拾,卻見殷衢轉身走了。他正要跟過去服侍,卻聽見殷衢沒有轉頭,淡聲吩咐道:“不必過來?!?/br> 張福山什么都沒有去想,老神在在地在殿內等著,不到片刻后,殷衢回來了。 他不過穿著薄綢里衣,發梢上瀝瀝往下滴著水珠,在這個季節,還是太過清涼。 張福山于是緊張起來:“陛下,這個時候天還不熱,尤其是晚間,莫要凍著了?!?/br> 他這樣連聲說著,正要叫小太監去取衣裳。 “不必?!?/br> 于是張福山也不好多事。 殿內靜沉沉的,但是沒過多久,一陣紛沓的腳步聲格外輕盈地落在張福山的耳朵里,宮人稟報:“顧姑娘求見?!?/br> 殷衢頓了一下,提筆沒有往下寫,墨汁滴下來洇成一個團。 卻是張福山依照以往的習慣:“快請進來吧?!?/br> 殷衢無言地看了張福山一眼,也沒有阻止。 殷衢抬起眸子,看著殷明鸞踏云一般地出現。 殷衢淡淡吩咐:“張福山?!?/br> 張福山傾身:“奴婢在?!?/br> 殷衢:“回避了?!?/br> “……是?!?/br> 殷明鸞一走進內殿,感到殷衢的目光如有實質一般,纏繞在她的身上,她心里一驚,想到上回和殷衢在院子里的荒唐事,不由得微微羞赧。 然后她就聽見殷衢吩咐張福山回避。 不會是她想的那樣吧? 這心思在殷明鸞心中轉了一回,她忽然發現殷衢半倚著斜坐在書案旁,只穿了薄薄的里衣。 他的坐姿似乎太過隨意,許多年了,殷明鸞從來沒有看見過殷衢這樣的一面。 像是風流恣睢的輕浮五陵子弟。 因為他這不規矩的坐姿,他的交領微微敞開著,蜿蜒著綢緞的折痕,隱隱可見胸腹的肌理…… 殷明鸞眼神一跳,不敢多看。 殷衢看著她,像是在誘哄:“明鸞,過來?!?/br> 于是殷明鸞不敢過來了,她試探著問道:“哥哥,你……很熱嗎?” 殷衢收回了眼神,垂下了眼睛,卻將頭靠在椅背上,殷明鸞能夠看清楚,他眼角帶著微微的薄紅,讓他看起來更是有了一分平日不顯的瀲滟風情。 殷衢說道:“朕方才去了慈寧宮?!?/br> 殷明鸞滿心的浮想聯翩一下子止住。 去慈寧宮,那應該是去見許苑娘吧? 殷衢接著緩緩地說:“慈寧宮的香,似乎有問題?!?/br> 殷明鸞滿臉懵懂:“什么問題?” 殷衢說道:“燃的似乎是……催.情.香?!?/br> “催……”殷明鸞馬上知道自己來得十分不是時候了,她止住了問出口的話,卻是堪堪退后了半步。 殷衢啟開薄唇:“明鸞……” 殷明鸞看著他,他就那樣看著她,眼眸里的光深深淺淺,殷明鸞無端地緊張起來。 “明鸞……” 殷明鸞用手攥緊了襦裙,不知為何,殷明鸞想到了殷衢說過幾遍的那句話。 明鸞,幫朕一個忙。 仿佛再留下去她就會無法再拒絕。 可是,這算是什么呢? “我幫不了皇兄了?!?/br> 她只能匆匆留下這樣一句話,然后抓著襦裙,落荒而逃。 殷衢訝然地看著殷明鸞逃竄,然后恢復平靜,他低下了頭,看不清楚表情。 他叫張福山:“將朕那一卷清靜經拿過來?!?/br> 殷明鸞逃回醴泉宮之后,忍耐不住,悄悄派人去和多善打聽夜間殷衢做什么。 錦樓打聽完畢后,告訴殷明鸞。 “陛下處理完政務之后,抄了一卷經?!?/br> 殷明鸞問:“經?” “清靜經?!?/br> 是那樣一個濃稠的夜。 輕薄冶艷的薄衫隨著手中的動作寸寸褪去,白皙酥軟的肌膚,鴉云一般將墜不墜的發髻,還有美人笑靨如花。 殷衢欺身壓上,卻見底下的姑娘哭紅了眼。 “不是說好了幫忙的嘛,欺負我……” 殷衢驚醒。 原來是個夢。 第66章 大婚日 …… 皇后尊位在歷經了一冬一春兩季后, 終于有了眉目。 隨著趙妗,蕭松月、蕭林月,許苑娘陸續離宮, 朝中清流一派也加緊了動作,聯合上書,請求冊立顧氏二女為皇后。 趙太后在看過欽天監占卜結果之后, 對人品貴重的顧氏女也很滿意, 請大師看過面相,大師斷言顧氏女福澤深厚。 圣上尊趙太后懿旨,立顧氏女為皇后, 孝名遠揚。 殷明鸞回到了安遠將軍府待嫁。 天家似乎對于這次的皇后冊立格外重視, 一切比照元后冊立儀式,甚至禮儀更加隆重。 對此,古板的官員開始上書勸諫,不過殷衢絲毫沒有顧忌他們心情的意思。 在冊立皇后前三日,殷衢三日齋戒, 告天地宗廟。 遵古禮,皇后的奉迎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