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
?” 柳溪:“不用,有問題我們內部消化?!?/br> 岑墨轉了話題,“今晚會來?” 柳溪又嗯了一聲。 岑墨沒再問話,端著自己水杯先走了。 剛回到工位上,就見白甜在釘釘發來了三家餐廳。 【岑教授,選哪個?】 岑墨看了眼,不是川菜就是湘菜,【口味清淡點】白甜:【日料?】 岑墨:【粵菜吧】 白甜:【好】 柳溪下班就和白甜他們一起開車過去。 正好三人開車,把所有同事都帶了過去。 到了一家粵菜店門口。 “誒,不是說吃川菜嗎?” “這么冷的天不來點重口味不夠意思呀!” 柳溪倒是松了口氣,還好沒吃辣的。 白甜說道:“岑教授難得提一次要求?!?/br> 岑墨說道:“熬夜加班,還吃重口,容易口腔潰瘍?!?/br> 大家沒被他的無情嚇住,還調侃他。 “教授,你已經開始過上老干部生活了嗎?這么注重養身了?” “之前送你枸杞茶你還不要啊?!?/br> 岑墨:“偶爾換口味?!?/br> 柳溪已經很久沒見岑墨與與實驗室大家相處了。 哪里有白甜說得那么變態,看上去明明比她在的時候要融洽。 落座之后,大家開始點菜,白甜又問道:“大家要喝什么?” “來大瓶可樂和果粒橙吧!” 岑墨低頭翻酒水單,“一扎玉米汁?!?/br> 大家又開始笑,“教授,你真的要開始養生了嗎?今天吃這么素?” 柳溪也覺得奇怪,她不記得他喜歡喝玉米汁???至少沒喜歡到要主動點的地步。 不過也好,本來她生理期就很折騰,這不能吃那不能喝的,所以打算隨便吃吃就提早走,不過看現在菜口味也比較清淡,還有熱湯熱飲。 雖然比原計劃的多吃了些,但外頭天冷,柳溪還是想早點回去,便起身與大家道別。 “柳溪再多坐一會啊?!?/br> “是啊是啊,你好久沒來看我們了,這么早回去干嘛!” 大家紛紛挽留。 柳溪十分抱歉道:“我今天還有別的事,不好意思啦,下次再聚?!?/br> 幾番推辭,大家才放過了她。 柳溪拿包離開,先去了一趟衛生間,出來后,看見岑墨站在柜臺那邊,在她走過來時,目光便看了過來。 明顯是在等她。 岑墨走上來,“我送你去停車場?!?/br> 柳溪:“不用了,就十幾步路?!?/br> 岑墨下巴往外一抬,“下雨?!?/br> 柳溪啊了一聲,往門外一看。 在霓虹燈中,雨幕朦朧,起了薄薄的水霧,柳溪推門出去,潮濕的冷風刮到她臉上。 她看了看地面的水洼,“雨不大,不用了?!?/br> 在她邁出一步的時候,岑墨已經把傘打在她頭頂,“生理期還敢淋雨?” 柳溪目光頓了下,沒說話。 其實她今晚就有點懷疑他是不是知道自己來那個了,才選了這家店,才給她點了玉米汁,但也沒仔細去想。 二人共撐一把傘走在雨中,柳溪低著頭走路,岑墨垂下目光,正好看見她將一縷發絲勾到耳后。 烏黑發亮的發絲更襯得那耳朵如羊脂玉一般雪白,不遠處照來的燈在她白皙的皮膚上打著高光。 岑墨目光微微凝滯,不知不覺盯著她看了許久,直到柳溪已經走到自己車門邊,抬頭與他說謝謝。 猝不及防的目光相觸,岑墨不自然地移開,“不客氣,路上小心?!?/br> 柳溪依然沒習慣他這么客氣地說話,又嗯了一聲,轉動車鑰匙啟動。 第二天,白甜午飯后又來找了柳溪,一臉曖昧地問道:“岑教授是不是對你有意思???” 柳溪心頭一驚,“你怎么會這么想?” 如果連白甜這樣缺心眼的人都發現有問題的話,那大家是不是也誤會了? 白甜說道:“我和小妍昨天看到他打傘送你去停車場,小妍這么說得?!?/br> 小妍是實驗室里除了白甜之外的另一位女生,就是那位柳溪之前幫忙寫過代碼的女研究生。 柳溪搖搖頭,很認真地說道:“沒那回事,岑教授高風亮節,畢生精力都放在科研上,怎么會拘泥于情情愛愛,你們目光太短淺了?!?/br> 白甜豁然開朗,“汝言甚是有理!” 雖然與白甜解釋清楚了,但這事卻擱在了柳溪心上,等她忙完這陣子再仔細想想該怎么處理吧。 論文復現的事情結束后,第三次去桐城測試了。 一回生二回熟,柳溪現在出差起來也是輕車熟路,一組的男生也一直對她照顧有加,所以她并沒有覺得很累。 這一次測試,車內不再有安全員,車輛在封閉的場地里進行全程無人化測試。 因此柳溪也不用在測試基地與測控室兩頭跑,她只要坐在測控室內與一組其他同事一起進行數據收集即可。 車輛連續跑了兩天,許澤霖把大家反饋過來的數據做成了報表發給岑墨,“從行業公開數據來看,我們的避障率已經刷新紀錄了,岑教授的科研成果大大提升了我們的識別率?!?/br> 岑墨:“這兩個場景是上次分割出來的,識別率還是沒到90%?!?/br> 林志鵬哎了一聲,“雖然是這樣,但是你看行業數據,這種高復雜環境的識別率都沒到70%,我們能做到這么高,已經很優秀了?!?/br> 岑墨并沒有覺得很驕傲,“能做到90%?!?/br> 他從來就不和同行比,就像從小到大,他都不會去與同學比,因為知道他們比不過,他能挑戰的,從來都只有自己。 90%這個數字不是他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基于他的理論基礎,但現在實際跑出來與理論有不小差距,肯定是哪里優化還不夠。 他暫時沒想到,只能回頭復現一次算法。 柳溪忽然說道:“那個,可以試試用內積層代替了拼接層?” 聽到她的聲音,那三位正在討論的男人都望了過來。 柳溪從電腦里調出一個Siame色結構的深度神經網絡模型,給大家展示道:“這是我之前自己訓練時復現一篇論文改進的思路,我在想通過從已知偏移矢量的圖片對中抽取的圖片塊輸入到左右兩個……” 柳溪現場將兩個算法同時跑了一遍。 “這是它原本的算法,用時32秒,而用這個改進后的,只要……0.3秒,而且精度只偏移了3個像素?!?/br> 這是柳溪之前在實驗室里做出那套識別算法后得到的啟發,在她后來了別的論文以及熟悉了一些現有框架之后,嘗試做了改進,她自己在家沒事做寫著玩兒的,這會兒聽他們在討論,才突然想起這回事。 三位男人目不轉睛地盯著柳溪的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