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1
來,“大理寺最近忙不忙???你中午過來吃飯,會不會太趕了?”趙允初乖乖道:“還好,我騎馬,來回很快的?!?/br>“哦……對了,我做了一張表,你看看?!痹蒲慊貜膽牙锾统鰜硪粡埣?,嚴肅地遞給趙允初。趙允初提心吊膽接過來一看,頓時傻眼了。這表上是以當月為例,按照休沐日、官定假日等等,安排了進行某項運動的時間,在下面還有小字注釋,竟是精確到了十分具體的信息。例如有的時候是中午,有的時候是晚上,地點也各不一樣,有時包游船,有時去蒲關澤……下面還有一排字,表示如無特殊原因,任何一方有事必須提前至少半天請假,然后改期。而在此表之外發生的,不計入當月總回合數。趙允初:“……”他的確在惦記此事,只是有些害羞,不知如何自然地提出來,誰知道雁哥兒已經抽空都安排好了,他還有什么可說的_(:з」∠)_云雁回:“你拿去審一下,有修改的地方就標注,明天交給我?!?/br>這么正經的嗎?趙允初顫抖地道:“審……要、要簽字嗎?”云雁回驚訝地看著他,大笑道:“簽什么字,傻啊你!”趙允初郁悶地道:“因為看起來你好像有一套流程?!?/br>“我就是順嘴,說習慣了?!痹蒲慊卦谒X袋上擼了幾下,“好了,你回大理寺吧,我也去府尊那里了?!?/br>……云雁回跑去包拯的書房了,進去之后見只有包拯一人,問道:“府尊,這是說什么事呀?”“你坐吧,”包拯比較隨意,“雁哥兒,最近休息得如何了?”云雁回坐下來,笑道:“還好,我隨時都可以繼續投入到工作中來?!?/br>包拯也笑,說道,“本府任職也數年了,皇恩護佑,開封府各個方面都大有改善。只是,最近本府深覺,雖說東京處處有公私學院,鄉鎮之中亦然,向學之風大盛,然而咱們這開封府,卻無育才之地。本府作為一府長官,這教化本府學子,也在職責之內?!?/br>東京的確有很多上學的地方,規格高的如太學,還有趙允初他們那種宗室上的宗學,下到各個私人學院。但是,如包拯所說,那都不是本府的官學啊。再說了,近年來,各州府設學十分興起,偌大一個開封府,也應該有個府學,才說得過去。云雁回認真思考了一下,“設府學肯定是應該的,咱們不缺錢,不缺地,也不缺生源,您來問我,是不是覺得教職人員是個問題?”包拯點頭道,“不錯,本府想了想,設學不難,難的是一時之間,找不到足夠多品行、學識極佳的教授之人啊,徐徐圖之,不知何時能就位,總覺得效率太低。便來問問你,可有什么捷徑?”難道,叫他們去別的書院挖角不成?云雁回樂了,“這還還不容易?府尊,你站在開封府里,放眼望去,多得是科舉出仕的飽學之士,包括你自己啊。這樣多部屬,輪流暫代教員,還不夠嘛?”第206章投西大街職業技術學院云雁回的話,大為啟發了包拯。對啊,開封府多得是飽學之士,去客串一下教授,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吧。如此一來,就可以徐徐圖之了。云雁回又道:“對了,校舍……”包拯說道:“設立官學,朝廷是會發學田、出資建校舍的,我不日就會去申請?!?/br>“不不,”云雁回道,“我是說,兩條街外不是有個書院辦不下去了嗎?到時靈活變通一下,把那邊的房子劃分給我們就行了,倒是直接就能開張,還審了起房子裝修呢?!?/br>包拯:“……”包拯嘴角抽搐了一下,“這也是個好主意啊……”此時教育只分大小學,年齡范圍也很廣,因為入學年齡并沒有限制,便是十七八再去上小學也有。小學時間很長,畢業后就直接考大學。所以,如果啟蒙早,或者學得快,小小年紀就上大學也是可能的。“哎,我們就辦大學嗎?辦不辦小學?”云雁回思維展開得非???,“說真的,我覺得辦小學有點麻煩,大學學生至少也有十三四歲了,種田已經有力氣,但是小學生干不了啥啊……”包拯沉默了一會兒,艱難地說道:“雁哥兒,國家養士,分發學田,并不是叫學生們自己種的啊,一般,我們是請佃戶來耕種……”包拯知道云雁回上了兩年小學就退學了,還以為他不是清楚這里面的關系,給他解釋了一下。“我知道啊,”云雁回莫名其妙地看他一眼,“可是,府尊,我們這是開封府府學啊,而且已經確定了到時候會有府內官員去做教師。您覺得,教師們都有在耕種,學生們卻享受著勞動的成功,這合適嗎?我們這兒,可是連貴妃娘娘的親大伯都在種地呀!”(張堯佐:我也是日狗了……)包拯:“……”包拯一瞬間覺得見鬼了,怎么感覺要被說服了。云雁回:“現在許多讀書人,六體不勤五谷不分,一心學經史,騎射稀松平常,身體也不是很好,咱們可以開設一個勞動課,種種地,到時候他們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也香一些。這又不是每天只種地了,權當上課。雖然不是教導學識,卻是教導為人的道理啊?!?/br>包拯聽著,都不禁點起了頭來。一起勞動的好處,從現在的開封府就能看出來了。因為常常在一起種地,大家都更有團體意識,身體素質也好多了,整個精神面貌都提升了。“……順便,也讓咱們提高了生產啊?!痹蒲慊匦÷曆a充了一句。包拯:“……”主要還是這個吧?包拯無語地看了云雁回一會兒,“好吧,那就這樣吧?!?/br>……沒兩日,包拯果然申請設立開封府學,很快獲得了批準,包拯又請朝廷cao作一下,建校舍時,直接選擇那個現成的書院。這是省錢省工的事情,沒有人會不同意的,于是,將那書院也撥給開封府。云雁回受命,雇了一群工人上書院去改造了。這書院規模并不是特別大,主要是校舍不多,建在市內,主要招收的是附近的學生,大家都可以走讀。但是開封府府學要是招人,怎么也有一二百人。除了原有的校舍外,云雁回叫他們在空地又起了十幾間校舍,但加上原來的,也不夠,云雁回只得讓把教師宿舍也換成了學生宿舍,反正無論是府內的官員還是日后招收的教師,都可以住到開封府去,畢竟也屬于學官。除此之外,再叫工人做出上下鋪來,如此一來,能夠容納的學生至少是翻倍了,便是以后再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