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3
“雖然說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但是,我還是不客氣地接受了,謝謝?!痹蒲慊卣f著,又在趙允初腮邊啄吻了一下。不過,這一對小情侶也沒能私會多久,云雁回就被拉到仁宗還有眾位王公貴族面前去了。云雁回把孔寄也帶上了,他知道,孔寄和他的汴戲肯定是最受關心的。不止是仁宗,那些常常在京中看表演的大官人們,也沒有聽過這個一個戲班子啊,但是,他們卻能在蒲關澤開幕式上擔綱大軸,還拿出這么一個一鳴驚人的作品,這就很讓人很好奇了。孔寄不得不將自己的來歷細細講述了一遍,都是識貨的人,于是他述說自己把諸宮調集合起來的想法時,就受到了很多稱贊。再聽到他受人點播,更進一步時,變愈發興奮了。剛剛看完一個喜歡的作品,自然想聽到越多越好的背后的故事。除了這汴戲的來歷之外,大家還關心男女主演和他們的表演,臺上的布景,等等東西。于是,孔寄負責回答和有關的問題,云雁回則負責回答其他節目的問題。仁宗也問了好幾個問題,最后稱贊了孔寄的才華,還調侃道:“此人果真是知恩圖報,雁回供你排戲,你便在戲里給他植了這樣一個廣告,真是用心了!”孔寄忙道:“云先生襄助我良多,沒有他就沒有汴戲,沒有我的戲班,我做的這一點,真是微不足道了?!?/br>云雁回卻有些沒明白,“等等,什么啊,什么廣告?官家,冤死了,我特別看重這個戲,根本沒往里面植入廣告??!”只見仁宗哈哈大笑,其他人也是一臉笑意,“究竟是當局者迷,還是你根本沒有琢磨過唱詞?雁回,我問你,那何麗姝生在東京,是條愛食落花浮萍的鯉魚精,又在城中頗有名聲,梁賦雪還是從食客那里將她救下……”越說,便看到云雁回的眼睛越發睜得大了。仁宗好笑地道:“最明顯的是,她還姓何(禾),你說,她到底是個什么魚?”云雁回狂汗,“我靠!她是條禾花魚???!”第201章名動東京對于汴京百姓來說,這是平凡又不平凡的一年。日子還是一樣的過,只是多了一個絕佳的游樂去處。蒲關澤的開放,本就是一件萬眾盼望的事情。而短短時間內,這里面的一切,口碑都發酵了。無論是花田、兒童樂園、風情美食街還是與眾不同的廁所,很多項目都飽受追捧。在開幕式上演出過,并成為固定節目的那些表演,其品質也是口口相傳。其中最為出色的,無疑是史上第一部汴戲。其新穎的形式,精致的舞美,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耳目一新都不足以形容了,俘虜人心?不在話下!在東京,要成名需要多久?可能是十年,也可能是一天。看過開幕式回來的觀眾,把整場演出夸到了天上,沒有哪怕一個差評。對于,他們更是不吝贊美之詞。這么眾口一致的好評,讓那些本就有所期待卻沒能去成的人,更為盼望了。收到了為數眾多的劇評,實際上他們的記者也花費了很多筆墨,來描述這部戲曲,稱之為必須要去現場一睹為快的節目之首。還因為陸續收到很多讀者來信的要求,后來還找孔寄合作,做了一個專版。包含了作者、主演訪談,精彩唱詞節選,主演資料,演出計劃等等。這些,都是汴京人急切想要知道的東西。要說開幕式當天,云雁回最無語的就是,最后他發現里塞了軟廣,這可是要流傳千古的啊,就這么塞了廣告……而且,就算禾花魚再風雅,把女主角設定成這品種,也有點太神奇了吧?此前云雁回是真沒發現,后來他還以為,應該不會有很多人發現。然而,事實上是即便有的人沒想到,也被上的劇評給科普了!于是,蒲關澤的開業,居然直接導致大相國寺也繁忙起來了。——距離禾花魚的豐收只有兩三個月了,預訂的人數比以往要增長了很多!更夸張的是,居然還有人跑來買沒成熟的魚苗。大相國寺的僧人都哭笑不得了,他們自然是不能賣的。但是看那些人執著的樣子,也不由得加強了巡邏……市面上居然還出現了仿冒的禾花魚,以往雖然也有仿冒的,但多是在禾花魚豐收時節,現在,那些騙子等不了了,直接拿普通的深色鯉魚,稱是禾花魚。又或是插上一塊牌子,直接稱其“望情魚”了。很多人都去買“禾花魚”,買了之后放生,或者是養在自家庭院池塘中。講究一點的,居然養在水景缸里……不過那些魚根本不是正宗禾花魚,真正的禾花魚正當時也不過一個巴掌那么大,這些假的禾花魚能養到好幾斤,怎么會是他們心目中纖細苗條的何麗姝呢?更別提這些人還發展到,專門跑到酒樓去,搶買下別人要宰殺下鍋的魚……越是紅火,這魚市就越是火熱,這種情形,一直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才退熱。禾花魚的名聲,也可以說是再上一層樓,人設,或者說魚設豐富了起來,本是一種美食,但是后來竟成了癡情象征被文人sao客們用典。大相國寺也就罷了,最大的受益者,還是孔寄和他的孔家班。在此之前,孔寄只是一個從外地來汴京闖蕩的書會先生,他的孔家班里,也盡是些沒有名氣的藝人。但從蒲關澤一夜后,火爆汴京,孔家班因汴戲迅速成名。原定是每周一次的演出,因為觀眾們的熱烈要求,不得不增加了場次。這本就是一出值得細細品味的戲曲,很多觀眾來看了一次,又來看第二次,第三次……如今,孔家班的人,儼然一躍成了汴京民間藝人中頂尖的大腕兒。名聲、財富,蜂擁而來。孔寄本來以為自己已經有心理準備了,可在真正面對的時候,他還是嚇到了。第一天,第二天表現還不明顯,但第四天,第五天,就能看出來了。云雁回后來問孔寄,“你是什么時候發現你們紅了的?是有人在街上認出你們班里的人嗎?”孔寄搖頭,“大概第五天的樣子吧,我出去買吃的,排隊的時候,就聽到有人在哼梁賦雪的唱詞,那時候我就想,我們應該是出名了?!?/br>直到很多年以后,孔寄還是深刻記得那時候的感動。汴戲名傳天下,都知道有個叫孔寄的,開創了新的表演形式。有人拙劣地模仿,還有人試圖挖角。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