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0
惑。即便如此,最后強吻的那一下,也真是……云雁回的臉都白了,捂住臉呻吟一聲,只覺得腦袋大了。為什么,為什么我就連中了蠱也比別人難搞一些…………云雁回遲遲沒回來,大家都明白他肯定是一時間面上抹不過去。鄭蘋只好對云濮思說:“那你先帶浣娘回去吧,看在同族的份上,雁哥兒也沒什么大礙,我不報官,但是你若不好好管教她,縱容她繼續這樣,汴京能人多,惹到別人可不像我們好說話了?!?/br>云濮思嚇得臉都白了,又深覺鄭蘋說得對,連忙說道:“您是為我們好,我一定和其他族人說明,好好管束她,請放心?!?/br>云濮思再次道歉之后,把依然魂不守舍的云浣娘提走了。鄭蘋又說:“凌哥兒,初哥兒,你們也先回去吧?!?/br>不必多說,鄭凌和趙允初也知道,他們若是留下來,云雁回看到他們該多尷尬。尤其是趙允初,其他人不知道,但是趙允初心里清楚得很。之前他以為是觀音顯靈,所以在雁哥兒面前一點掩飾也沒有,甚至還說了自己要還愿的事情。現在雁哥兒醒來了,一回想肯定就能察覺不對,那他的心意肯定暴露無遺了。之前一直擔心雁哥兒,都沒空去想,現在趙允初也不敢多待了,他有點害怕又有點期待,不太敢看雁哥兒的反應。思來想去,今日雁哥兒狀態、心情恐怕都不好,還是暫且避讓,擇日再說為好。也留給自己一點時間燒香拜佛,祈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云雁回做了很久心理建設,才從后院回了屋子里,然后他看到家里只剩下鄭蘋了,頓時很感動,真是母愛無疆,鄭蘋太明白他了!如果叫他立刻面對趙允初,他可能會尷尬到原地爆炸。“阿娘……”云雁回喊了一聲,又忍不住長嘆,“唉……”鄭蘋卻是忍俊不禁,笑了出來。云雁回:“……”“對不起……”鄭蘋忍住笑意,“咱家雁哥兒太出色了,才鬧出這一場來?!?/br>云雁回郁悶地道:“阿娘,你想笑什么就笑吧?!?/br>鄭蘋手撐著額頭又悶笑了一通,然后才揩去淚花,說道:“過幾日你緩過來了,可得好好謝謝凌哥兒和初哥兒,尤其是初哥兒,被你給……”云雁回:“……”親娘啊親娘,你知道什么,早在我強吻那家伙之前,他就已經對你兒子下過手了好嗎?你以為他會傷心欲絕,說不定他現在正回味無窮,到底是誰占便宜還不好說呢!——自那日解蠱之后,無人敢來打擾,云雁回又過了半月清凈日子。他中了一次招后,就總有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感覺,以前是天不怕地不怕,現在路上見到毛毛蟲都要考慮一下,然后繞開路走了。這是心理疾病啊,恐蟲癥?而且晚上睡覺或者在辦公室工作時也不安生了,總是要把待的地方翻來覆去地檢查一遍,確認沒有任何蟲子。即便如此,也改變不了他的還是會腦補,因為他已經知道這是一個有蠱蟲的世界了。一開始鄭蘋還沒發現,后來云雁回精神越來越差,臉色都不好看了,鄭蘋才發覺不對。云雁回只得對她說了實話,“阿娘,我現在都要比小娘子還怕蟲子了……”那天蟲子從身體里出來的感覺,太糟糕了,留下了深深的陰影。鄭蘋也很無奈,只得把他帶去找曾經接觸過的那個苗族巫女,也就是當年給她掐羊子那個老婆婆的女兒,后來還給包拯看過病。這個巫女答應了,抽空給云雁回煉辟蠱的藥,定期服用,就跟打疫苗似的,蠱蟲不近身。只是即便如此,云雁回有點怕蟲子的毛病算是從此落下來了,雖然知道不會再中蠱蟲的招,但普通蟲子不會受影響,而他見到各種蟲還是不舒服。云雁回很郁悶,畢竟他當年,可也是徒手虐蟑螂的人??!第102章種西瓜轉眼到了三月,大宋譴去為遼帝賀生辰的使團也回來了,還包括他們在大遼代購的大量物品。通過耶律裊履和鄭凌的關系,云雁回的需求也被使團帶回來了,那就是相當數量的西瓜種子,和一些北珠,而且耶律裊履還特別貼心地讓他們那邊的瓜農把栽種注意事項寫了下來,并翻譯成漢文。云雁回看了一下,種子有黃有黑有紅還有白,據說長出來之后,瓤也分紅白,根據瓜農所說,寄來的數量大概夠種八十畝。這時候的西瓜在大遼那邊的畝產大約是四千斤,比現代少了一半多,云雁回以前也采訪過農產品銷售,他知道現代的西瓜畝產能有一萬斤。而且這其中還有很多區別,比如現代的西瓜經過改良,肯定瓜瓤更多,但是也容易生病。而古代的西瓜生存能力更強,不容易生病,瓜瓤相比會少一些,也沒那么紅。云雁回早在鄭凌給他報信的時候,就找了然商量過了,要一起種水果。了然便在寺里留了五十畝地給他,現在還差三十畝,暫時沒有空的,但是等一批蔬果收獲,就能空出來了,分批種也沒有關系。根據遼國瓜農的說法,他們是以牛糞覆棚而種,云雁回在這方面真沒有什么創新技術,只能按照他們的方法,交給了大相國寺的僧人們。云雁回想了想,西瓜大概是長三四個月就輸了,現在是三月,如果不遭到什么天災,順順利利的,這批西瓜能收獲幾十萬斤,即便刨去留種的部分,今年最熱的時候,也有足夠的西瓜吃啦!云雁回一想到這一點,就笑得要睜不開眼了。一想到自己的西瓜,云雁回就忍不住老是往大相國寺的瓜棚里跑。因為是新水果,而且云雁回特別看重,大相國寺的人知道他眼光沒錯過,所以也很重視,特別在瓜地旁搭了棚子,叫僧人常駐看著。云雁回跑去蹲在瓜地旁一看能看半個小時,叫那些僧人好生好奇。“云師兄啊,這個瓜到底有多好吃,您幾乎天天都來看?!闭f這個話的是一個青年僧人,看起來比云雁回還大上幾歲,卻要喊他師兄。這是因為僧人同輩之間劃分長幼不是看年歲,而是看戒臘,也就是出家受戒的時間長短。云雁回雖未出家,但是也按照他入門的時間——大家都知道那什么逐出門墻只是一個形式,現在更是隨著形勢不同,而變得如同不存在了。所以說,這個受戒沒有多久的僧人還要喊比他小的云雁回做師兄。這還算好的,云雁回還看到過一把年紀剛受戒的老頭,要管十幾歲的少年叫師兄呢。“你不知道,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