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7
了,云雁回翻翻白眼道:“好,我若是能做你冠禮上的正賓,我一定給你起個表字,叫甜甜?!?/br>趙允初:“…………”作者有話要說: 包拯比展昭小真的那么令人震驚嗎……原著里包拯是甜菜兒童,考了進士后沒做多久縣官就去開封府了,又沒多久收了展昭,展昭那時候是“三旬以內”,所以雖然沒有明寫年齡,但是包拯肯定是小一些些的……第78章外交接待也是分內事!鄭凌補入翰林圖畫院,成為最年輕的翰林待詔,而此時他身上,還有鴻臚寺的官職。與圖畫院其他人有些不同,這些畫家一般是先成為祗候、藝學或者待詔,才獲得機會出職為官。而鄭凌則是先做了別的地方的官,才來翰林圖畫院做待詔。二者結果是一樣的,但過程相當不同,很有趣,屬于圖畫院的頭一例。鄭凌high了沒多少天,就悲催地發現,在他“慢慢從鴻臚寺辭職”的這段時間里,還是要遭受折磨??!因為他的關系還掛在鴻臚寺??!更可悲的是,剛取消禁足,去上班了,就發現鴻臚寺最近巨忙,連他這樣渾水摸魚的,都被叫去做事情了。因為從不久后開始,陸陸續續就有各國的使節團來大宋,準備賀正旦了。今年可以算作是仁宗真正親政的一年,之前都在劉后的影響之下,所以這次的接待也格外重要。鴻臚寺提前準備接待都要忙瘋了,鄭凌才到圖畫院報了個道,和自己的同僚們親近了一些,就被捉回去干活兒了。此時此刻,鄭凌很想大喊,誰說大宋冗官了!那要看什么單位和什么時節啊,總有那么一些單位,你想冗官也冗不了!全都有活兒干!鄭凌焦頭爛額,云雁回卻也沒比他好到哪里去。他這里正和樞密院的禮房主簿扯皮呢,同樣是為了外交接待的事情。沒錯,非但鴻臚寺在籌備接待使團的事情,樞密院也在,甚至開封府也團團轉!樞密院負責外交的禮房設置之初是因為遼國,當時宋遼之間的關系很緊張,牽涉到遼國的事務都要慎重對待,所以樞密院特別設了禮房來處理,便分了不少鴻臚寺的事務出去——此處應有鄭凌的感激,否則他們會更忙。而開封府,就更慘了,他們這部門本就是基本上發生在京師的所有事情都得管,使團是住在汴京,所以他們當然也有職責。到時候使團來了,事情才多得很。要負責和鴻臚寺、樞密院禮房對接,參與接待使臣們,嚴查使臣們活動期間的治安、保密等工作,甚至是監察各國使臣在汴京內一舉一動。樞密院那邊派人來開封府呢,純屬厚臉皮。為了這次接待,他們希望能把開封府的廚子借走,沒錯,是把廚子們直接借走,甚至不是派人來學,還有開封府里種的菜,想用優惠價也買了……云雁回氣炸了,他雖然沒有正式領差事,但是公廚基本上是他在打理,菜地也是他主張開墾的。樞密院的人也太不要臉了,云雁回指著他們派來的主簿鼻子說:“難道開封府食堂升級前你們樞密院就用潲水接待使臣嗎?什么借廚子招待使臣,我看是給你們樞密院的人做飯去了,還有借無還!”樞密院除了禮房還有吏房、兵房和戶房,就云雁回來看,每個衙門都有自己的風氣,而樞密院這四房的風氣,都是好吃啊好吃!為什么云雁回知道呢?當年他在大相國寺辦美食節的時候,樞密院的官吏就是一直是組團來刷的,他可不是第一天認識這些人了。那主簿也生氣了,一拍桌子:“哪里來的黃毛小子,還敢指我鼻子!你是誰手底下的??!”“我就指了怎么著??!”云雁回就差沒踩在桌上了,“你管得著嗎?!”旁邊的人都嚇傻了,拉著云雁回,“雁哥兒,你冷靜一點……”這時包拯方慢悠悠地出來,趕在主簿要開口之前說道:“怎這么不懂事,左右,將他扠下去重罰?!?/br>“有!”王朝和馬漢吼了一聲,就上來架住了云雁回,把他往外扯,一邊扯一邊擠眉弄眼。主簿其實很想問到底罰什么,但是包拯剛升了權知開封府,正是炙手可熱,在他面前還是安靜如雞的好,于是憋住了,眼睜睜看著那小子被扠了出去。王朝和馬漢把云雁回拖到外面廊下,就將他放開了。這兩個牛高馬大,方才一左一右拖著云雁回的手,幾乎把他整個提起來,這會兒松開了,云雁回還得整整衣服,抱怨道:“真當我是叉燒啊,還扠出來……”馬漢:“叉燒是什么?好像沒吃過?!?/br>云雁回:“叉起來燒的rou?!边@時候還沒發明出來的菜,當然沒吃過。王朝看看他,說道:“雁哥兒今日好像有些暴躁啊?!?/br>云雁回之前在房間里和主簿對吼的氣勢全沒了,蔫蔫地往臺階上一坐,“嗨,什么暴躁啊,都是套路,公孫先生叫我對樞密院的兇一點的,否則豈不是被他們壓住了。府尊有顧忌,就得咱們下面的人表態?!?/br>王朝這才恍然大悟,難怪雁哥兒一反常態,若是平時,他早就好茶好水的上來,先和人侃個開心了。房間里面。包拯:“雖說小子無狀,但也并非未表達出開封府上下的意愿?!?/br>主簿訕訕道:“是真的只借一段時間,您莫要聽那小子亂吼,絕不會有借無還的?!?/br>真是,把他們樞密院當什么了,土匪嗎?包拯說道:“借是真的不能借的,開封府上下幾百張嘴,離不開啊,但是為使節們置辦接待的席面倒是可以。蔬果可以由開封府提供?!彼执蠓降爻袚耸吖?,也是如今開封府富裕了。使節們抵達那日,通常是最人仰馬翻的,開封府把餐飲接手過去,也能叫他們輕松不少。按慣例來說,除了遼國一般是官家賜御筵,其他的使團接風洗塵都要歸外交部門來負責。主簿其實心里也有個底線,聽了之后掂量一下,說道:“多謝府臺,那此事就有勞開封府了,不知到時有新菜否?”開封府的新菜,現下可是聞名汴京。中秋晚會上一道蟹釀橙,只供應了當晚,被有的官吏轉賣,從而為人所知。到了重陽節時,就已是滿城的仿照品了,只是還無人能做出開封府的味道,肖似其形罷了。而且開封府還特別有骨氣,說好了中秋特供就是中秋特供,后來再不做了。——若是有人知道真實緣由大概會吐血,云雁回本來有打算開放的,是包拯說太浪費了,要節約。聽了此人的話,包拯沉吟片刻,吩咐道:“新菜還真由不得本府決定,來人啊,去看看云雁回那邊完了沒有,若是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