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
黃金時期,其中一座勾欄,便將迎來大相國寺僧人的首秀了。瓦子中的戲臺用欄桿圍起來,因此叫做勾欄,與現代所看到的舞臺差別不大,有幕布隔著前后臺,上下場通道連接兩頭供演員出入,被稱作“鬼門道”。戲房,也就是后臺,惠乃和惠炳站在那兒活動手腳,準備上場。其實他們演的這段并不一定需要兩個人,一個人也可演,只是云雁回怕第一次大家緊張,這才都讓一對對上。二人多少是有些緊張的,聽著前面的動靜,忽然被云雁回扯了扯衣服,連忙低頭看去,“怎么了,雁哥兒?”因為非常重視此事,了然也來了,就坐在一旁喝茶。云雁回看了一眼了然,小聲說道:“待會兒,把你們開場幾個段子里面的人物名字都換了?!?/br>“換了,換成什么?”惠乃和惠炳聽著云雁回道來,眼睛慢慢睜大了,搓著手嘿嘿笑,“這,這真的好嗎?”“都是為了弘法,法師一定會理解的?!痹蒲慊卣f道。他告訴惠乃二人,所有段子里的和尚角色,都臨時換成了然。之前了然老盯著排練,所以他從沒說過,但是在他心里,用了然的名字,效果才最好!了然在汴梁,好歹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這樣能讓觀眾一下子有代入感,更快地進入故事氛圍,利于舞臺新人們與觀眾拉近距離。不過在惠乃和惠炳看來,只以為云雁回是在惡作劇,而他們兩個,剛好也很有娛樂精神,很不介意這樣做呢…………鑼響三聲,兩名身著僧衣的青年僧人從鬼門道一前一后走出來,向大家合十為禮,立刻引來一陣喝彩,許多其他勾欄前的觀眾聽到消息也擠到這邊來,想看看和尚要說什么。“各位施主,小僧惠乃(小僧惠炳),來自大相國寺?!被菽寺渎浯蠓降亟o大家問好,倒是不會畏懼被這么多人看,在寺里做法事人更多呢。“大相國寺大家應該都知道,非常有名,出了很多法師高僧,像我們方丈,還比如我們二人的師伯了然禪師?!?/br>觀眾紛紛點頭,沒錯啊,了然大家認識的,一個好和尚,醫術也高明,每次疫癥都是他代表大相國寺帶著僧人們醫治發藥,見過了然的人腦海中也立刻浮現起了他的面容。后臺的了然聽到這里,還以為是臨場發揮的舉例子。惠炳:“大相國寺的元宵燈會大家也應該都參加過,那場面,萬燈齊亮,照得整個汴京都煌煌如晝了。不過今年元宵燈會,我們了然師伯就遇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br>惠乃:“不錯啊,可能大家都不知道,那日有位女施主來看燈,遇到了然師伯,竟攔住他問,這寺中這么多盞花燈,哪盞最明亮?!?/br>說到這里,聽客已經被勾起了興趣,在心中暗想回憶,會是哪盞燈亮。后臺,了然一臉懵逼,“???”惠炳:“我師伯是什么人?眼睛不眨一下,當即便回道:佛殿上燈最明?!?/br>惠乃:“女施主又逼問:佛燈在佛前,心燈在何處?”惠炳:“了然師伯便說:老衲不用看他燈,自有靈先一點明。照天照地,天地俱明?!?/br>臺下便響起了幾聲叫好,眾人聽得有了些精神,不知接下來如何打機鋒。惠乃模仿著女施主咄咄逼人的口氣:“能照天地,能照萬姓否?天地俱明,眾人能明否?”眾人屏息聽回答,卻聽惠炳松散地一迭聲回答:“可以可以可以?!毕駱O了老和尚,又略帶夸張,登時響起一陣輕笑。這也是惠炳的臨場發揮,惠乃好險沒笑場,又問道:“照見幾個人了?”到這里,已經了無痕跡地轉變為模仿了,前面還要加個“師伯回答”之類。惠炳:“照見一個,半個?!?/br>惠乃:“一個是誰,半個是誰?”惠炳:“一個是我,半個是你?!?/br>惠乃:“借吾師法座來,與你講法?!?/br>惠炳一揚手:“你且去尋個漢子來!”所有人都以為最后都是犀利的機鋒,誰知道惠炳最后說了句諢話,而且又恰到好處,再一想是和尚說出來的,頓時笑得肚皮也要破了。就算非常好非常噎人,但哪有和尚叫信女去找漢子的噢?也太不正經了!然而許多人笑著笑著,便覺得這又不是諢話,而是絕妙的機鋒,看似粗俗,其實并無半分褻瀆。和尚干的確實是正經事啊,雖讓你乍一聽笑了,但是細思來的確是含著禪理。于是這時候再笑,則是會意、贊嘆的笑,并交頭接耳為不懂的人解釋。總之到這里起,場子可以說是徹底熱了。云雁回在后臺細細聽,也覺得效果不錯,至少臺下人是明白了的。方才這段是歷史上參請本子中的經典節選,有一點改編。而這個故事的核心其實是佛教中龍女給佛陀獻寶珠,變性為男人立地成佛的故事。最早佛教是有性別歧視的,認為女性不能成佛,后來大乘佛教則有了眾生平等的概念,但并非允許女性直接成佛,而是女性先變為男身再成佛。所以禪師與女子的對話中說女子是“半個”,是指她只有女身,若想成佛,則需“尋個漢子”,表面粗俗,實際上是在指點成佛的途徑。若是對大乘佛法有一點了解,自然也就能悟到這看似有些葷的話背后的寓意。若是不了解,事后知道也會有種豁然開朗的反轉感。開場開得大好,惠乃和惠炳便接連又說了三兩個類似的故事,也盡是用了然做主角,雖然也都反響很好,但不像第一個內容那么“勁爆”。這第一個是云雁回特意選來,叫他們一定頭一個用的。“了然”的故事說到第三段,人人再一聽他們開口“話說我們師伯了然啊……”雖不知下面是什么,就不知為何已忍不住笑了。兩人說完參請的內容,觀眾意猶未盡,此時本該換一對出場說經,然而回頭一看鬼門道,云雁回掀開簾子對他們打了個手勢。因為覺得現在氣氛正好,他們也在狀態,干脆不要停,再說一段經,反正都是練習過的。于是惠乃和惠炳對了一下,又說了一個佛經衍生的故事。相比起前面都是讓人或捧腹或莞爾的參請段子,這一個故事核心則是慈悲。原本抱著繼續笑的期待的觀眾,再次意外了,然而也紛紛被故事感染,十有八九淌下來淚來,幸好結局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主角立地成佛皆大歡喜。“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被菽硕擞梅鹳士偨Y之后,再次與開場時一樣,合十一禮,走入鬼門道。勾欄之下的觀眾靜默片刻,喝彩聲震天。第20章一炮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