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
卻是沒有急著打掃衛生,而是先歇息一會兒,讓小孩們坐在床上,她自己則從衣柜里拿出了筆墨紙硯,開始寫信。云雁回故作不經意地溜達到鄭娘子旁邊,扒著她去看信。鄭娘子果然不以為意,萬萬想不到他是認得字的。鄭娘子的字只算得上是工整而已,但是想想古代女人的地位,尤其是平民大多是文盲,就知道這已經很了不得了,也側面證明了他們家以前境況的確不錯。至于信的內容,是寫給鄭娘子的丈夫的,即“云雁回”的父親。從信上看,鄭娘子的丈夫不知因何故離開之后,就杳無音訊兩年多——難怪她能自己做主把小孩帶了回來。古代山高路遠,通訊不易,鄭娘子寄出去的信一直沒有回音,誰也不知道她丈夫發生了什么事,但她也沒有放棄寫信。云雁回在現代時少年與父母相處少,后父母早逝,他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怎么來的。但是在這里,他明白了這個與自己相同的名字的寓意,這寄托著鄭娘子的期盼。也許有一天,帶走一封封書信的鴻雁會回來,送回她在等待的人的音訊。在信的最后,鄭娘子落款,一個字:蘋。云雁回心道,看來這就是鄭娘子的閨名了,鄭蘋。因為穿越之前,云雁回的年紀和鄭蘋應該差不多,所以他在心里已經用名字稱呼她了。鄭蘋寫完信之后,大家也休息過氣來了。她便起身帶著這些小孩,到隔壁去敲門。來應門的是個三十歲上下的婦人,一見到鄭蘋就滿臉可憐,表示自己已經聽說了慈幼莊的事情。鄭蘋則稱呼其為胡三姐,讓孩子叫她三嬸。感謝她在自己不在的時間幫忙看房子,又介紹了一下,自己帶了兩個孤兒回來。胡三娘小聲對鄭蘋說:“女孩兒倒是可以留下來照顧你家雁兒,男孩還是趁早找個人家送出去吧?!?/br>“多謝三姐,我會打量的?!编嵦O沒有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道謝之后,又說明自己剛回來,什么都沒有置辦,要借些柴米。從胡三娘那里借了東西,鄭蘋便回去做飯,先吃飽好再計較。以前在慈幼莊的時候,因為孩子多,鄭蘋也是采取叫大孩子管著小的的辦法,所以她很放心的讓雙宜先管著兩個弟弟。云雁回乖乖坐著,本來不需雙宜cao心,小寶也在睡覺,偏偏雙宜湊過來,猶猶豫豫地問云雁回:“雁哥兒,我問你句話……”云雁回茫然地看了她一眼。雙宜問道:“你喜歡我不?”云雁回沒想那么多,非常天真地回答:“喜歡呀?!?/br>就這些天看來,這個小jiejie對弟弟meimei都很好,友愛兄姐,關心長輩,堪稱一個溫柔賢淑的古代小美女。雙宜這個小哭包卻又哭了起來,眼淚撲簌簌流下來。云雁回:“……”他做什么了嗎?雙宜抽抽搭搭地說:“我,我不想做雁哥兒的媳婦兒,雁哥兒,我給你做meimei好不好,你,你叫小寶給你做媳婦兒吧……這樣也好,我們兩個都可以留下來了?!?/br>云雁回:“…………”云雁回看了一眼一臉天真無邪的小寶的小嘰嘰,一陣無語。然后云雁回回想了一下,記起來先前胡三娘好像是和鄭蘋說了句可以把雙宜留下來照顧他。他發誓,他都沒有原來想到那句話在宋朝的意思連小孩都知道,他自己都沒那個意思呢!原來指的是叫雙宜做他的……童養媳?雙宜幼稚的話讓云雁回很想安慰她,但是考慮到慈幼莊其他這個年紀的小孩話都說不囫圇,他要是條理清楚地說上長句子安慰雙宜,恐怕不妥,思慮再三,只吐出兩個字:“好的!”雙宜一下子破涕而笑,抱了抱云雁回。云雁回被雙宜抱著,心道,想啥都沒用,最后啥都得看鄭蘋這個唯一有工作能力的人,也不知道支不支撐得起首都的消費……第3章鄭蘋的立身之本雖然想改善伙食,無奈心有余而力不足,云雁回現在作為一個幼兒,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家里唯一能掙錢的人,鄭蘋,心里充滿了擔憂。不過事實上云雁回是想太多了,的確,在古代很多行業婦女都受制于性別無法從事,大多只是cao持家務,卻不代表家里沒男人就養不起三個小孩了。云雁回擔憂的目光在鄭蘋把緙機搬出來后,瞬間轉變成了狂喜。偉大的古代勞動婦女!緙機,鄭蘋居然會緙絲!云雁回在現代時采訪過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找了很多資料,采訪時還現場了解了,觀看緙絲手藝人工作,記憶深刻。緙絲是一種絲織品,其織法獨特,耗時久,價格昂貴。上等的緙絲作品,稱得上是一寸緙絲一寸金,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這是皇室專享的織品,民間會這種技藝的人都不多。歷史上緙絲的大盛時期,正是現在,宋朝。因為宋朝皇帝的審美,導致緙絲作品從實用、裝飾轉變為了藝術性更強,大量采用書畫作品為原樣。云雁回采訪的那位手藝人,完成一幅緙絲作品用時少則數月,長則以年計,而其本身對于書畫也有且必須有很深的理解。至于鄭蘋……在鄭蘋畫樣子時,云雁回看了一下,她好像只打算緙一條絲帶而已,技法單調,而且花紋單調,即使叫云雁回這個外行看,也沒有什么新奇之處。而不止是緙絲,就算是一般的繡品要賣出要價錢,藝術創造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此來說,以緙絲的耗時,和這絲帶的大小、價值……想靠鄭蘋緙絲過上好日子好像不太可能。云雁回有點點失望,也是他之前高興過頭了,都忘了想,有那本事鄭蘋還去慈幼莊打工做什么。再說了,要緙出比較大的作品耗時太久,回本慢,根本不適合他們家。不過雖然沒法致富,好歹也不用擔心餓死了,以鄭蘋的手藝,和北宋這個時代富裕的程度,足以養活大家。而且除了緙絲,鄭蘋還會刺繡,她把云雁回、雙宜和小寶帶回來后,除了買東西就沒出過門,每天端坐在家里刺繡。云雁回現在乖得很,雙宜可以幫忙照顧小寶,所以鄭蘋能夠全心工作。隔壁的胡三娘經常來鄭蘋家一起做繡活兒,白天來,晚上也來,但是也常自己帶燈火,算是和鄭蘋平攤燈火錢。胡三娘過來一般都帶著她七歲左右的女兒,一開始還會把小兒子也帶來。但是,她兒子和云雁回差不多大,特別能折騰,總愛去鬧小寶。小寶一被鬧就哭,害得鄭蘋不好干活。尤其這個時候云雁回在旁邊還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都看得到,她兒子還尿褲子呢,雁哥兒就會自己解手,完了還